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站队
第233章 站队 (第2/2页)州郡设典农校尉,必然影响各豪强宗族在地方上的钱粮利益,不仅会使他们难以垄断土地,也很难再压榨佃户,要不然佃户会跑去承包地租稳定且更安全的军屯。
而且,若天下各郡皆有屯田都尉,各州皆有校尉,从此以后豪族们就很难再以粮税漕运等事制约天子了。
一旦普及,光靠军屯的粮租就足以维持雒阳用度,军队运粮入京,漕运也不敢阻碍。
再加上饥民有了去处,也就很难再掀起大规模民乱。
无法胁迫朝廷,便很难从天子手中抠出权柄。
豪族爱乱世,他们反对是必然的。
宗室全都赞同,不是因为宗室的道德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宗室大多都明白,汉室稳定天下安靖,宗室子弟才有好日子过。
掌兵之将可以等到最后左右逢源,所以军将们大多都骑墙观望。
但太监却必须站队,若是站在中间,那就两头不是人,会被两边一起弄死的。
“不是我要反对此事……而是长秋宫那位反对此事。此事只要对天子有利,对我等便有利,我又何尝不知?”
赵忠苦着脸哀叹道:“但我若附和此议,长秋宫定会取我性命!”
“那这下毒之事,恐是数事并起之果……”
张让也知道何皇后的性子真就难伺候,稍有忤逆就会杀人,比她那两个哥哥何进何苗的性子暴虐得多。
这次下毒,与朝议也有些关联,但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朝议。
主要还是为了皇子。
正说到此,张奉惊慌的跑到门外叫道:“父亲……”
“闭嘴……称常侍!”
张让转头看见儿子慌慌张张,很是不满:“何事惊惶如此?你不该来此!”
“啊……赵长秋……”
张奉不知道赵忠在此,支支吾吾不敢当着赵忠说话。
张让看出了自家儿子定是遇到大事了,走出门外拉过张奉低声问:“何事?”
张奉附耳低语:“陛下丹毒已深,无法挽回……恐时日不多,如之奈何?”
张让闻言猛的一颤,但脸上却并没表现出来。
挥手示意张奉先走,随后张让转身再度回到赵忠身前:“下毒之事,且速杀所有知情者……然后与我同去长秋宫为皇后掩藏此事。此事必须藏住,保住长秋宫便能保住你的性命……”
赵忠点头:“多谢张公!”
太监是必须站队的,若是皇帝出了状况,那立刻改投姻亲何皇后,就是最好的选择。
……
半个月后。
董太后身体好了些,已经能自主行动了。
下毒之事被推到了那个失踪的汤官头上,后宫太监们都说汤官曾因糕点不合太后口味被责罚,因此怀恨在心。
汤官的尸体说是在永乐宫井中被找到,但实际上……张让与赵忠是在皇后的长秋宫找到此人的。
刘宏得到张让回报后沉默了许久,什么话也没说,将此事揭过了。
只是从这之后,张让便不再随侍于西园,而是被刘宏以“太后需要得力之人照料”为由,派往了永乐宫。
而且,朝堂没有再议典农校尉之事。
黄门署中,原本与此事有关的文书材料都不见了,而尚书台不接受同一件事在短期内提交两次,刘虞竟无法再度提案。
刘宏本想自己重提此事,但想了很久后,却又放弃了,只是看着以前张让常待的地方叹气。
现在,那里被蹇硕取代,但蹇硕虽忠心不二,却终究不熟政务,也没有张让那么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