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风云起
第四百一十九章 风云起 (第2/2页)王贤摇摇头:“只是未雨绸缪,做一个辅助......接下来两天,任何人都不要来打扰我,你要注意来犯的蛮族大军。”
探子已经派出,接下正面应敌,就是大将军的事了。
大将军离开,秦宇和花满天走了过来。
秦宇小声问道:“王爷,需要帮忙吗?”
王贤转过头,望向身后的护城河,说了一句:“在这边拾个棚子,煮一壶茶,不要吵我。”
秦宇拍了拍胸口:“这事包在我身上。”说完一溜烟去准备一应事物。
花满天走过来,小声问道:“你要忙什么?我能做什么?”
倒不是因为王贤斩了她的冤家,而是想着这些日子的点点滴滴,王贤给她的感觉越来越舒服。
眼前这师兄又要忙碌,于是也不想做一个闲人。
看着大将军和秦宇先后离开,她突然下了决心,嚷嚷道:“不行,我不能看着你一个人忙碌,我总得帮忙!”
王贤淡淡一笑:“我要在这城墙上画符,你看得懂吗?你若是有心思,可以慢慢看,我估计至少也得花上两天的功夫。”
花满天一脸茫然。
在城墙上鬼画桃符,用来对付蛮族大军,有用吗?
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一队扛着梯子的将士,在大将军的指挥下,开动了。
秦宇也很快,要护河河边,搭棚子,烧水煮茶。
王贤跟花满天招手说道:“我要开工了,你可以看,不懂的地方以后再问。”
花满天点头:“好嘞,我就在下面看着。”
就在众人的注视之下,王贤掏出在书院铁匠铺里打造的一把小刀,走到高高的城门边上。
在透着岁月沧桑之力的青石上,刻下了第一道笔画。
一笔落下,王贤想了想,自言自语道:“符道听起来很玄,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勤字。当年我初学的时候,一笔一画不知在雪地里练了多少遍。”
“我师父说熟能生巧,符道跟剑道一样,讲究的是一个循序渐进。就像经脉里的灵气,一法通,之后才能了万法通......”
正在棚子里烧水的秦宇,听着王府这番话,急得抓耳挠腮,急不可耐。
他以为王贤在跟花满天说法,于是也想听听。
谁知花满天听得浑浑噩噩,晕头转向,一时并没有太多感触,只是将这些道理默默记在心里。
王贤也不着急,而是对着面前的青石呵了一口气。
手里的小刀仿佛变成了一枝狼毫,锋芒毕露,笔下恍若有一抹淡淡的金光,不对,应该是一丝若有若无的迷雾。
握在手里的小刀,这一刻被一团混沌之力笼罩着。
看着秦宇,花满天的眼里,却是城墙下的少年被一团灵气笼罩了起来。
大将军听了自己儿子的一番话,当下也不再打扰王贤。
而是挥挥手,转身进城,安排探子分批去河道,去荒原打探敌情。
花满天深吸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这么笨,怎么可能学会符道?”
棚子里的秦宇远远地招呼道:“那谁,别吵到王爷做事,要不先来喝一杯茶,慢慢等吧?这事急不来的。”
花满天吸了一口气,摇摇头没有回话。
而是静静地站在城墙下,既然王贤愿意教,她自然要看得仔细一点。
就算现在学不会,她也要将这一笔一画记在心里,以后回去慢慢学。
在她看来,世间怕是没有比眼前这一幕,更有意思的事情。
那些守在皇城里,喝酒吃肉想着一步登天的女人,又有谁能跟她一样,就这样静静地站在这里。
眼睁睁地看着,镇南王将这一堵高高的城墙,化作一道符文大阵?
谁知就在这时,王一贤又说了一句。
“世间万物皆有道,有道就有符,符可以在纸上,也可以在剑上,雪地里,山间,跟眼前这座城墙之上。”
“我在天路上遇到的老师告诉我,修行到最后,你甚至可以在风中,在水里写下你心里的那一道符......”
“一点灵气凝聚在刀尖,笔尖,一气呵成,可以是藕断丝连,也可以是快刀斩乱麻,只要你心神不断,就像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虽然,我还没达到老师那样的高度。”
这一刻,王贤心里不仅有昆仑山上的老道士。
还有天路上,沙城外的张老头。
手里的小刀恍若当年在昆仑山雪风中写字,又像是在沙城外的道观,用一根竹枝,试着在沙地里,画下一方小小的困阵。
累了,右手中的小刀换到左手,右手将面前的青石擦了擦,又吹了一口气。
突然笑道:“都说见贤思齐,我只是想起了卖羊肉包子的张老头。”
第一次,伫立在春风中。
花满天的眼里仿佛已经看不见师兄,她的眼里是淡淡的金光,跟那一团若有若无的混沌。
看着这个对面高高城墙,挥手若行云流水一般的少年。
她甚至能在王贤不经意的动作里,看到一抹郑重其事,流淌在光阴里的线条。
坐在木棚里的秦宇,看不懂王爷在城墙上画什么符。
在他眼里,眼前的王爷更像是在一边读书,一边写字。
天上白云,地上流水,皆是符道。
王贤烙印在城墙上的字体,中正平和,就像当年他在昆仑山上一笔一画,要雪地里写下那一卷道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