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总结及请假
第五卷总结及请假 (第2/2页)当然,回过头看,经过一系列治疗,结果有惊无险(就像读者看小说也知道主角不会在半途噶了一样),但是这次鬼门关的经历绝对进一步加深了马勒对死亡叙事的阴影,康复之后他立刻回归原来的指挥岗位,也更感艺术使命的紧迫催促,加快了交响曲的创作。
这个鬼门关的现实经历,第五卷“范宁从失常区走了一趟再回归”的背景即是呼应,也对应当局约谈、游轮遇刺、波格莱里奇亲自带人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死亡威胁。
第三个方面是感情线。
1902年3月9日,马勒与阿尔玛完婚,这应是他在经历事业巅峰与反犹攻击的混合困扰的同时,唯一一件能带来纯粹的幸福与喜悦的事情。
这种心绪直接反应到了第四乐章“小柔板”中,而这种大悲与大喜的混合,也充分体现在了整部《第五交响曲》那种交织着“光与暗的斗争”的意境里。
所以作为呼应和致敬,剧情里该发的一些糖还是要发的。
不过总的来说,“新月”卷最后落成的基调没有食言,如最初预告所言,是回归、大胜、从抑到扬,更加偏向网文常规的“爽”感。
虽然暗处始终盘踞着一些不可知的鬼魅事物,但没有什么很绕很烧脑的剧情,一路推进上以范宁的平A和硬刚为主。
我就是要出狂战斧。
之前提到的会出现大家期待已久的、喜闻乐见的剧情,也在结局落成了。
不知道在第三卷、第四卷途中弃文的书友,还会不会有回来看的那天,也许会有部分人吧,我愿意这么去想。
......
由于种种主观客观的原因,“新月”卷拖拖拉拉写了一年多时间,其间最重要的相关事件,应该是《旧日音乐家》的喜马拉雅有声书和主题曲的问世,我由衷地感激刘在此制作团队和各位CV。
感激的理由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感到自己所竭力希望创造的这个真实的世界与人物,藉此有了更真实的一层递进——尽管它和现实仍然有别,但对于我来说,我在听有声书的过程中,感觉自己仿佛触摸到了什么以往不曾触摸的事物。
这一年对我个人而言也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变化。
感谢所有一路陪伴的人。
《旧日音乐家》的成绩和风评到现在估计已经基本定型,在写第五卷的过程中,某些痛苦的时刻,我一度冒出过“不如就这么完本了算了”的念头,也不算烂尾嘛,不就是IF线转正嘛,包饺砸的HE结局谁不爱呢......
不仅第五卷,之前写前面几卷时也冒出来过类似的念头,但毕竟两者性质有别——万一第二、三、四卷时我败了,那叫做切书跑路,现在则是“正经的”(划掉)完本嘛,况且文本距离上,也变得更加接近了。
但最终没做这个妥协,还是决定继续按照大纲写下去。
主要是感觉,如果妥协,好像违背了我在上架感言中自己说过的话,我所自述的关于《旧日音乐家》开书和签约的初衷好像会不复存在了。
那么,作为作者,从IF线的遐想中抽身返回,继续吧。
所有铺垫与支线应该都已经开完了,接下来是收束,主线也已进入中后期阶段,节奏会一卷比一卷快,篇幅也会变短。
第六卷,卷名“悲剧”,源自马勒同名的《a小调第六交响曲》。
一周以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