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三百零二章:能做大汉的狗,就是我们高句丽最大的荣幸!

第三百零二章:能做大汉的狗,就是我们高句丽最大的荣幸!

第三百零二章:能做大汉的狗,就是我们高句丽最大的荣幸! (第2/2页)

另一名副使也连忙下拜,急切补充道:“这一次我们携带了过往三年没有进献的贡品,希望大汉天子宽宏大量,原谅我们的过失,并慷慨地向我们的大王施以援手,我们的大王将会在明年献上十倍的贡品以感谢大汉天子的恩情!”
  
  卢阜不置可否。
  
  朝廷如何决策这不是他该考虑的,作为辽东郡长史,他要做的只是帮助朝廷尽可能探明这些人的目的,并将高句丽国内发生的事情整理汇报给朝廷,辅助朝廷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而后在卢阜的威逼之下,高句丽使团终于道出实情,他们并非为抵御北方的扶余和南方的马韩来求援,而是为高句丽内部的政治斗争来求援。
  
  高句丽人的学习能力有些问题,这些年学习汉文化与大汉体制之时,总是取其糟粕去其精华。
  
  没学会大汉的治国手段,倒是把外戚干政的毛病学会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高句丽王后于氏作为提那部酋长于素之女,安插了大量的部族外戚把持了高句丽的重要官职。
  
  高句丽王高男武前年才突然察觉到权力的流失,自己的王后在权力上竟然能与他分庭抗礼了,因此近些年又将注意力转移至内部权力的争夺上。
  
  而如今,年老体弱的高男武渐渐力不从心,愈发争不过只有三十岁出头的王后了,但由于他没有子嗣,国内的大臣们既不认为扶持高男武有前景,却也不认为这位于王后能有什么作为。
  
  然后于王后转头就和高男武的幼弟高延优通奸,得到了新朝的“王后”之位的许诺,并准备扶持高延优上位。
  
  一位年轻的大王,自然是比五十多岁又体弱多病的老王要有前景,不少大臣都投效了高延优和于王后。
  
  忽然有人提醒高句丽王,可以寻求外部的支持,他毕竟是大汉钦封的“归义高句丽王”,大汉难道要坐视他被篡位?
  
  于是高男武这才派出使者,试图倚仗来自大汉的外部力量,帮助他稳定王位。
  
  卢阜心中冷笑,无子又无能的老王走投无路,才想起向大汉求援。
  
  卢阜让书令史详细地记录下了高句丽使团所说的每一个细节,他当然不是圣母心泛滥准备劝朝廷帮助这狗屁倒灶的高句丽王夺权。
  
  扶持高男武夺权权力,亦或是扶持一位新王登基,对于大汉而言没有任何区别,但这或许正是朝廷插手高句丽事务的良机。
  
  若能借此控制高句丽,将来北伐鲜卑时,就能多一枚棋子。
  
  卢阜轻笑一声,眼眸微眯,淡笑道:“也罢,《左氏春秋》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既然你们的王诚心认错,我大汉作为礼仪之邦,自然是不能坐视乱臣贼子篡位,待开春后我会遣人送你们前往雒阳。”
  
  高句丽正使面露喜色,高呼道:“来之前,我王曾指着马訾水(zī)为誓,若是大汉能够施以援手,高句丽将世代奉大汉为主,永为不二之臣,此心万折必东!”(注1)
  
  卢阜看向这名正使,对这等效仿世祖光武帝指洛水为誓的拙劣模仿者心生厌恶,却还是勉强挤出几分笑意,道:“倒是个谦卑国家的谦卑之王,不像有的野狗,跑来跑去不知道自己的主人是谁。”
  
  高句丽正使自然是知晓卢阜所阴阳的是谁,那是他们北方的大敌扶余国。
  
  扶余国是东胡灭亡后的一部分支,与鲜卑、乌桓倒也算是同根同祖,在太上皇刘宏时期便三次归顺又三次反叛,游走于鲜卑和大汉两大霸主之间当墙头草。
  
  踩扶余国这个大敌一脚,自然是顺手而为。
  
  “是啊,彼辈不识好歹!”
  
  高句丽正使欣然下拜,伏地应承道:“能做大汉的狗,就是我们高句丽最大的荣幸!”
  
  (3041字)
  
  ——
  
  注1:马訾水即鸭绿江。
  
  PS:这个时期的高句丽……挺乱的,原本历史上这个高句丽王还被他们的史书编成“身高九尺,姿表雄伟,力能扛鼎”的明主,结果直到老得快死的时候才发现权力都被王后和外戚架空,刚想夺权就被爆了叛乱,郁郁而终,然后王后带着他的亲弟弟登基,成了新的王后。
  
  PPS:这段高句丽的剧情也不会太过细写,只是为了后面做些铺垫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