第1996章 粟先生
第1996章 粟先生 (第2/2页)现在储物空间大了,可以多储备些食物了,过一条街,看到汤饼铺一样处理。
谢玉就买买买的,提高食物储备,直到看到一家药铺刚开门,谢玉就赶紧去“进货”了,虽没有药方子,但看谢玉要的都是常备药材,看在谢玉从西洋商船上替老佛爷拿回碎银子份上,老板让伙计赶紧给谢玉装货。
又见卖米粥豆粥的角黍铺子、羊羹铺子、胡饼铺子……,谢玉又灌买了不少。
总算看到成衣铺,根据最后那老乞最后一刻印象,买了三套葛布衣裳。
一套给自己穿,另外两套是给他带的。
快到建春门时,总算见到了车马行,谢玉租了驾骡车,赶着车向正阳门外城方向走。
路过平民区、快到贫户区时,总算到了那套乞丐聚集的废弃宅院,此时院中正有动静,
谢玉一脚把破落半扇门踹开,正看到一名老乞,拿着一根长竹根,虽满面污垢,身体虚弱,但还是努力的护着三个小乞丐,和四个壮年些乞丐对持着。
一看谢玉这少年模样、衣着干净一人前来,四个壮年些乞丐立刻有了兴致,这要是抓起来敲一笔……。
忽注意到谢玉从身后拔出一把开刃的直横刀后,把地上半块土砖一脚踢起刀光一闪,半块土砖成了整齐的四块,一个字:“滚……。”
若说眼力见,乞丐自然是数的着的,四名壮乞生怕这刀砍在自己身上,立刻翻墙,落荒而逃。
那名老乞,突然就坐在地上了,一名廋小乞丐先喊:“粟老爹,你千万不能再死了,我过求神保佑你,第一次灵验,第二次就不知道行不行。”
另外两个小乞也是,开始叫嚷,那名老乞勉强用指着谢玉,“带吃了来了没!”
谢玉连忙说,“带了,带了!”
赶紧,出院翻骡车上的一陶罐米粥,并拿了四个竹腕筷,赶紧断了进去,这人说:“先给小鬼吃,紧着孩子!”
谢玉:“我带着多,不用客气,也不用着急,对了,我该如何称呼你。”
廋小乞丐一边抱着竹腕强着喝粥,应该好久没吃饱过了,喝点很急切,但还是嘟囔说:“我叫小诺!”
这人:“小诺乖,长时间没吃东西,只能喝稀的,一次不能吃太多,这碗粥喝完,要等一等才能喝第二碗。”
另外两名小乞中一人说:“我没事,我最能喝,我能喝五碗,不,十碗!”
这人:“慢些喝,不着急的,不行,我的给你留着,一会儿喝我的!”
这人又喝了两口粥,放下竹碗,“你问我叫什么,我一时说不上来,至于以前我干过什么,做过什么我通通记不得了,只隐约感觉到很多事都没做完,又不甘心,这才活了过来。”
“让我活过来,情感上好像是让我在这里等你,然后向你效忠,帮你卖命做事,可理智我又不得太不应该,我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但不管如何说,我总要在看看这个时代,想知道为什么不心甘,到底是什么事还没做完,在这之前你姑且叫我粟吧!”
粟?
不可能那位先生吧,应该只是一个映射了,不可能真的,顶多有些影子罢了。
不管如何,那怕只是那位的时空倒影,谢玉都赶紧拱手行礼“见过粟先生!”
这人:“好嘛,从现在开始我就是粟先生了,那我该如何称呼你,恩主?”
忽地有数据面板闪现,谢玉先不看,很客气认真回话:“倒那个山头、唱那个歌,在这个时代,就见过少主就好。”
“我如今刚有官身,可以招募自己的师爷,哦,他们叫掌书记,从今天开始粟先生就是我的掌书记了。”
粟先生:“好嘛,一会儿换一个称呼,换一个名字,不要弄得人眼花缭乱嘛!”
“好,这个掌书记我干了,但不知道薪水是多少,我们提前支取吗?”
谢玉:“按这边规矩,以我的身份,身边掌书记、月俸5两银或者5吊钱,是顶配了,不是不能给的更多,是怕坏规矩”
粟先生:“那好,就先听听你们的规矩,五两就五两,我最多能支多久的!”
谢玉:“两个月吧,粟先生可以现在要吗?”
粟先生晃了晃身上破袍,“起码洗个澡、整理下仪容,换身干净衣衫。”
谢玉:“自是应该的,我已经和一家客栈掌柜的协商好了,他们现在正在烧水,估计也快了,粟先生可是要出发?”
粟先生:“走是可以走,但这三个娃娃怎么办,我想一同的带走可以吗?”
谢玉:“听先生的,只一会儿路过成衣铺、估衣服,我看看有没有小孩子衣服了。”
粟先生:“那好,记得小诺是女孩子,女孩子的衣服该漂漂亮亮的。”
谢玉:“一切按先生意思办。”
粟先生:“还有,我不识字,可没文化怎么行,我得认识字才行。”
谢玉:“正好客栈附近有蒙学学堂,还是有书铺,先生可以在客栈一边识字读书一边调养身体。”
粟先生:“如此也高!”
粟先生伸出右手,谢玉激动的握住,清瘦、虚弱:“掌书记,见过少主了。”
忽地数据面板又有变化,谢玉又没管,而是扶着粟先生,带着三个小乞,向骡车方向走去。
路上骡车通行,引起一些目光,没人见过,载着乞丐的骡车。
先到小诺说的,有卖孩子旧衣服地方,相比谢玉,他们在金陵外城许久,他们比谢玉更“地头蛇”。
只说的那旧衣服点,谢玉一看就知道全是死人身上拔下来的,有些带补丁。
但小乞儿一点都不嫌弃,他们也没资格嫌弃。
谢玉一人给他们买了两身,还有给粟先生买了一身,先让他们换上。
再进建春门,虽破旧些,脏乱些,但也不会太引起人注意了。
果也如谢玉想的那些,到客栈路上没人在指指点点了。
总算到了客栈,小二热情,把骡车牵走,小心问,这三人都是谢玉乡党?
以掌柜眼力,自然看出这三人是乞丐出身。
但也没拆穿谢玉,除了心善一点,也是看在钱的份上。
谢玉自然肯定回答,只这一大三小都没有户籍,看在谢玉直接压在柜台上十两银子,掌柜格外精明。
知道这这一大三小都没户籍后,给谢玉主意,只要在官府那边交钱,就能办理一个临时的流籍,能顶用一年。
之后,可以再想其他办法,总之,只要有钱总有办法。
喜欢简行诸天请大家收藏:()简行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