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青梅煮酒论鱼龙
第609章 青梅煮酒论鱼龙 (第1/2页)长安城,自秦、汉以来,乃历代帝王建都之地。
有渭河、泾河、灞水、沣河、涝河……长安八水如银带玉练,环城奔流,滋养着这方帝王之土。
泾渭二水,一清一浊,于此处相会。
泾水澄澈,渭水浑浊。
在泾河和渭河的交汇处,两河水流虽已合流,虽水流已然相融,然清浊之象犹存,清水自清,浊水自浊。
此即“泾渭分明”之景也。
从而,这世上也就有了“清流”和“浊流”的说法,想将世间万物都要分出个黑白善恶出来。
但是,这世间哪有什么“清流”,哪有什么“浊流”?
都是利益对头间的内斗和相互抨击罢了。
水若至清,则鱼无所依。
人至察,则无徒。
清流求名,浊流求利,内里皆为名利所驱。
观泾、渭二河,其“表面上泾渭分明”,但那不过是给外人看的。
实则于河面之下,这所谓的“清流”和“浊流”,早已混融一体,同流而合污,沆瀣一气了。
这世间大多事,终究都如泾渭二水那水面上的戏法,以借此瞒凡人肉眼,瞒天地良心。
……
如今。
泾河龙王执掌“司雨大龙神”之位,兼领“八河都总管”要职。
渭河、泾河、灞水、沣河、涝河……长安八水都归泾河龙王管辖。
而长安八水之中。
渭河和泾河的水量最大,河面最宽广,其中栖息的鱼虾螃蟹、乌龟王八、鼍龙蛤蟆等水族也最多。
而泾水澄澈,渭水浑浊。
然水若至清,则鱼无所依。
泾水清澈,所以鱼虾更好捕捉。
所以,长安的渔民大多都喜欢到泾河去捕鱼。
久而久之。
泾河之水,水族渐稀。
但渭河水浊,其浑水如浆,鱼虾藏于泥沙之下,遁隐难捕。
所以长安的渔民,也只能望渭河而兴叹,空有千网万钩,难获一鳞半爪。
……
长安“渔市”,乃渔家售鱼换钱之所。
每日晨光熹微时,市集便已喧嚣如沸。
新剖的鱼鳃泛着血光,河鲜的腥气混着劣酒的酸臭,在青石板上蒸腾起一片人间烟火。
渔市之中,有几家酒肆。
长安渔家,多驾小舟,撒网于之上长安八河之上。
日暮时分,捕鱼人载着满舱鱼虾归市,换得几枚铜钱,便聚于酒肆。
一盏浊酒下肚,二两河鲜佐餐,话头便如决堤的河水——或言家中琐事,或道水怪奇闻。
有说渭河深处藏有千年鼍龙,背生鳞甲如铠。
有道泾河暗流里住着龟丞相,夜半常化人形上岸沽酒。
“哈哈哈……”
“那猪婆龙表面很凶,可实际上连我家的大鹅都打不过……”
酒气混着鱼腥,市声裹着笑语,便是渔家一日辛劳后最暖的慰藉。
此渔翁之乐,正是:
“蓑衣当被,卧泾水,鼾鼾睡,无忧虑。”
“一叶小舟随浪泊,垂钩撒网捉鲜鳞。”
“鱼多又货长安市,换得香醪吃个醉,好痛快哩!”
……
却说这日。
长安渔市旁的酒肆内,依旧人声鼎沸,鱼腥混着酒气,与市井烟火缠作一团。
临窗一隅,却坐着两位与周遭粗犷渔风稍显迥异的客人。
一位是面容清癯、布衣芒鞋的算卦先生。
此乃铁拐李所化,化名“东方哙”。
铁拐李(李玄)乃太上老君的嫡系弟子,宗族后裔,受太上老君亲传道法。
自点化启蒙、授法考验,至重塑身形、赐宝济世……李玄皆得太上老君悉心指点。
李玄深得太上老君的真传,一身太清道法颇为不俗,擅窥探阴阳、洞察世事,指点迷津,化解灾厄。
另一位则是个身形魁梧、作走街串巷打扮的卖货郎。
此乃钟离权所化,化名“尉迟真金”。
而钟离权的前身为太上老君兜率宫中的“牧牛童子”,也得太上老君不少教导。
其更是手握牧牛鞭,后天芭蕉扇等不少太清法宝。
……
却说,李玄出手施展“太清道法”,以手中的“药王葫芦”施展“壶中洞天”之术,将其二人仙灵之气尽敛于腰间的药王葫芦。
随后,李玄和钟离权改变了外貌,来到了长安城。
得益于太上老君传授的“太清道法”和太上老君赐下的法宝“药王葫芦”相助。
二人此刻,与寻常市井人物无异,足以瞒天过海。
……
却说此时正值青梅熟时,枝头梅子青青。
那算卦先生和卖货郎在酒肆临窗处坐下,叫店家煮了一壶温热的浊酒,又置了一碟新摘的青梅于案上。
桌上,小泥炉炭火正红,酒香四溢。
盘置新摘青梅,颗颗圆润青翠。
二人对坐,青梅煮酒,清香微醺,倒也自在。
酒至半酣,窗外天色忽地起了变化。
滚滚乌云从北方天际涌来,聚拢于长安城上空,隐隐有风雷之声滚动。
云层缝隙间,似有庞大蜿蜒的鳞爪虚影一闪而逝——正是奉命行云布雨的泾河水族在行云布雨。
“看!云里……有东西!莫不是龙王爷显灵了?”
酒肆内外,人群骚动起来,纷纷手指天外惊呼。
算卦先生与卖货郎也凭栏远眺。
看了片刻,二人返回了座位。
“东方先生,且尝这青梅。”
卖货郎举筷相让。
算卦先生执起一枚青梅,执起一枚青梅,置于鼻尖轻嗅,慢悠悠开口道:
“尉迟老弟,你行走四方,见多识广,可曾知晓这‘龙’之玄妙变化?”
卖货郎呷了一口浊酒,哈哈一笑,显出几分粗豪:
“东方先生说笑了!”
“龙乃神物,腾云驾雾,神龙见首不见尾,其玄妙变化,我一个走街串巷,贩货糊口的俗人,如何知晓其详?”
“还请东方先生赐教。”
“哈哈哈……”
算卦先生捋须一笑,声音陡然提高几分,引得周围渔人酒客也侧耳倾听:
“龙者,鳞虫之长,水族之尊也。”
“其能小能大,能隐能升。”
“龙小则隐介藏形,潜踪于涓滴溪涧,细微难察;大则兴云吐雾,搅动八荒风雨,翻江倒海。”
“龙隐伏时,蛰身九渊之下,鳞甲尽敛,与泥沙同寂;龙升腾时,翱翔九天之上,鳞爪飞扬,睥睨寰宇!”
“可以说,龙乘时变化,进退自如,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故而,依老夫浅见,这龙,足可喻为‘当世之英雄’也!”
卖货郎听得入神,眼中露出向往之色,击掌赞叹:
“先生高论!当真令人神往!”
言罢,卖货郎长叹一声道:
“哎!”
“可惜啊可惜,我尉迟真金虽走南闯北,贩货四方,也算见识过些世面,见过不少英雄人物。”
“却从未有幸得窥真龙变化之万一,实乃生平一大憾事!”
东方哙闻言呵呵轻笑,将手中青梅轻轻置于案上,目光扫过围拢过来的渔翁酒客,朗声道:
“尉迟贤弟,果真心怀慕龙之意?”
“自然!”
尉迟真金慨然起身,拱手道:
“此等神物,莫说一睹真容,便是得闻其声,亦不枉此生!”
算卦先生东方哙语带玄机,放下青梅,正色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