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7章 天路(6k)
第1357章 天路(6k) (第2/2页)“50来个,应该是里面的人都出来了。”
“那就应该没问题,测距!定位!”
通过飞机自身的位置和方向、距离等数据,很容易解算出这片座椅的坐标。
这样得到的数据精度足够高,而且精度差点也没事,160发火箭弹,怎么着都能把这试验给做圆满了。
此时,地面的炮兵阵地上,不论是122火还是原本就有的身管火炮,都早已严阵以待。
“团长,坐标下来了!”赵团长身边的作战参谋指着指挥车的显示器。
“转发各车!”
“是!”
片刻之后,4辆122火已经接收到最后也是最重要一个射击诸元——目标坐标。
随着炮手按下确定键,被确认的坐标参数进入了火控计算机,与前面的所有诸元一起,解算出火炮最需要的数据——方向、角度。
四门火箭炮的发射器开始徐徐转动,很快满足射击状态。
和这四门炮不同的是,此时的老式身管火炮阵地上,同志们正在根据阵地指挥所下发诸元,指挥的同志们口中喊着指令,炮手同志们正在快速摇动着方向机和高低机的游轮,调整着火炮的方向。
同志们训练有素,速度很快,但是和旁边四门火箭炮一比,就完全是两个概念。
虽然它们因为射程问题,装定的射击诸元和火箭炮不同,但是这点区别明显不是它们和火箭炮的表现有天壤之别的原因。
炮兵阵地指挥员羡慕的看着不远处那四门炮口高高扬起的火箭炮,忍不住对身边的同志道:“新式火箭炮就是不一样,太方便了,这速度,不得了啊。要是我们也能用上这种炮就好了。”
他身边的同志笑道:“这个估计就难喽,这里情况特殊,你知道的。”
太猛把人给打跑了,结果可就和原本的目标大相径庭。
指挥员笑了起来:“你说得对,哈哈哈。不过只要其他同志都能用上这种炮,那就好了。”
而此时,火炮已经调整完毕的122火这边,参谋正在向赵团长做最后的请示。
“团长,火炮姿态调整完毕,射击还是等等其他同志?”
赵团长道:“射击!我们比他们提前好一点,他们的射程近,炮弹可能先落地,可能产生我们不想要的变化。”
常住农村的都知道,你往狗子群里扔石头,第一块石头落地,狗子们就跑了,后面的石头可能就不管用。
“射击!”
随着指挥车上一声令下,四门火箭炮的炮手按下了全弹发射按钮。
这边身管火炮的同志们还在操炮,突然之间,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传来。
同志们忍不住转头看去,只见四门新式火箭炮那边,已经被一阵烟雾笼罩,一枚枚修长的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和浓烟,带着“嗖嗖”的声音向前方飞去。
“带劲!太带劲了!”绝大部分人,在看到火箭炮射击的时候,都会被那种气氛感染。
连续不断飞出管口的火箭弹,加上空中那一道道尾烟形成的长长天路,烟雾中火箭弹的尾焰形成的一团团井然有序的亮光高速向前运动,这一切都能把人的情绪带动到最高点。
“同志们,我们加把劲!”阵地指挥员对各炮位喊道。
他身边的同志笑道:“这炮好是好,就是散布有点大,你看,这弹道,打着打着就不在一条线上了,方向有变化啊。”
指挥员同志放眼望去,火箭炮的炮口,在发射的同时,还在变换着角度,虽然比较轻微,但是能看得出,不同时间发射的火箭弹的弹道有所差别。
他笑了起来:“他们射速太快了,没办法,火炮姿态来不及归位稳定,下一发就打出去了,这可能就是高射速的代价。不过没关系,火箭炮打压制的,散布大一点没关系。我还是喜欢这个,打起来带劲。这就好像单发步枪和连发步枪,单发步枪每一枪都能打得准,连发步枪压不住枪,后面的就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但是上战场的时候让你选,你选单发还是连发?”
“那肯定连发了,这还用问。”
空中的别-6上,都不用通过光学侦察系统,同志们通过肉眼,都能看到空中拖着长长的浓烟飞行的火箭炮。这没办法,火箭炮要的就是便宜大碗比冲够大,要达到这个效果,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双基发射药里面加Al、AP,这两个货的烟都小不了。
“咦,这弹道看着有点散啊,怎么高高低低的。”作为巡逻机,经常为炮战指示目标的别-6机组,对火炮不陌生。
“火箭炮嘛,射速快散布大,正常的。”
“火箭炮的散布的确是比身管火炮大,但是这也大得忒离谱了点。”一位机组成员道。
“新式火箭炮,还在试验阶段,今天本来就是做试验,后面还会改进的吧。”同志们只能如此期待了,否则这个火箭炮的弹道,看着的确是离谱。
好在这是试验炮,还有时间,相信研究火箭炮的同志们会解决的。
如果是高振东上辈子,在射程达到30~40公里的火箭炮上面,散布问题的解决,那可就猴年马月了,但是这个火箭炮不太一样。
过了没多久,等到火箭弹击中目标的时候,同志们集体“咦”了一声,非常惊讶。
“诶诶诶,这怎么回事?”
“奇了怪了!没想到,真没想到!”
“哈哈哈,神了啊!搞这个火箭炮的同志,太绝了!”
“……”
他们之所以这么惊讶,是因为他们发现,这批发射时间不一,总发射时间高达数十秒的火箭弹,居然是同时落地的!
这160枚火箭弹,按说应该因为发射时间的不同,先后落地才对,这是傻子都想得到的结果。
但是这批火箭弹偏不,别看它们飞行的高度高高低低各不相同,但是落地仿佛是商量好的一样,几乎同时落地!
160枚火箭弹同时在目标区炸开,同时爆开的一朵朵花,让同志们知道什么叫目不暇给。
这福气,大得让人受不了。
这批火箭弹的散布,就是正常火箭弹的散布,比起身管火炮,略大,但是不离谱。考虑到这次试验的射程,这点散布甚至可以说优秀。
在160枚火箭弹的数量之下,加之狭小的目标区域,这个“略大”,被完美的掩盖住了。
——数量也是一种质量。
就那巴掌大的一块地,160枚火箭弹砸下来,就算是散,又能散到哪里去?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这是搞火箭炮的同志故意这么设计的,通过不同的弹道带来的不同飞行时间,让不是同时发射的火箭弹同时落地,完全不给各种作战目标打时间差逃跑的机会!”
“不是,这特么都能算得清楚?”
“那你别管,就问你刚才是不是同时落地就行了。”
“我们已经这么厉害了吗?”
“那可不!我们一定能让所有的敌人哭爹叫娘、有来无回!”
火箭炮这边,果然40发打完就收功,此时,身管火炮那边的同志,才刚刚打出第二发炮弹。
实话说,身管火炮的同志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他们在火箭炮的激励和带动下,几乎发挥出了除最大的几次炮战之外最快的速度,但是相比几乎全自动的火箭炮,还是想去甚远。
看见火箭炮已经开始一边降下发射管,一边撤出阵地,身管火炮阵地指挥员拿起了话筒。
“赵团长,不用这么急,他们不敢反击这里的。”
作为一场在真实历史上断断续续打了21年的现代战争——炮战,两边早就有了经验,更别说在这条线上,事情还有些变化。
“不敢?”
“对,我们后边有台反炮兵雷达,他们如果敢打我们阵地,后面的结果是他们承担不起的。”
如果高振东在这里,一定会笑起来,这是一点儿后路没留啊。本来他们就怕,现在更怕了。
赵团长了然,还有这东西呢。作为火炮试验部队的指挥员,他太清楚这玩意有多逆天了,难怪。
不过他还是没有让同志们停下撤出阵地的动作:“我们的作战条例有规定,打完就撤。没办法,不能违反条例啊,我也正好练练兵。”
身管火炮阵地指挥员这才知道,赵团长他们不但是武器新,连战法都是新的。新武器配新战法,正常,正常。
当他看到正在有序撤出阵地的新式火箭炮,再想想在后面二十公里,为自己此前作战提供了有力又精准的支持的反炮兵雷达,这才悚然而惊。
这是所有传统炮兵都会有的感觉。
以反炮兵雷达的定位速度,加上类似新型火箭炮的打击速度,就算是火箭炮的散布大点,也没有哪个支火炮部队敢在开炮之后还呆在阵地上或者是慢悠悠的撤退。
虽然不熟悉火箭炮,但是熟知炮兵作战的他,都能估算到,这一套体系之下,反击的炮火会在多长时间内到来。
极端一点的情况下,那是可以用秒来计算的,毕竟几十秒也是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