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有智而迟难以断
第七十七章 有智而迟难以断 (第2/2页)梁肃在沙盘上比比划划:“汉王的意思是,让仆散忠义再乱一些?”
刘淮点头,指了指汴梁城周边代表着猛安谋克户的绿色小旗:“再派些人过去,阻拦住猛安谋克户的迁徙。”
梁肃立即应诺。
之前汉军迟滞金国的方法大多数都是政治攻势,效果显著,已经让大部分汉人与少部分女真人与西金朝廷离心离德,现在就是要用军事手段再加一把火了。
归化的女真人、契丹人此时已经与汉人无异,但是口音尚存,他们将盔甲隐藏在罩袍之下,以十人队的规模穿插在开封府的广袤平原上,让金军根本分不清敌我。
这些人时不时突袭斩杀金军将领,又时不时对着将要迁徙的猛安谋克户们撒上一把传单,偶尔还会大摇大摆的在两支金军中间袭扰,引起火并。
当然,这些汉军的手段其实很糙,如果金国有稳定的地方统治,再加上军队与地方的互相配合,很快就能将搞破坏之人全都揪出来。
但以西金现在的基层组织能力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很快,就连金国依仗为根基的猛安谋克户们就开始人心惶惶。
原本因为太子完颜光英而聚拢起来的人心也开始变得涣散起来。
正在分兵把守几处要地与汉军对峙的仆散忠义也因为局势的突然混乱,而变得更加犹疑。
他到此时已经完全想不明白刘淮的战略意图了。
莫不是已经有一支汉军精锐已经在黄河下游渡河,此时潜伏在东平府左近,就等着打一场大的?
仆散忠义越想越是惊慌。
但在这种时候,惊慌反而会判断出错。
仆散忠义给汴梁城中传信,让太子立即带着东宫侍卫,护送着政事堂诸位宰相尚书出城。
“张相公,此番别过,今生恐不得相见。”
政事堂之中,完颜光英对着张浩躬身行礼:“张相公难道真的不与我一起走吗?”
张浩失笑摇头:“太子殿下,我能登上相位,乃是营造汴梁的功劳。当时开封府已经荒芜,百姓离散,城墙屋舍颓唐,土地撂荒。
是老夫,还有苏保衡那老狗,外加许许多多人一起,用了将近十年时间,方才重新将汴梁城建立起来。
太子殿下,这座城乃是老夫亲眼看着从一砖一瓦,一村一社,一市一镇,逐渐成为如今的规模。
老夫愚钝,平生只做了一件好事,总该有始有终。”
完颜光英知道张浩决心已决,只能微微叹气。
这位十分聪慧的太子自然知道张浩所想。
依照仆散忠义的性子,知道汴梁不可守后,他肯定不会老老实实的将开封府完整交予刘淮的。
这跟资敌有什么区别?
不说派兵大肆杀戮,四处点火焚城也是少不了的。
正因为有张浩还有他的族弟张守素在城中掌握着一支汉儿军,方才让仆散忠义投鼠忌器,不敢将事情做绝。
这并不是说城中汉儿军有多么厉害,而是汉儿军只要能抵抗些时日,汉军就会杀过来,到时候金军肯定会在前后夹击之下,全军覆没。
而既然有这种顾虑,再加上娄王孙那一档子事,将相之间起龃龉乃是再正常不过之事,张浩也就绝对不能跟着完颜光英走了。
“太子殿下。”
待到完颜光英走到政事堂大门处时,张浩方才朗声说道:“告诉陛下,臣绝不会失节。”
完颜光英心乱如麻,闻言也没有在意,只是回身拱手:“还请张相公保重。”
待政事堂中已经空无一人之后,同样满头白发的张守素方才从屏风后走出,来到族兄身前:“阿兄,城中防务已经准备妥当了。”
张浩不知在想什么,片刻之后方才如梦初醒一般,含笑点头:“三哥,真的是辛苦你了,来日咱们张家的门楣就靠你来争了。”
张守素摘下硬翅幞头官帽,指着花白的头发苦笑:“阿兄莫要取笑于我了,如今你我都已经不是壮年,我还维持了许久兵马,又如何还有心气用作仕途上?”
张浩闻言点头,却又有些好奇:“那来日你到了新朝之中,想要去做什么?”
张守素似乎早有腹稿:“自然是跟着那朱夫子去做学问。我读他的《格物论》简直是如痴如醉,《格物报》也是期期不落,只不过人老了之后,脑子顽固,根本格不出学问来。
待到天下承平之后,我就去那科学院中当个学子,去学一学孔孟未竟之学问。”
张浩点头:“难得你有心了,罢了,后人自有后人福。你且去巡查城防吧,咱们务必将这汴梁城完整交给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