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先皇汉后儒家
第900章 先皇汉后儒家 (第2/2页)但在大虞批量出现的多种优势武器面前,俄军进退失据,最终导致惨败。
4月初,战报传到了在西海城(阿斯特拉罕)的皇太子大佬森那里。
这一战俄军动用了二十万大军,大虞实际到达战场的则是接近十一万。
在这场三十一万大军的对决中,俄军伤亡两万八千余人,被俘超过四万,至少损失了两百门大炮。
其中多支有近卫称号的军队被成建制消灭,比如近卫第三枪骑兵旅,巴甫洛夫斯基近卫步兵旅等。
大虞这边,伤亡三千五百余人,基本与俄军打了个八比一的交换比,失踪(有可能被俘)七百余人,算是非常了不起的胜利。
“漂亮,太漂亮了,我要为中路军所有人向陛下请功。”一向沉稳的皇太子大佬森高兴的满面通红。
“如果能一直以这个交换比打下去,罗刹国很快就要无人可用了。”
周围的东宫文臣们也是一阵欢呼,安西使司协办大臣陶澍趁机说道:
“既然重创了罗刹人,那就全面开打吧,让夏藩、凉藩、辽藩在黑海西岸动手,逼迫罗刹人的黑海舰队出来决战。”
“正当其时!”大佬森点头同意了,“去信告诉莫公棱,三个月,三个月内我要他拿下察里津,到时候孤就去察里津坐镇,坐看他完成前所未有的伟业!”
欢笑过后,大佬森拉着陶澍、王国元、王引之、汤金钊等近臣商议道:“罗刹国也算是地域广大的大国,幅员千里,生民三四千万,咱们肯定一口是吞不下去的。
那么此前定好的怀柔政策,是否要开始执行了?”
大佬森这么聪明,身边文臣武将也个顶个的人精,自然不会制定出一个要把罗斯帝国吞并的荒唐方案出来。
所以大佬森的打算,是在痛殴俄军之后就放出风去,说大虞只惩戒背信弃义的沙皇和沙皇近臣,不准备把罗斯帝国的贵族们斩尽杀绝。
甚至不需要他们投靠大虞,只要他们不阻拦大虞惩戒沙皇的背信弃义,就可以不攻打他们。
以此来分化罗斯帝国上下,减轻罗斯贵族和平民的抵抗力度。
但几个文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快就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要是在十年前,甚至五年前,他们一定会赞成。
因为那时候儒家已经数百年不会征讨、教化蛮夷这一套,但现在他们已经快速把缺的功课给补起来了。
作为未来的首辅热门人选,官职最高的陶澍站起来说道:“狄夷畏威而不怀德,此说虽然过去了千年,但依然可以说是真知灼见。
如今的罗刹人只是被打疼了,但并未被打怕,过早怀柔,反而会更加坚定他们心中认为我们不可能深入其国太远的认知。
而且,安西四省加上辽藩,这些年为了发展,下面的实边百姓没少被征发起来西打罗刹,南击波斯,心早就野了,许多人都笃信汉唐那一套。
现在他们还没捞多少好处,咱们就要讲怀柔,这些人肯定会不满,不利于之后的作战,
是以臣建议,还是再狠狠打一打,兵临莫斯科之前,就不考虑怀柔了。”
陶澍口中的汉唐那一套,实际上就是皇汉那一套,在安西有非常多的信众。
这也是没办法的,因为安西的河中和北庭两省,也就是后世的中亚,基本就是靠杀人殖民稳下来的。
这个过程中,河中三汗国至少有两百多万人死于战火。
这个数字实际上也就能排在西班牙入侵南美和历史上发生的美国西进运功后面了,比土鸡的亚美尼亚大灭绝还狠。
这么激烈的斗争,自然要有相匹配的理论给人做心理按摩。
包括之后安西四省的府兵一直不断去袭击里海北岸的西玉兹和散成一团的波斯,都需要可以逻辑自洽的理论。
所以在整个大虞,安西是绝对高浓度的皇汉聚居地。
在这里,勿遗子孙忧,恢复汉唐雄风,再造千里佛国,十世之仇犹可报(指为唐代安西军、于阗李氏政权复仇)等等皇汉理论,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
哪怕是大佬森,也不得不顺应这股民意,在皇汉没有吃饱前,不能够去怀柔罗刹人。
不过在收到大佬森要求三个月攻陷察里津的命令之后,莫公棱并没有立刻开始进攻。
而是把大营稳定在东镇(基罗瓦镇),随后派出大量工兵和民夫,清理伏尔加河中间的障碍物。
诸葛武侯神弩机关炮确实厉害,但移动慢,消耗大,在野战中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更擅长守城。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太依赖后勤了,每分钟150-350左右的射速,还要用铜壳弹,一挺机关炮比一个连的士兵补给要求都高。
在这个时候,莫子布把机关枪弄出来是有些过于超前的。
因为此时的生产力,还不足以把子弹不要钱一般打出去,钢铁的冶炼和五金水平没有跟上,导致机关枪的子弹非常不好补给。
所以莫公棱在看到手摇机关枪的威力之后,第一选择就是保障后勤,有后勤才有战斗力,才能更好发挥大虞的武器代差优势。
而过去八年多的时间,罗斯人在伏尔加河中可‘存’了不少好东西,上游还建了几个简易水坝。
库图佐夫一面派出几十吨的炮艇不断偷袭作业大虞军队,在无可奈何的时候还会开闸放水来拖延时间。
因此在莫公棱的先通河道再攻察里津的层层推进计划下,大虞军队一直到六月,耗时一个半月才把河道疏通,然后继续逆水而上。
好在大佬森很能稳得住,没有因为夸下了三个月的海口,就面子上挂不住强行要求莫公棱必须按时完成任务。
而是亲自到前线,在宴请全军的时候,当众承认是自己的唐突了,还给军官们吃定心丸,表明自己是支持稳抓稳打战略的。
这样很多害怕太子怪罪的将领终于安心下来了,军队中那股毛躁焦急的心态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必胜的信心与稳步推进的沉着。
与之同时,黑海西岸的莫公泽和李兴泰,接到了皇太子大佬森要求消灭罗斯黑海舰队的命令。
两人合计一番后,觉得法军一时半会还不会进攻贝尔格莱德和特兰西瓦尼亚,那么可以趁机在陆上逼迫罗斯黑海舰队出来交战。
于是他们秘密从两地抽调军队,组成了一支四万人的陆军,在海军的掩护下,再次进入后世的摩尔多瓦。
随后不但渡过了德涅斯特河,还摆出一副向东进攻敖德萨、赫尔松,切断克里米亚半岛的架势。
征俄西路军的桂涵和黄仁勇也接到命令,他们一边不断炮击罗斯托夫,还抽调一万五千步骑向南,做出要渡过刻赤海峡的姿态。
这刻赤海峡,就是后世俄乌战争中屡次被炸的克里米亚大桥处,是黑海进入亚速海的唯一通道。
要是刻赤海峡被封锁,此战中罗斯黑海舰队就失去了最大的用处,即支援罗斯托夫,守住顿河下游。
因此到了六月中,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坐不住了。
他强令海军大臣,黑海舰队司令,海军上将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奇恰戈夫率领黑海舰队出海,歼灭大虞黑海舰队,增援罗斯托夫和敖德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