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4改土归流
1494改土归流 (第1/2页)“湖广、四川等省,因为土司不配合,部份府县的清丈依旧没有完成.”
内阁首辅值房,张居正再次因为清丈田亩之事召集内阁几位阁臣,还和魏广德商议后,叫来了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
对于让他参与内阁阁议,一开始刘守有其实是很担心的。
毕竟,他只是亲兵指挥使,什么时候有资格参与到内阁会议里。
不过魏广德在告诉他会议内容后,他就心里有底了。
其实就是抛开各地官府上报的情况,要锦衣卫对这些拖延省份,最重要是府县延迟完成清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方官员的话术,很多时候让阁臣知道肯定有隐情,但到底是什么原因,却是知之甚少。
让锦衣卫来说,张居正相信他们应该掌握下面不敢说的秘密。
“你就直接说是哪个府土司不愿配合朝廷清丈,他们和地方官府到底是什么关系。”
张居正听到刘守有依旧是拿着地方上奏的说辞,只是把地方上美化的,“愚民不晓朝廷苦心,正在教化”变成了“土司不配合”。
被张居正打断,刘守有马上低下头,随即答道:“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其统辖五司七姓,势力分布在四川和贵州两省。
播州杨氏对朝廷早有不臣之心,其人生性雄猜、阴狠嗜杀”
“等等。”
刘守有说道这里,张四维忽然出声打断道:“杨应龙,去年因向朝廷进献大木美材七十棵,受赐飞鱼服,你说他早有不臣之心?”
现在大明朝廷营造宫中殿阁,需要上等木材,而汉族聚居区的木材早就砍伐殆尽,只有西南土司领地还能出产。
其实东番岛、吕宋也有,只是优等木材被水师定下打造战船。
而播州,其实就是后世的贵州遵义,不过此时被划入四川布政使司管辖。
“曾有密探回报,杨氏历代统治播州,势力盘根错节,早有不臣之心。
而杨应龙更是多次对手下说,四川官军弱不经战,若起兵能轻易消灭他们,进而占据整个四川。
利用蜀道进兵困难,当可压服朝廷接受,封其为王从而独霸一方。”
刘守有这次是有准备而来,此前他已经翻阅了川贵地区和湖广发对清丈土司的资料,算是把他们看的清楚。
湖广之前不少土司不满朝廷清丈,因为这些田地是他们自己的,已经按照当初和朝廷的约定每年进贡。
那自己土地的多少,和朝廷有什么关系。
虽然这些年他们确实通过族人和雇佣汉人开垦出不少土地,但他们认为这些土地是他们开垦出来的,不该缴税。
如果按照实际田地纳税,就等于撕毁了他们和朝廷的约定。
虽然最后兵部调动湖广卫所,以武力强行完成了大部分土司土地的清丈,但还是有不服之人。
土司因为同属于一类人,所以平素联系也很紧密。
湖广现在还有两家土司拒绝官府清丈田地,其实也是以播州未曾清丈为理由。
他们两家和播州关系紧密,自然知道详情。
类似的还有云南几家土司,黔国公沐昌祚因为自家土地也被清丈所以心有不满,并没有调动兵马强行进入那几家。
其中背后,说不准都有杨应龙联络,沐昌祚暗中授意的可能。
不敢明目张胆反对朝廷的政令,但私底下搞点小动作还是可以的。
云南的土司,哪个不惧怕沐家,那可是握着刀把子的人。
不过刘守有不敢说云南,所以就把火力吸引到杨应龙身上。
反正从密探传回的消息看,杨应龙确实是个隐患,多次言朝廷官军实力羸弱,胜之轻而易举。
拿下四川,封锁进出山道,四川就可以挡住官军数十万人围攻。
巴蜀之地还有大片良田,完全可以养兵,这样朝廷多次攻伐无效后必然媾和以保持体面云云。
至于大明派遣的地方官员,他们并非不知道杨氏一族对朝廷的态度,只不过自己治下出现这样的事儿,按照朝廷惯例,必然让他们出兵围剿。
围剿,最后什么结果?
不管怎么说,装聋作哑都是最好的选择,搞点钱买通上面,尽早调离是非之地才是真的。
就周围卫所兵马的实力,逼反了杨氏,自己守土之责怎么完成,不是要与城共存亡。
大明对于文官比较放纵,但对于丢城失地的处罚却是极重的。
没人会把自己的性命不当回事儿,于是都不约而同选择遮掩,想方设法调离。
在值房里,刘守有已经把播州杨氏的底细基本说了个清楚,杨氏及手下有人口十余万,可以拉出一支三四万人的大军。
当然,这个数字也会把杨氏族人能战之兵全部算上,如果打输了就等于牺牲几代人,族人要想继续繁衍几乎不可能。
所以打个折,两三万人出兵,族内还能剩万把人,勉强维持族群不减。
至于周围官兵,实际上西南各省官兵纸面也就几万人。
大明从西南各省出兵,大多都是募兵,召集这些土司,一人出点凑几千上万人,再以少量官军。
杨应龙也正是因此看出朝廷在西南地区统治的虚弱,只要他能策动其他土司按兵不动,就朝廷那点兵马,要想快速消灭他的人马几乎不可能。
相反,官兵实际兵力却要打折扣不说,战力也羸弱,被他反杀的概率极大。
别看川军精锐曾随李成梁杀入缅甸,但那是各卫所精锐。
回川后又分散回各地卫所,只有少量成建制进驻成都府守卫,根本不值一提。
“你们怎么看播州杨氏?”
听完刘守有禀报,张居正没有表态,看向其他三人。
申时行最先说话,“以我之见,还是按照湖广的法子,调集云贵川一带兵马围住播州,以便朝廷官吏完成对田地的清丈为宜。
逼反杨氏,终不是好事,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
随着申时行表态参照湖广旧例,在他看来只要压服杨应龙,那西南地区剩余的土司都可按此料理了。
一家一家的来,各个击破,应该没有哪家敢真和朝廷撕破脸。
随后,张四维也表达相同意见。
毕竟文官就没一个喜欢打仗的,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完成自己的任期不好吗,何必要冒着性命之忧做事。
轮到魏广德表态,他却没有反应,而是在低头思考,完全没有接话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