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落脚之地 > 第二十三章:血战台儿庄

第二十三章:血战台儿庄

第二十三章:血战台儿庄 (第2/2页)

华北日军大部队欲进占运河以北地区,必须首先攻占滕县和临沂,而后进占韩庄至台儿庄一线。
  
  板垣、矶谷两师团,是日军精锐之师,此次进攻,来势相当凶猛,大有一举围歼中国军队之势。日军两个师团以六万兵力,在华北方面第二军指挥下,分两路向台儿庄进发。一路为板垣第5师团,沿胶济路西进,进逼临沂;一路为矶谷的第10师团,该师团沿津浦路南下,直取台儿庄。日军第二军按计划实施的进攻,直接导致了滕县及临沂战斗,从而展开了鲁南地区的台儿庄战役。
  
  2月下旬,日军东路第5师团从山东潍县南下,连陷沂水、莒县、日照,直扑临沂。中国军队第3军团第40军等部节节抵抗。李宗仁派遣庞炳勋部,先在临沂建立防御阵地,以诱敌深入,先挡住日军第5师团的正面攻击,然后迅速调派张自忠将军的第59军,派遣参谋长封少君兼程驰援临沂。
  
  张自忠部此时远在淮河流域一带,但是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向临沂方向增援。此时日军也掌握到张自忠部的动向,但是日方估计,59军最快也要3天的时间,才能从峄县赶到临沂,所以日军认为可以抢先击溃在临沂弹尽援绝的庞炳勋部,然后再以逸待劳地反击张自忠部,因此日军估算张自忠部不但不能及时赶到临沂成为救援军,反而成为送上门来的“找死军”。
  
  但是张自忠却率领59军进行日夜的急行军,这是吃苦耐劳与豪气干云的西北军特质,在军长的一声令下,竟然能够在一日一夜之内,提前赶到临沂。因此59军在敌方完全没有预备的状况下,就有如从天而降般地猛攻日军第5师团背侧,庞炳勋部将士更是用命地从阵地反击,日军绝对没有想到中国军队竟然会进行这种内外夹攻的拼命打法。
  
  因此,在1938年3月14日到18日的临沂决战中,日军第5师团遭到极其惨重的损失,造成日军部队已经无法继续支撑作战,只有先撤退回莒县以困守待援。临沂之战得胜,它砍断了津浦路北段日军的左臂,促成了之后在台儿庄会战中,为李宗仁围歼孤军深入台儿庄的矶谷师团提供契机。
  
  1938年3月中旬,临沂和滕县同时告急时,蒋委员长也认为在战略上有加强第五战区防御兵力的必要,调第一战区汤恩伯第20军团和孙连仲军团星夜增援。
  
  汤恩伯第20军团是国军精华,军团辖两个军,第52军关麟征,第81军王仲廉。共计五个师,第2师郑洞国、第25师张耀明、第4师陈大庆、第89师张雪中和第110师张轸。
  
  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名义上辖两个军,第30军田镇南、第42军冯安邦。
  
  但在山西娘子关保卫战后,42军所剩只一空番号而已。该集团军实际可参加战斗的部队只有三个师,第27师黄樵松、第30师张金照、第31师池峰城。
  
  汤恩伯是国民党中央军精锐,擅攻;孙连仲是西北军,擅守。
  
  于是,李宗仁安排孙连仲守台儿庄,而汤恩伯则退入了抱犊崮东南的山区,待机出击。
  
  1938年3月21日,李宗仁电报蒋介石、何应钦、徐永昌,关于颁发作战命令如下2点。
  
  1:临城、峄县、韩庄间之敌约步兵三联队、骑兵一联队、炮兵一联队、坦克车五六十辆,自14日以来在界河、滕县、南沙河及临枣各地与川邓集团(第22集团军)及王军作战。现分部南进,已达韩庄及峄县附近,其主力似尚在临城。
  
  2.第5战区战区以收复鲁中广大地域之目的,以一部在运河之线取攻势防御姿势,以主力由峄县东南方及东北方山地侧击南下之敌,聚歼于临枣支路与韩庄运河间地区。
  
  按照以上作战目的与计划,战区命令汤恩伯第二十军团集中主力于峄县东侧及枣庄东北方山地,击破峄县之敌,向临城、沙沟两地附近侧击,“压迫敌于微山湖东岸而歼灭之”。
  
  一部集结于台儿庄北方地区,准备协助对峄县及其西北地区之主力作战。
  
  李宗仁命令孙连仲第2集团军以一部在侯新闸以西运河南岸防御,待机渡河北进,主力控制于贾汪附近及荆山、茅村镇间。张自忠第59军在费县集结整顿后,乘虚向滕县南北地区与由南阳镇附近河之第3集团军部队呼应,截击南下或北退之敌,对泗水方面自行警戒。
  
  孙桐萱第3集团军应超越济宁南北地区,再向兖州、邹县间及界河、官桥间与张自忠第59军及临城以南之攻击部队呼应,袭击敌之侧背,并阻止敌增援或截敌归路。命令庞炳勋第三军团迅速扫荡汤头附近之敌,以一部向莒县方面追击,主力集结于汤头附近布防,对沂水、蒙阴方面自行警戒。
  
  3月18日,日军矶谷师团濑谷支队攻陷滕县后,当晚攻占临城,以一部沿津浦线南下,于20日攻占韩庄,企图直犯徐州,遭到布防于运河沿线的我第52军郑洞国第2师的阻击;另一部福荣大佐的第63联队沿临赵墩铁路于18日攻占枣庄,20日攻占峄县城,矛头直指台儿庄
  
  3月20日,日军矶谷师团借攻克滕县之威,在飞机的掩护下,集中4万人,配以坦克、大炮,向台儿庄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企图一举攻占徐州。
  
  3月23日,日军由枣庄南下,在台儿庄北侧的康庄、泥沟地区与守军警戒部队接战。为诱敌深入,第31师刘兰斋连长率骑兵连从台儿庄出发,向峄县方向搜索前进,91旅旅长乜子彬率183团跟进,在峄县城南20里康庄与日军遭遇。台儿庄地区战斗正式打响,中国军队马队为诱敌深入边打边撤;3月24日,日军逼近台儿庄开始向台儿庄地区大举进攻。
  
  日军在台儿庄北五里刘家湖村设有炮兵阵地,排列10门大炮,向台儿庄猛轰。91旅183团3营营长高鸿立率领士兵,每人一把大刀,8颗手榴弹,杀入敌人炮兵阵地,砍得敌人无法招架,弃炮而逃。
  
  3月24日,日军矶谷师团2000多人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开始向台儿庄大举进攻。
  
  坚守台儿庄北门的孙仲连186团1营在王震团长和姜常泰营长的指挥下顽强抵抗,并在城北门外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1营是新兵,几乎全牺牲在台儿庄北门,王震团长也亲自架起机枪向城外日军扫射。
  
  当晚,日军200人突破小北门,躲进小北门附近的泰山庙,王震团长亲率将士围攻泰山庙之敌,终将其消灭。24日起,日军反复向台儿庄猛攻,多次攻入庄内。守军第2集团军顽强抗击,与日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日军猛攻3天3夜,才冲进城内。
  
  3月24日,当台儿庄激战开始时,蒋介石即赴徐州视察督导,返回时留下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军政部次长林蔚,军令部第一厅厅长刘斐、高级参谋王鸿诏组成参谋团在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
  
  3月27日,当日军增兵鲁南,战事趋向激烈的时刻,蒋介石亲赴台儿庄南车站会见了池峰城,这使池惊喜有加。
  
  蒋拉着池的手说:你的长官说你是忠勇精干兼备之人,今天看来此言不虚。池答复:我师绝对战斗到底,与阵地共存亡,以报国家。
  
  3月27日,得到增援后的日军对台儿庄城发动第3次攻击。日军炮轰台儿庄围墙,北城墙被炸塌,小北门亦被毁,守卫小北门的181团3营官兵牺牲殆尽,300多日军突入城内,惨烈的巷战开始,城内中国守军同日寇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尽管日军占据了全庄的三分之二,但坚守在台儿庄南关一带的中国守军至死不退,死守阵地,目的是为了外线部队完成对日军的反包围,这是李宗仁早已制定好的作战计划,让作战部参谋长文衣谷亲自率领部分兵力死守台儿庄。
  
  二十四的岁的文衣谷得到近战肉搏日军的第一次机会,十二岁时他亲手杀过山匪,时隔十二年,他终于又拿起圆环大刀猛砍日军白刃战士兵。
  
  日军士兵都以为自己的拼刺刀技能远高于中国军人,但文衣谷不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军人,他是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复活,他是中国个人武力值最高的皇帝。
  
  高大魁梧的文衣谷一刀砍下,日军人马俱碎,他砍人上了头,追着十几名日军士兵在残垣瓦砾中乱砍,麾下的警卫员们怕参谋长有闪失,也跟随追杀日军。
  
  3月28日,日军攻入台儿庄西北角,谋取西门,企图切断中国守军第31师师部与庄内的联系。该师师长池峰城指挥,以强大炮火压制敌人,并组织数十名敢死队员,与敌肉搏格斗。汤恩伯军团关麟征第52军和王仲廉第85军在外线向枣庄、峄县日军侧背攻击。
  
  3月29日,日军濑谷支队再以兵力支援,并占领了台儿庄东半部。
  
  31日,国军守军将进入台儿庄地区的濑谷支队完全包围。这时,坂本支队由临沂转向台儿庄驰援,到达向城、爱曲地区,侧击中方第20军团。
  
  中方第20军团即命第52军和刚到的第75军围攻坂本支队。激战数日,给予日军以重创,使其救援濑谷支队的计划落空。
  
  矶谷师团濑谷支队见救援无望,决定以死相拼,一个个杀红了眼。国民党军队虽以5倍的兵力围攻,并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但难以将敌人消灭,战争一时呈胶着状态。
  
  4月3日,李宗仁下达总攻击令。
  
  第20军团汤恩伯部之第52军、第85军、第75军在台儿庄附近向敌展开猛烈攻势。日军拼力争夺,占领大部分街市。国军又展开街垒巷战,逐次反击,肃清敌人,夺回被日军占领的街市。
  
  台儿庄包围圈里的巷战完全变成近距离白刃肉搏战,双方士兵尸体堆积成一座座小山,尸臭熏天。
  
  1938年4月3日,台儿庄全庄三分之二已为敌有。我军仍据守南关一隅,死拼不退。日军电台宣称已将台儿庄全部占领。
  
  但台儿庄外围全是中国军队,李宗仁在狭窄巷战地域内外夹击日本孤军的战略意图基本实现,促使火炮飞机明显优势的日军无法发挥重型武器装备特长。内有白刃巷战,外有大军围歼。
  
  国军守卫台儿庄内街巷的第31师师长池峰城,部队损失殆尽,深觉如此死守下去,必至全军覆没。向孙连仲总司令请示,可否转移阵地,暂时退至运河南岸。孙连仲与李宗仁参谋长通电话请示,得到了参谋长严令死守,绝不许后撤的答复。
  
  于是,孙连仲直接电话李宗仁:“李长官,是否让池峰城部暂时撤退到运河南岸,已经战死殆尽!”
  
  李宗仁此刻心如铁石,对孙连仲说:“敌我在台儿庄已血战一周,胜利就在眼前,最终胜负取决于最后5分钟,不许后退半步,我将亲赴台儿庄前线,以身作则,宁死不退!”
  
  孙连仲知道了李宗仁态度坚决,便说:“我军绝对服从命令,战至最后一人为止。”
  
  孙连仲总司令挂断电话后,赶在台儿庄内亲自督战,向死守最后一点的池峰城师长说:“士兵打完了,你师长就去填,你填过了,我司令就去填,填完最后一人为止,绝不后退!”
  
  第二天黎明之后,汤恩伯军团在濑谷支队后出现,台儿庄内的矶谷师团陷入重围。
  
  4日,中国空军以27架飞机对台儿庄东北、西北日军阵地进行轰炸。当晚,日军濑谷支队力战不支,炸掉不易搬动的物资,向峄县溃逃。
  
  4月6日,李宗仁亲自赶到台儿庄东门附近,亲自指挥部队进行全线反击,为表示与广大中国士兵共存亡绝不后退的决心,骑马巡查的李宗仁命令警卫员抬着一口黑漆棺材在后跟随,如果当场战死,警卫员当场就把李的尸体装入棺材。
  
  4月7日凌晨1时,中国军队吹响了总攻的号角,以孙连仲第2集团军为主组成的左翼兵团和以汤恩伯第20军团为主组成的右翼兵团在台儿庄及其附近地区大举反攻。
  
  一直防守遭攻的孙连仲部,听到中方总攻号角,神情振奋,命令一下,杀声震天。双方便展开了巷战、肉搏战,一时间,台儿庄城内枪林弹雨,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第31师师长池峰城竟然奇迹般活下来了。
  
  日军头一次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如此顽强进攻,很快便溃不成军。台儿庄北面,枪炮声渐密,汤恩伯军团已向敌人开火。
  
  矶谷师团司令官矶谷廉介知道主力已陷入外围中国军队的包围圈,开始动摇,下令部队全线撤退。此时华北日军第10师团已成强弩之末,弹药汽油也用完,机动车多被击毁,全军丧魂落魄,狼狈逃窜。
  
  李宗仁命令部队猛追,敌兵遗尸遍野,各种辎重到处皆是,矶谷廉介本人率残部拼命突围。
  
  激战4天,国军重创日军濑谷支队、坂本支队,其余日军残部于4月7日向峄城、枣庄撤退。
  
  此至,1938年4月8日,台儿庄战役结束。
  
  29万中国军队对攻5万日军,中方伤亡5万,日方伤亡2万。
  
  中方虽然伤亡大于日方,但这是侵华日军一个2.5万人的师团第一次主动狼狈撤退逃跑,这是南京大屠杀刚过去4个月的一场及时大胜仗。
  
  从1894年甲午战争以来,中日交战,都是中国军队战败,都是中方主动撤退逃跑。从1840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对外御敌很少打胜仗,表现极其差劲。
  
  但这次,战死过万人的日军矶谷师团主动撤退逃跑,意味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无可争议打了胜仗。
  
  中国军队至1894甲午战争至1938年台儿庄战役,整整44年,第一次打跑日军过万人的部队。
  
  至此,台儿庄大捷诞生。
  
  谁说中国人不会打仗?
  
  谁说中国对外御敌很差劲?
  
  南京大屠杀刚过去4个月,战死过万人的日军矶谷师团在台儿庄被中国军队打得落荒逃跑,成功推翻世界对当今中国的质疑。
  
  李宗仁一战成名,享誉海内外,功高震主。
  
  美国加州的刘秀在报纸上惊喜发现:中国人还是会打仗,中国对外御敌也不差。
  
  南京大屠杀过后,准备回国抗日的刘秀暂时取消计划,就留在美国赚钱购买飞机捐送给中国抗日事业。
  
  武汉汉口的刘悟透第一次落泪:南京大屠杀后,中国还有救!
  
  这年4月10日,探亲回家的八路军战士一碗饭在牛角镇举行盛况空前的婚礼,正巧碰到台儿庄大捷。
  
  双喜临门,一碗饭的哥哥,淬火兵工厂的总经理一板凳在牛角镇集市大街上,大办180桌佳肴酒宴,免礼邀请各方来宾共同庆祝,武汉的刘悟透也赶回来参加。
  
  酒足饭饱喜笑颜开的乡亲们在热烈庆祝这罕见的双喜临门。
  
  整个牛角镇集市大街张灯结彩,敲锣打鼓,鞭炮礼花齐放,戏班唱戏,猴子耍杂技,武师表演南拳北腿。今天,牛角镇集市大街上所有店铺都贴满喜字剪纸,所有居民都歇业,学生放假,工厂停工,都在无忧无虑尽情享受这难得可贵的美好一天。
  
  洞房花烛夜后的第三天,一碗饭准备回到八路军115师的抗日前线。
  
  八路军战士都没有参加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温柔乡里的一碗饭深感愧疚,他盛大婚礼的幸福,是台儿庄浴血奋战死伤殆尽国军战士们给予的。
  
  作为一名中国军人,保家卫国是不可推卸的天职。
  
  国家!国家!没用国,那来的家?
  
  八路军115师要在陇海线正面阻击华北日军板垣师团,得到紧急通知的一碗饭要上前线去了。
  
  一碗饭的新娘子卓玛是牛角镇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貌美知性。
  
  新婚二人在瓦罐码头惜别。
  
  隽永芳华一相送,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朝朝暮暮的三日厮守,割舍不了的牵挂,肝肠寸断。
  
  风花雪月,关山寤寐,是人去楼空的惆怅,落笔纸墨,千丝万缕,寄情于字间。
  
  蝴蝶双飞,松涛轻语。
  
  魂牵梦绕,似水年华的忧伤,策马绝尘而去。
  
  在夕阳下的瓦罐码头,晚霞映红了哭河日落的地平线,杳无音信十一年,才回家探亲的一碗饭又登上帆船,又要离开赶赴抗日前线。
  
  十一年也太长!
  
  这一别,不知道又是多少年?
  
  母亲、哥哥、姑妈一袋米、姑丈刘悟透,都噙泪挥手送别。
  
  新娘子卓玛在哭,不是在瓦罐码头,而是在忠贞不渝的誓言里,独守一生的空房等待,直到他回来。
  
  或许,她要用一辈子去爱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