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421章 澳洲铁矿石

第421章 澳洲铁矿石

第421章 澳洲铁矿石 (第2/2页)

汉考克脸上变化了一下,因为他想到一种可能——这个世界船王如此有自信,他发现的是一个大型矿脉,而他又没有取得特许权,这样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不过,他还是沉住气的说道:“或许,我们都错了,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值得开采的矿脉。”
  
  陈光良随后说道:“汉考克先生,我希望我们能做朋友。根据我的了解,澳洲联邦政府、西澳洲两级政府严禁对新的铁矿开采,以实现政府对‘即将枯竭’的铁矿石资源的严密控制。所以你想要获得特许权,十分的艰难。但如果你取得我的资金支持,你就能有足够的实力去游说澳洲议会,以及和那些官僚机构打交道。而我,只需要做一个小小的投资者,并不会影响到什么。”
  
  他毕竟不是澳洲人,更不是白人,所以就算发现蛋糕,也不可能吃大头。
  
  他向来追求‘小蛋糕也是蛋糕,至少吃上了’,把前世华夏和日本投资海外铁矿石的案例来分析,就知道该学习小日子的投资方式。
  
  前世,小日子投资海外的矿产资源,都是采取成为小股东,不求控制权,很多大型矿产里,小日子都有5%~10%的投资。这样一来,遇到的阻力就小。
  
  而这少量的股权,却可以让日本购入海外矿产的时候,就算遭遇涨价,其持有的股权,也能抵消很多。
  
  反观华夏的矿企出海,动不动就要求控股权,结果总是被西方以‘国家安全’驳回;甚至,西方矿企更是喜欢涨价,来宰你一笔。
  
  “陈先生真的是如此想?”汉考克依旧抱着一点怀疑的态度。
  
  毕竟陈光良是世界船王,影响力巨大,1954年的吉达协定,差点让美国动用全部力量去施压,就差没有明说战争的可能性了。
  
  而如今在摩纳哥,很多人只知道‘世界船王’,而不知道兰尼埃三世和格蕾丝王妃。
  
  陈光良说道:“当然,我只想和汉考克先生交个朋友,并让汉考克先生更早的成为澳洲首富。”
  
  “哈哈,我喜欢陈先生这样的朋友。”
  
  汉考克考虑几秒后,脸上表情变化,随即主动的伸出手。
  
  这一握手,算是汉考克承认陈光良这个‘风险投资人’。
  
  随即,陈光良父子在这个农场做客起来,汉考克也安排陈光良父子亲自去考察皮尔巴拉铁矿山脉。
  
  此时,汉考克的女儿才3岁多,但他却和陈光良是同一年的人。
  
  三天后,在西澳洲的首府珀斯。
  
  陈光良正式和汉考克在律师的见证下,双方签署了合约:双方成立一家企业——汉考克勘探公司,陈光良家族出资100万美金,占股20%。
  
  合同规定,汉考克的一切矿产投资行为,都必须在汉考克勘探公司进行。
  
  事实上,陈光良更加眼热后面的铁矿石开采。
  
  前世汉考克勘探公司获得特许权后,到处寻找投资人,但汉考克被三四十个矿产企业大骂‘滚吧,乡巴佬’。
  
  最后是英国的力拓决定投资,双方签署的协议也是:力拓要了大部分的矿产开采权,每年销售额的2.5%给汉考克勘探公司;汉考克勘探公司凭借这些特许费用,赚了不少的钱,后来其女儿凭借剩下的区域,一跃成为澳洲女首富。
  
  所以,这里面有很多操作的空间。
  
  回到香港的陈光良,得知一个消息——香港地产崩盘了,地价跌幅最高达70%。
  
  其实在半年前,香港的楼盘就已经卖不动,香港的开发商夸大了市场的需求,至少有1.5万个住宅单元的‘供大于求’。
  
  一方面,是昂贵的地价,住宅地皮每平方尺高达170港币左右。仅一副2万平方尺的北角地皮,业主开价便是350万港币左右。
  
  另外一方面,因为经济的原因,市场上每平方尺的楼价,也就在40~50港币每平方尺,一套房子也就3~5万港币。
  
  相当地皮价格涨得飞起,而楼价只有略微的上涨。
  
  好比地价350万,建筑费及税费、利息费200万,总成本高达550万;所建的住宅,一共也就只能卖出600~700万。虽然还有利润,但却经不起丝毫的风险。
  
  这种畸形的发展,再加上开发商盲目的扩张,导致了这场‘供大于求’引起的地产暴跌。
  
  首先遭难的地产商,是由沪市建筑商出身的李康节、奥门的何贤等人领导的‘港澳大联合’地产公司,李康节在这段时间,拿下很多北角的地皮,被人称之为‘北角地王’。
  
  但这家企业的很多资金,都是由何贤担保,向各家银行借贷。所以李康节的疯狂扩张,也导致奥门的何贤遭难,各家银行纷纷逼何贤还债。
  
  至于李康节,大家都知道他破产了,没有钱还了。
  
  其次遭难的是大昌地产的陈德泰,其也购入了大量的地盘,甚至还跑到北角去,和李康节争抢地盘。
  
  这仅仅是资产上千万的置业公司情况,倒下的也远不止这两家企业,这一波破产的地产公司不在少数。
  
  正因为如此,接下来该新的地产商崛起了。
  
  办公室里,陈光良叫来了副总理严宽,地产部经理陆孝清,以及长子陈文杰。
  
  “这一波地产下跌,不过是地产周期性的发展而已。长实集团需要从市场低价购入一些地盘,为下一波地产浪潮,提供地产原材料。”
  
  长实集团自然拥有大量的‘可重建地盘’,但显然不能吃老本,要便建便买,这样才有足够的原材料。
  
  严宽率先说道:“正好长实集团已经成长为一家综合性集团,每年的收入来自各方面另外一方面,长实集团目光长远,商业地产和发展地产同时发展.我们抗风险的能力,大大的加强。”
  
  当然,还有就是长实集团的底蕴和背景,才是根本。
  
  不然,发展那么多的商业地产,老早就被拖垮了。
  
  陆孝清说道:“我们只需等那些地产公司清盘,便可以获得廉价的原材料;同时,在市场上可选择性的吸纳。”
  
  这是在人家伤口撒盐啊,不过说的也很有道理。
  
  像‘港澳大联合’、‘大昌地产’必然被银行追债,那么只能便宜拍卖旗下的地盘,长实正好捡这种。
  
  “行吧,你们去做吧!”
  
  他只负责指挥大举,具体如何做,自然有这些属下。
  
  此时他的长子陈文杰,也已经跻身管理高层,陈光良就更加的放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