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62章:新的时代

第562章:新的时代

第562章:新的时代 (第1/2页)

“就走到这里吧。”
  
  当看过川蜀那些将当地蛮兵纳为自家部曲,内地那些吏俗朋党,私收流民入庄园的豪强后,
  
  何博站在了长江的入海口处。
  
  汉武帝还在感慨着“若放在我的年代,那些家伙一定会被我想办法送上天去”,而孙恩也是沉默不语。
  
  虽然燕国在明面上,没有兴盛起像中原那样的土豪庄园,
  
  但私底下田宅绵延不绝的权贵,也并非少数。
  
  只是,
  
  同样还是体制的问题,
  
  燕国的豪强是不能将财富显露与人前的,自然也不会去收纳流民。
  
  毕竟收纳了流民,有些东西便不好解释了。
  
  为了保护自己的羽毛,为了保护自己的权位,
  
  他们宁可看着灾民流离失所,也不愿意掏出口袋里的东西。
  
  甚至连各地支援的物资都要扣押一部分,以为自己的辛苦费用。
  
  至于后期,
  
  甘棠宫的信用更加崩坏,上下之心偏离的也更加严重。
  
  是以面对中原那些本心是利用流民壮大自家力量,却也的确为走投无路的百姓提供了一线生机的豪强、面对地方灾祸连连奏报,频频开仓放粮,实行赈济的大汉朝廷,孙恩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虽然以上的恩惠,之后必然会向百姓索要回报,
  
  但对许多人来说,晚死终归要好过早死的。
  
  “……这样的循环,还要持续多久,才能到达我理想的境界呢?”
  
  最后,
  
  面对着江水入海时搅动起来的波涛,孙恩这样问道。
  
  “这个我的确不明白。”
  
  如果上帝愿意当着全天下人的面显圣,以超然物外的主宰者姿态,强硬的重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那也许会很快。
  
  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鬼神是突然出现的,哪一天也会突然消失。
  
  何况天地自然之间,从来不存在恒定的温柔。
  
  人不能被视为宠物,视为花草,被养在襁褓里,养在温室里,养的柔若无骨,然后被变心离去的主人扔去直面凄冷狂暴的风雨。
  
  很多事要靠自己。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连带着敌人一起下去的勇气都没有,又何论改天换地,再使日月新呢?
  
  没听说祈祷念经,能念出来一个太平盛世,大同世界的。
  
  但正如孙恩所忧虑的,
  
  只靠人心,那梦想的确会显得遥远。
  
  自有之事,后必再有。
  
  朝代会不断更迭,人性却是难以改变的。
  
  “不过也不能说得这么死!”
  
  “人的观念会随着见闻、知识的增长得到改变,也会随着所处世道的改变而跟着变化。”
  
  “太史公和班氏父子的斗争,便是这样的道理!”
  
  被武帝摘蛋的太史公,虽然生在始皇帝大一统近百年后的时代,
  
  但其接受的祖传史官教育,仍旧带有深刻的先秦遗风。
  
  这从《太史公书》的某些用语中可以看出。
  
  而从推崇大一统,并在始皇帝的基础上走出新路子的汉武帝这边享受到的待遇,则更让太史公跟皇帝对着干起来。
  
  只能说猪宝陛下在晚年脾气的确要温柔了点。
  
  放年轻时候早杀他全家了。
  
  至于班彪班固父子,
  
  则生于大汉建立两百年后,心中早有对“大一统”的认同。
  
  在见证了改朝换代的动荡后,更是明白先贤为何总爱念叨“定于一”的话,因此成为了九州合一的坚定拥护者。
  
  碍于思想上的差距,
  
  碍于班彪班固这对父子生前就写文批判过太史公这位老前辈,
  
  双方便在阴间争斗起来。
  
  起先,
  
  太史公还能仗着死的早,是老鬼,在班氏父子面前勉力维持,
  
  但如今班超死了下来,班氏父子组成了完全体,便让太史公完全没了招架之力,只能悲伤的放弃挣扎。
  
  甘石二位老前辈旁观了这场战斗的全部过程,然后也提笔将之在史册上记下,意为纪念新旧理念的更迭。
  
  “如今汉室广设学校,推广格物之学,再加上你在燕国制定的教育之制,来日养出一些能人智士,也是可以期待的。”
  
  汉和帝固然对政事有着超然的老成,但到底掩盖不住那一身朝气和好奇。
  
  在得到《明物》和张衡这个自投罗网的人才后,
  
  他便尝试着在太学教授相关的课程,平时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喜好。
  
  上行下效,
  
  这些年司空署的确因此迎来了好些有能的年轻人。
  
  而燕国那边,
  
  孙恩的努力虽说在其去世后,于政务上迅速消没,但在其他方面,仍有部分留存。
  
  典型的便是燕国各地的社学。
  
  燕国地广人稀,春夏会因凌汛而发生水灾,秋冬又有大雪之困,所以建国之初,
  
  一乡之间,
  
  一镇之内,
  
  耕牛器物共有,安排专人看管照顾。
  
  做起大事,也当合力施为,避免浪费劳力和物资。
  
  至于儿童,
  
  孙恩更是深知后辈才是希望的道理,将大量资源投到了日常教育上。
  
  他定下规矩:
  
  一社必设一学堂,号为“社学”,有教民启蒙、识文断句,并研读自己以《太平经》为基础,编修出的书册之责。
  
  用孙恩的话来说,
  
  毕竟甘棠宫众卿们可以对那让自己看不顺眼的书动手动脚,却不能在明面上批判它,封禁它。
  
  到底是开国者的遗宝,是共和燕国的“国本”。
  
  只要他们还想趴在先人的遗泽上吸血吃肉,便只能忍受它的存在。
  
  总而言之,
  
  在燕国并为大汉的辽地数郡之后,
  
  在太学的风气被和帝纠正,并开设新的学科之后,
  
  大汉的教育出现了一些改变。
  
  “认识天地的方式变了,许多想法也会跟着改变。”
  
  “天底下哪有那么多死脑筋的人!”
  
  大汉的年轻人向来敢想敢做,一股子的气势,出去当使者都要骑在当地国主头上作威作福的。
  
  让后世人畏手畏脚的“友邦惊诧”在他们眼里不算什么,
  
  搞点“震惊天下”的行动,更是不算什么。
  
  也巧,
  
  察举制浸染下的大汉,正需要年轻人传播去自己的声名。
  
  只要不直接造反,
  
  对儒家发起下华丽的冲击也不是大问题。
  
  “而且治国的理念也没有恒定的,顺应时代发生改变也是正常!”
  
  在这方面很有经验的武帝也开口说道,附和着上帝的话语。
  
  不过还没等孙恩夸赞下这位“独夫”的厉害,武帝又背着手,对着拍海而去的江水发起了感慨,回顾起了自己生前的峥嵘岁月。
  
  于是孙恩闭上了嘴巴,觉得独夫果然还是独夫,总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能自拔。
  
  ……
  
  “你们回去吧,我要当海王去了。”
  
  当游历结束,上帝身边的死鬼除了孙恩之外,已经换过好几茬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