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新耶拿战役
第1239章 新耶拿战役 (第1/2页)贝尔蒂埃说着示意随行的参谋展开地图:“殿下,我认为目前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沿巴登-科隆的莱茵河防线固守,等待国内的新兵抵达前线,而后伺机反击。
“总参谋部判断,以目前的动员速度,最多一个月之后,我们就能在莱茵河防线集结26万军队。这只是最保守估算,甚至可能达到30万。
“这样,我军就能以和联军相近的兵力,开始转入反攻。
“目前,从巴黎至斯特拉斯堡的铁路线只剩下最后的30多公里。我们的后勤补给能力远超联军。决战的结果一定会是我军获得全面胜利。”
约瑟夫看着手里的具体作战计划,也是微微点头。
联军基本上已耗尽了动员能力,最多就是奥地利还能再征调四五万名新兵。所以一个月后,最悬殊的兵力对比也就是26万法军对35万联军。
按照法军的战斗力,以及法国的后勤补给能力,击败联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而且瑞士那边还有7万法军。在马塞纳歼灭了布吕歇尔军团之后,不到两个月时间,就能从瑞士抵达莱茵河战场。
届时,联军就更没得打了。
“咳。”站在旁边的莫罗突然轻咳了一声。
贝尔蒂埃有些无奈道:“殿下,除此之外,莫罗将军还提出了另一套方案。”
他指向巴伐利亚北部的安伯格至施特劳宾一带:“他建议实施迂回穿插战术,将战线向北,推至巴伐利亚与萨克森边境。
“我军利用快速机动,从联军各部分之间切入,寻找机会打局部歼灭战。
“如果联军的阵型严密,我军就向东威胁维也纳,令敌人不得不后撤防守。
“在此期间,我们的新兵将逐步补充进入前线,最终在萨克森或奥地利西部,寻求决战。”
莫罗忙补充道:“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我军始终未能找到突破口,也可以返回巴登,重新布置防线。”
贝尔蒂埃立刻道:“但这个作战方案将不得不依赖于巴伐利亚提供后勤补给。坦白讲,我很怀疑他们是否能担负得起15万军队的后勤。
“而且一旦我军开始撤回巴登,巴伐利亚就会彻底暴露给联军。我们将因此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可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歼灭敌军。”莫罗仍旧非常坚持。他之前在威尼斯打迂回穿插,打出了心得,一心想要在德意志战场再重现当时的辉煌。
约瑟夫觉得他说的也很有道理。
如果在莱茵河沿线展开阵地战,法军即使击败敌人,后者也能从容后撤。从莱茵河至奥地利之间的大片德意志邦国都是联军的战略缓冲区。
最后,战争很可能打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而莫罗的计划也同样存在问题,主要就是不确定性太大。
他看过总参谋部之前提交的报告,目前还未能掌握联军主力的位置和去向。
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行军团级别的穿插,只要一次失误,可能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而且就如贝尔蒂埃所说,穿插作战对后勤补给的要求非常高——辎重营得时常跟着穿插的部队深入敌后。巴伐利亚大概率不具备这种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