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九鼎镇国运
第1274章 九鼎镇国运 (第1/2页)这处山洞明显是经过人为改造的,洞壁光滑,就连地上也是用水泥铺就。
洞顶上方,一排排灯光将整个山洞照的很亮,但却不刺眼,洞中也没有一丝异味。
而且每隔一段距离,洞顶上方就有一个摄像头存在,这里的布防可谓是异常的严密。
空旷的山洞中,只有两人轻微的脚步声和闲聊声,再无其他异响。
这处山洞每隔一段距离,脚下都会出现几道向下的石阶。
两人在经过几个转弯之后,此时已经深入地下至少十八九米的深度了。
而也是在经过最后一个拐弯之后,两人面前的景象这才豁然大变。
此时,出现在两人面前的是一处高七八米,长宽各有三四百米一处巨大的地下空间。
在这个空间中,只见八尊巨大的青色巨鼎分八个方位围绕在中间的一尊青色巨鼎周围。
这周围的八尊巨鼎是按照乾宫、坎宫、艮宫、震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八宫位置摆放。
而处于中央高台之上的那尊青色巨鼎则是位于九宫位置中央的中宫位置。
九尊青色巨鼎分九宫位置摆放在地面的九座石台上,九座石台四周皆有围栏遮挡,防止外人触碰九鼎。
这九尊巨鼎一眼望去,竟能给人一种无法言说的肃穆和庄重感。
就算是如今的宋晨阳,在看见这九尊巨鼎时,心中一时间竟也生出了一种如山似岳的厚重感。
而最让宋晨阳感到有些惊讶的是,在这九尊巨鼎的四周竟然缓缓飘散着浓郁之极的紫气。
《史记.天官书》记载:紫居为皇极之居,紫气环绕也被认同是天意嘉许。
自古以来,紫气又称祥瑞之气,这九尊巨鼎四周浓郁之极的紫气也预示着此时正值国运昌盛。
“这九鼎看似好像宋代之物?难不成是宋徽宗时所铸造的那九鼎?”
宋晨阳来到最近的一尊巨鼎前打量一番后,就确定了这九鼎并不是大禹所制。
因为看这尊巨鼎上面的纹路和花式以及形态,和上古时的青铜器还是有些细微差别的。
国师点头道:“这九尊巨鼎确实为宋徽宗时所铸造,是上个世纪时,局里在一处元朝的将军墓中所发现,最后秘密运送到了京城。”
宋晨阳闻言心中瞬间了然。
上古时期,大禹建商后,铸造九鼎,以镇华夏九州。
据《史记》记载,九鼎用九牧之金铸造,鼎身镌刻九州山川异物以彰疆域。
而大禹所铸造的九鼎也是古今以来,唯一一件镇国神器。
也是因为有这镇国神器在,所以夏商周三朝均是国祚绵长。
而在东周晚期周显王时期,因九鼎沉于泗水后,周朝不久之后便灭亡。
后来,大秦建立后,始皇帝多次派人前往泗水打捞九鼎,但均未有结果。
也是因此,后朝各代也再难有国祚过三百年的王朝,就算有,中途也必有间隔,就比如汉朝。
而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除了大禹之外,还有两位帝王也铸造过九鼎,企图用九鼎来延长国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