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风云起
第四百一十九章 风云起 (第1/2页)慧果想来想去,只好回道:“如此,我便在南山寺中等上一月......倘若这一战要持久,我便先去大漠里走上一回。”
李大路淡淡一笑:“师弟回来,我会告诉他......”
慧果双手合十:“王贤于我有点化之恩,于情我应该去金陵渡帮帮他,怎奈我是佛门弟子......”
在和尚看来,总不成自己去金陵渡,做一个挥刀砍人的将士。
这不是他的道,他也不会去做。
李大路一愣,心道出世在世,有些道理难道不是一样的吗?
只是,他不是慧果的师傅,有些道理也没办法细说。
只好回道:“和尚请便。”
其实他很想说,你若去了金陵渡师弟自然会承你的情,哪怕你什么也不做?
你若只是守了南山寺,守株待兔,等到师弟回朝,却不一定待在王府之中。
也许连书院,师弟也不会待上多久,就会往昆仑山而去。
毕竟白先生,自己的先生均已经离开,师弟唯一的亲人,就在昆仑山的道观里了。
慧果哪里知道李大路的心思,眼下他一半心思去了金陵渡,一半在自己的身上,没有半点心思去想别的事情了。
眼看要离开,只好胡乱问了一句:“先生心在九天,看得高远,不知教了几个弟子!”
李大路一愣,随即指了指柳仙儿,笑道:“仙儿是唯一的。”
“哦?”
这却是慧果没想到的事情,跟李大路聊了半个时辰,在他看来,除了王贤,眼前的先生便是他见过最睿智的修士。
谁知就这样一个冠绝古今的先生,竟然只收一个弟子,实在不可思议。
还是世人看不到如珠玉一样的先生?
就在这时,柳仙儿却眨了眨眼,笑道:“先生,门外又有人来敲门,看她忧心忡忡的模样,怕是有事情要发生了。”
听着和尚跟先生说话,小姑娘有些心不在焉。
她有些着急,想着早点去金陵渡前看一眼,哪怕跟王贤见一面也好,她也要亲眼看到蛮族大军倒在金陵渡前,她才安心。
只是先生每天将她看得死死的,生怕她去了金陵渡回来,就要变成一个小魔女。
李大路望向府外一行三人,禁不住淡淡笑道:“风云将起,莫说他们三人,就算天下英雄,谁又能置身事外?”
慧果猛然一惊。
李大路跟小姑娘的一番话,好似晨钟暮鼓,重重地敲在他的头上。
“嗡嗡嗡!”一时不知道要往何处而去。
......
进了王府,唐十三将三人担心的事情,跟李大路说了一通。
和尚告辞离去。
小姑娘竖着耳朵听八卦,这种事情对她来说,比和尚跟先生问道有意思得多。
李大路却不能代替师弟,向唐十三作出许诺。
他能做的,便是跟孟小楼劝唐十三的那些话一样,不要卷入皇城将起的风云。
不管是腥风,还是血雨,在李大路看来,都与眼前的三人无关。
唐十三着急上火,忍不住问道:“倘若我大姐要发疯呢?”
李大路叹了一口气,苦笑道:“还有一种办法,你可以让她暂时出不了门......”
孟小楼却在这个时候问道:“金陵渡一战,要拉开序幕了?”
李大路望向花厅外的天空,想了想说道:“差不多了。”
荒原之上。
一场滔天之水,将大路冲毁。
折扣数千先锋的木圣天,不得不让大军改道绕行,如此,比他之前预计的时间,又要延缓几天。
毕竟死伤的将士需要安抚,掩埋,不是想走,就立刻能走的。
光是去淤泥里找人,就得花上几天的工夫。
为此,他只好派出探子,找马去给胡大将军报信,延缓进攻的时间。
金陵渡的城头,王贤跟大将军秦问天,登高望远。
花满天和秦宇在不远的地方,陪着。
王贤望着白茫茫的河水滔滔而去,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一场洪水,也只能让他们的进攻延缓几天。”
大将军没有吭声。
在他看来,能延缓几天最好不过,这样刚刚劳累一番的大军,可以好好休整一下。
接下来一场硬仗,才是他们要面对的大事。
不知怎么回事,看着眼前的一幕,王贤突然想到了天路的沙城。
想到了道观上下发生的那一场跟妖兽大军的恶战,想到了老师张老头,在山上布下的那一道大阵。
心猛然一惊,金陵城难道不能布下一道大阵?
这事原来说,已经没有希望更没有时间。
眼下可好,一场决堤的洪水阻了蛮族大军的路,好像他又多出了一点时间。
大将军摇摇头:“几天只是弹指一挥间,王爷可想好了如何应对一场恶战?”
“没有。”
王贤转身走下城楼,往城外而去。
大将军跟在后面,两人一路来到了高高的城墙下,只见原本五丈宽的护城河,已经扩宽到了十五丈。
大将军以为王爷要检查护城河的深浅,没想到王贤看都没看一眼,便来到城墙下。
想了想说道:“让人给我在这里搭一排梯子。”
大将军一头雾水。
王贤只好说道:“我打算花两天时间,在上面布一道阵法。”
大将军恍然大悟。
咧嘴笑道:“稍等,我这就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