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明确
第六百三十章 明确 (第1/2页)“这个一号死者是自己走到保险柜旁的,还是被凶手挟持过去的,如果是他自己走过去的,他为什么要过去?
如果是被挟持的,又为什么房间内一点抵抗的痕迹都没有留下?这两个值班员就那么听话么?都是成年男性,就算对方有刀,我觉得也不至于吓的连一丝反抗的心都没有吧?”
听着李言诚抛出的问题,金智海皱起了眉头,他伸手拿起那张照片仔细端详起来。
见状,李言诚也没再继续说话,而是向后一靠,靠到沙发靠背上静静的等待着。
看了好一会儿,金智海才长出一口气,将那张照片又放回到了茶几上。
“大诚,你说有没有可能,凶手其实只有一个人。”
他没有回答李言诚刚才问出来的那几个问题,因为那几个问题他现在也给不出答案,倒是他反手丢出的这个问题,让李大局长也陷入了愣神当中。
“一个人?你这个问题问的倒是比较新鲜,那怎么解释法医说的两名受害者是被不同的惯用手杀死的?”
话音还未落,李言诚就看到金智海正在像看傻子似的看着自己。
“呃……你这是啥眼神?”
“大哥,换惯用手很难吗?又不是让你用非惯用手绣花,只是持刀杀人而已,你别告诉我你做不到。
至于说大门口墙上留下的两个人的翻墙踩踏痕迹,那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呃……”
金智海的这番话让李言诚无意识的动了动自己的左右手,对啊,他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将非惯用手练的有惯用手八成的功能,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很多左撇子的人,其实都可以左右手开弓的。
但是,这个解释还是有点太牵强。
李言诚摆了摆手说道:“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可以做为一个调查方向,如果真的如你所说,那天晚上过去的只有一个人……”
说到这里,他伸手在茶几上的那张案发现场全景照片上敲了敲:“要是真像你说的那样,那么这个一号死者死在这里可就有的说道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金智海点了点头,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水后接着说道:“你是不是想说,这个一号死者很有可能跟凶手是一起的?”
“我确实有这方面的怀疑,接下来再调查的时候你可以把注意力多放到一号死者的周边关系上。”
“你说有没有可能凶手是个女人?”
“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你们不会这两天调查的时候光查男人不查女人吧?”
“怎么可能,只是重点放到男人身上,不可能不调查女人的。”
这种暴力案件,一般情况下凶手都是男的,但也不能排除有女性犯罪者的可能性,相对来说,公安在侦办此类案件的时候,会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男性的身上。
“女人?不是……你怎么会想到凶手可能是女人的?”
金智海好像才反应过来李言诚说的是什么,十分诧异的追问道。
“我只是那么一说,也没说凶手就一定是女人,你们现在不是什么都查不到么,那就转换思路,将调查范围扩大一些。
今天二十九号,这个月还有两天,争取最后两天有点眉目。”
说着,李言诚又朝茶几上的那张照片示意了一下:“智海,我还是觉得一号死者死在保险柜旁是有原因的。
很有可能是他和凶手一起合谋杀害了二号死者,然后两个人一起撬开保险柜,又因为分赃不均或者说本来想来个苦肉计,毕竟两个值班员,一个死了,另一个却毫发无伤,那肯定会被咱们重点调查。
一号死者的死亡有两个原因,一是分赃不均,凶手直接将他也干掉了,二就是我说的苦肉计,没想到给假戏成真了。”
李言诚一直咬着一号死者的倒下的地点不放是有原因的。
放保险柜的这间办公室,也就是两名值班员晚上所在的地方,是一间有近四十平方的大办公室,里边总共摆放了五张办公桌,其中有四张办公桌两两相对,剩下的一张在距离办公室门最远的角落放着,而放有没有发放完毕的工资款的那个保险柜,就在这张办公桌下的空挡塞着。
两名值班员晚上休息的两张钢丝床在刚一进办公室那里,四张办公桌之间的过道那里支着。
其中的二号死者,就死在了钢丝床边上的地上。
一号死者则是死在距离最远的那张办公桌旁,原本应该塞在办公桌下的保险柜,就在他的身边。
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不符合常理。
既然看上去不符合常理,难道金智海和其他侦办人员就没想到这点吗?
他们当然也想到了,只是通过调查,他们发现一号死者是一个非常圆滑的人,家庭条件还非常不错。
两口子都有工作单位,两个儿子同样也工作了,大儿子已经结婚,和大儿媳是一个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都很好,大儿媳还已经怀孕四个多月。
二儿子虽然没结婚,但也谈上对象了,女方是学校老师,二人已经互相见过对方的家长,算是订婚了,原定明年五一结婚。
死者的父母都在世,已经退休,都有退休工资。
就这种家庭条件,家里还不缺住房,在整个京市来说,绝对已经属于中上层那部分了。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他们才判断一号死者应该不至于去打那五万多块钱的工资款的主意。
可为什么他会死在保险柜旁边呢?
金智海他们经过讨论后最终一致认为,应该是凶手胁迫他过去的,目的是为了要保险柜的密码。
凶手事先并不清楚,这个保险柜上的密码锁实际只是个样子货。
财政所用的这个保险柜上的密码锁去年就坏了,当时生产保险柜的厂家派维修人员过来将密码锁破坏掉了。
本来是要重新更换一个密码锁,可财政所的领导担心万一哪天再坏了打不开又耽误工作,所以就没让换。
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不少,最起码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应该都清楚,可外边人就未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