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仙业 > 第一百零二章 气运丹元

第一百零二章 气运丹元

第一百零二章 气运丹元 (第1/2页)

静室之中香雾缭绕,若朝霞轻清,氤氲不散。
  
  玉榻上,陈珩闭息内视,见腹下金丹此刻在将那玄气吸纳了个干净后,陡迸发出一圈毫光,色泽鲜亮,如张五色宝盖,荧煌炫转,似非人间所有。
  
  此光一出,便须臾透出身外,能照暗室生辉。
  
  而在毫光中更内蕴一股玄奥精微之意,一如纱幕般罩于陈珩之身,使他看起来更是气度缥缈出尘,使常人莫可揣度!
  
  “金丹二重——渐法九还。”
  
  陈珩收回目光,静下心来调息了数个回合,将一身汹汹暴涨的法力稳住,使外显的神元落入躯壳,消弭了异象。
  
  待得能那法力收发如意、运转自然后,他便也暗叩住袖中金蝉,神意稍一恍惚,便进入到了一真法界中去。
  
  ……
  
  【摩诃胜密光定】
  
  【名姓】:陈珩。
  
  【功法】:太素玉身(元境五层)、阴蚀红水(大成)、五老天官大手印(中成)、紫清神雷(中成)、罗闇黑水(中成)、南明离火(小成)……
  
  【法宝】:阿鼻剑(——)、遁界梭(上品法器)、大演日仪金车(上品法器)、玄御万殊法衣(上品法器)、月轮镜(上品法器)、五炁乾坤圈(上品法器)、广寿云床(秘宝)、渊虚伏魔剑箓(秘宝)、真诰天盘(秘宝)、混金雷珠(秘宝)……
  
  【剑道】:第六境——剑心通明。(北斗注死)
  
  【道行】:金丹二重——渐法九还(玄中太无自然开元经箓)。
  
  ……
  
  法界之中,在将召出的一页金书从头至尾扫过一番后,陈珩手一扬,金书便溃散成无数莹莹光粒,重新融入法界内。
  
  他驻足空中,眼望着脚下这片空空茫茫,似囊括了宇宙六合、叫人永也寻不到边界的偌大法界,眸光微微闪动,不觉开始沉吟起来。
  
  道行、法宝、神通……
  
  此三类,是决定世间修道人斗法成败的关键,也大抵是修道人问道立足的根基所在!
  
  论起道行来,他方才已是丹力增长圆满,水到渠成,顺利晋入了金丹二重之境。
  
  一品金丹可谓玄妙无穷,暗合了大道真意。
  
  而这其中的一桩,便是可以叫人放开手脚的去吸纳真砂,用以充实丹力、增长道行!
  
  同为正道仙道的上品金丹,无论三品丹亦或二品丹都难做到这般程度,这也是丹成一品者又被戏称为“不知饥者”的由来。
  
  正因此桩玄妙,陈珩虽成丹未久,但在有足够的正阳真砂襄助下,亦破开了壁障,道行更上一层!
  
  至于法宝,陈珩如今倒并不缺什么外物。
  
  无论是先前所获的遁界梭、五炁乾坤圈,亦或是成道之后所得的玄御万殊法衣、大演日仪金车等等。
  
  这些皆是法器中一等一的上乘,品质不俗。
  
  而以陈珩眼下修为,在短期间一气操持三件甚至四件上品法器,便已是临近极限了。
  
  若再添上个些,不仅是徒耗法力、功效甚微,且难以运使如意,若被敌手窥得了破绽,寻隙而入,更是有败亡之危。
  
  既法器一项上面已并不缺什么。
  
  那接下来,便也唯是神通了……
  
  “五老天官大手印和剑法已难有什么突破,仅以这具金丹之躯,还难以琢磨出它们的更多神妙来。
  
  南明离火稍欠了些火候,两门子水因还缺了合炼法和剩下的往亡白水,先天便不足,至于雷法……”
  
  陈珩暗自思忖,心中念头电转。
  
  他在鹤鸣山所得的那《紫清神雷》只是上卷,先前纵将其练到了大成,也终不过处于道术之流,而在蒙通烜赐下全本后,上下相合,这才方是紫清神雷这门神通的真正面貌。
  
  “在将紫清神雷练到中成后,对于《太乙神雷》该当如何修行,我亦有了一二体悟,但若想真正运使而出,却还是隔了不少距离。”
  
  陈珩心念一动,将掌轻轻一摊,一颗浑圆好似鸡子,色泽暗金的雷珠便浮现而出,在掌心咕噜噜转了几个圈。
  
  这混金雷珠是陈珩向通烜辞行时,他那位师尊特意赐下的一方秘宝。
  
  其非仅能用来护命存身种种,更可蒙蔽高人巨擘的天机推演,还要更胜过地渊所得的那枚法玉。
  
  据通烜所言此物威能极烈无比,用时需提先在心中存个小心。
  
  倘使将雷珠全力催发,便是将整方羲平地和这地陆中的百亿生灵都打成飞灰,亦不过等闲小事!
  
  不过此刻随陈珩定目看去,见雷珠珠身除了一片浑然暗金之外,似是感应到他视线落去,一只云纹沙漏忽也浮现而出。
  
  那上下沙斗当中的并非细沙,而是密密麻麻的云箓小字,个个微小,近乎肉眼难辨。
  
  “丹元大会……再过约莫一甲子,便是这场胥都斗法盛会的开启之时。”
  
  在这云纹沙漏出现同时,陈珩心中亦生出一股模糊感应。
  
  再过一甲子,待得这云纹沙漏终停了动作,丹元大会便也终将迎来召开之期。
  
  “修为、法器、神通……着实时不我待。”
  
  陈珩凝望着掌中雷珠:
  
  “前两者倒不必太过挂心,一甲子功夫,足够我将二重境界修到圆满,若有灵感机缘,说不得还可一窥金丹三重的内景玄妙。
  
  法器更无需多提,唯有神通……”
  
  他忽伸手握紧掌中之物,眼望前方,目光所及之处,只见大地无垠:
  
  “幽冥真水,太乙神雷!
  
  丹元大会的魁首之席我势在必争,既如此,那去虚皇天求取合炼法与往亡白水之事,便更应竭尽全力,绝不可有失了!”
  
  ……
  
  ……
  
  夫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
  
  天地之气不升,则日月无光,人身之气不行,则毛发无根。
  
  气运一说古而有之,而所谓天道有循环,阴阳有勃蚀,气运有否泰。
  
  气运隆盛则天清地宁,阴阳配合,五行贯通,人能无往而不利。
  
  气运衰微则天地气反,万灾并兴,水火结隙,人处小劫大劫当中而永无休止!
  
  早在泰始帝统天治世之初,这位大天帝便已在数次开坛演教中,向最初的那批宇宙万灵阐述了先天大道当中的“气运”与“命运”两道,并教导他们应当如何去着手修行。
  
  而在此之后,便是上极帝铸“上寰运书”,正弥帝修“弥罗命薄”,使得这两类学说法理更全,又一统名目、义用,被后世道廷的一些仙神誉为是执简驭繁的大善之举,功德庄严!
  
  而“命运”和它所主辖的“命格”一说姑且不论。
  
  自道廷崩灭后到得今时,不单是“弥罗命薄”这桩道廷重宝已与废纸无异,连命运一道,亦无了前古时代的声势。
  
  如陈珩前身似为“阴天子”的命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