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哼!麹义?定教你有来无回!
第三百零四章 哼!麹义?定教你有来无回! (第2/2页)想着,他眸光望向城下搜寻着,如同在寻找着下一个猎物。
易京城下。
由于麹义的先登营,向来是魏军之中冲在最前面的先锋军,敢死队。
所以此时颜良正率第二波攻城军跟在其后,就等着麹义在城上打开局面,他再率众压上,夺取最大的功劳和胜利果实。
不用冒最大的风险,就能得最大的好处,这才是身为魏王心腹的待遇。
小小麹义,一介降臣,有了些功绩,就敢居功自傲,以为能和自己比肩。
最可笑的是,他还以为魏王每每将最困难最危险的先锋任务交给他,是多么信任他,重用他,觉得非他莫属呢。
颜良暗自嗤笑间,随时指挥着麾下大军,等待着如同以往一般的最佳上场时机。
然而这一次,似乎有哪里不一样?
【先登军怎么退下来了?
我军攻势怎么越来越弱?】
“不好!
麹义汝这碌碌之辈,枉称大名。
先登死士!
哪有死士不死于战前,仓皇而逃者?
乱我军心,贻误魏王大业!”
所幸他颜良乃河北四庭柱之首,武艺自矜:【当世无双】,只恨未有机会与天下名将一战。
否则什么温酒斩华雄的关羽,三合败关羽的纪灵,又岂是他一合之敌?
惊见麹义败阵,魏军势弱,颜良当即领兵压上,一声高呼,就要再夺城墙。
“河间颜良在此!
诸君休乱,随我攀城杀敌!”
说着他急命亲军高举【颜】字大旗,就要统合三军,杀上城墙。
原本魏军因麹义败逃而丧失的士气,在看见大将颜良出阵后,当即军心一振,就要随他杀敌。
然而颜良自报姓名,打出大旗的行为,不仅周围魏军看见了,城头上正在寻觅目标的严桐也就此锁定了他。
随着他故意让燕军放缓守势,颜良当即就感觉有自己接替麹义,魏军果然无往不利,很快杀至城下。
然而也就在他攀爬云梯爬了一半之时,忽闻敌阵之中,有传令士卒们齐呼之曰:
“将军有令,射此绣袍金甲者!
放箭!放箭!!放箭!!!”
颜良:“???”
他摸了摸自己的绣袍,看了看身上金甲,在他不可置信的抬眸中,无数箭雨倒映于他瞳孔。
燕军再一次放任其余人攻城,万箭锁他一人。
颜良只来得及骂了句娘,随即直接从半道的云梯上跳了下来,也顾不得摔伤了脚,一瘸一拐的也被亲军抬了回去。
严桐见状,再次指挥燕军,将趁着方才箭矢空挡,而杀上城头的魏军一一赶下城去。
魏军惊见颜良将军也败逃了,更无战心,越战越疲软。
于是消息传到第三波攻城军文丑处,文丑气的拍案而起。
“什么人?敢伤我颜良哥哥!”
当即号令三军,引兵杀来!
文丑:“吾乃河北上将文丑是也!
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严桐:“放箭!放箭!放箭!!!”
于是,被一众盾兵护住,抢下来的文丑,骂骂咧咧的也被抬回了后方。
魏军今日攻城,连番受挫,遂鸣金收兵。
袁绍大营。
魏王冷冷盯着众将,众将低头不敢仰视,鸦雀无声。
威如魏王,不发一言,而众将不能不答。
才处理了伤势的麹义,故作一副脸色惨白之相,拱手请罪。
“臣轻敌大意,以致身受重伤,不敌而退。
请王上责罚。”
袁绍本欲治他私自撤兵而退,影响军心之罪,可见他一副重伤的架势,也只得压下心头火气,作亲切关爱之态。
“麹卿亲冒矢石,为流矢所伤,以致此败。
此天意也,何罪之有?
当务之急,应以养伤为要。”
没办法,人都在前线力战重伤了,还不让人撤,他袁本初难道还逼着麾下战死不成?
真要是这般,恐失众将人心。
见麹义逃过一劫,本来摔的不重的颜良,忙一瘸一拐上前,请罪曰:
“麹将军撤军,以致军心沦丧,末将力战而不能止,令王上失望了。”
看他这副一瘸一拐,又把罪过甩给麹义的架势,袁绍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罢,谁让这是自己的爱将心腹呢?
“败局之中,欲挽狂澜。
汝已经尽力,又何罪之有?”
见颜良也逃过一劫,文丑本也想装作伤重之态。
无奈他上那会儿,自家这边也有经验了,急急举盾来护,所以也没受什么重伤。
又哪里想到还有眼下这关要过?
迎着袁绍的眸光,文丑拱手憋了半天,最后道了句:
“王上,此燕军无耻,丑一时大意了,没有防备。
容我戴罪立功,明日必破此城!”
这也是爱将心腹!
袁绍叹了口气,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不过今日之败,总得有人负责。
遂冷眼看向张郃、高览二人。
“诸将皆在前线死战,汝二人何故不前?”
张郃、高览:“.”
难道不是最近攻势进展顺利,他们都排在前面抢功,结果还没轮到我们上,就已经撤军了吗?
二人相视一眼,心道一声,“苦也!”,拱手上前。
“末将知罪!”
袁绍满意颔首,也并未过分为难,只道了句:
“罚俸半年,以记此过。”
随即,他忙闻计于群贤,曰:
“今日燕军之战法,诸公可有良策?”
沮授捻须而笑,“主公勿忧。
今我军势强而凌弱,何需着急?
彼既盯杀我大将,那便不派大将身先士卒即是。
接下来只号令士卒昼夜攻城,易京迟早可破。”
郭图冷笑,“此老成守旧之言!
迟早是多久?
今三十万大军北上,每日靡费粮草甚矣!
若无大将领兵攻坚,于城头打开局面,只遣士卒攀城消耗,又要攻多少时日?”
说着,他向袁绍献策:
“今,燕军所以辨明我军大将者!
曰:银盔红缨!
曰:绣袍金甲!
明日只需命一小将着绣袍金甲,戴银盔红缨,自称文丑,假作大将,以吸引燕军箭矢。
而请真正的文丑将军,着普通士卒衣甲,混迹于攻城大军之中。
只待敌军箭矢尽射那假的文丑大将,而不顾守城之时。
真正的文丑将军于暗中领军杀上城头,必可打开局面,一战破城!”
王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