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 > 第400章 补天的人不抬头

第400章 补天的人不抬头

第400章 补天的人不抬头 (第2/2页)

议题只有一个:解决今天最急迫的用水需求。
  
  决议必须在日落前达成,且只在当天有效,次日作废,由新的主持人重新商议。
  
  起初的三天,场面混乱不堪。
  
  主持议事的人或结结巴巴,或偏袒亲友,或被众人的唾沫星子淹没。
  
  但到了第四天,奇迹发生了。
  
  人们似乎厌倦了无休止的争吵,开始主动将议题聚焦在如何修复渠道、如何分时段取水这些最实际的问题上。
  
  一位昨日还与邻村对骂的老妇,今日成了主持人,她用最朴素的语言说道:“以前总等着上面发话,等着族长拍板。现在才晓得,家长里短的破事,我们自己也能掰扯清楚。”
  
  楚瑶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在她的《无言纪年》那本厚重的书册上,为西岭这片土地,新增了一条目:“权力最好的归宿,是让它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实践中,变得多余。”
  
  工地的中心,陈十三的铁匠铺日夜炉火不熄。
  
  他将自己那身曾跟随监察使南征北战的残破盔甲,连同那柄陪伴他半生的断刀,一同投入了熔炉。
  
  熊熊烈火中,那些象征着身份、战功与过往的铁器,化作一炉通红的铁水。
  
  他没有用它们来打造新的兵器,而是铸成了一批批造型古朴的农具——锄头没有铭文,镰刀没有徽记,犁铧上更没有代表家族的纹章。
  
  他将这些新铸的农具分发给陆续建好屋舍的各家,每到一户,只说一句:“工具不该记住主人,就像土地不会记住哪一滴汗是谁的。”
  
  林风也分到了一把无铭的铁铲。
  
  他握住铲柄,入手粗糙,却感到一种异样的平衡感。
  
  他下意识地挥动了几下,铲刃破开泥土的角度、重量的分布,分明是按照战场上长兵器的格斗手感改良而来,能让使用者在长时间劳作中最大程度地节省体力。
  
  他看向陈十三那只空荡荡的袖管,瞬间明白了。
  
  这也是一种战斗,不为攻破,而为建立。
  
  连接两岸断崖的大桥终于合龙的那一天,整个工地都沸腾了。
  
  孩子们最先冲上桥面,他们用石灰、泥巴和各种植物的汁液,在粗糙的桥墩上涂涂画画。
  
  有展翅的飞鸟,有咧嘴的笑脸,还有一个孩子画了一道歪歪斜斜的“×”符号,没人知道那代表什么。
  
  林风正在桥头修补一处松动的栏杆,一个小女孩举着一截不知从哪找来的红色蜡笔,跑到他跟前,仰着脸说:“叔叔,你也画一个吧?”
  
  他看着女孩清澈的眼睛,犹豫了片刻。
  
  他接过蜡笔,走到桥墩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蹲下身,极其迅速地刻下了一枚极小的脚印图案,随即抓起一把湿泥,不着痕迹地将其掩盖。
  
  整个过程不过一瞬,没人注意,更没人追问。
  
  桥下溪流潺潺,倒映着连绵的群山与洗净尘埃的蓝天,仿佛早已将这座新生之物,连同它承载的所有无名故事,一并接纳。
  
  当晚的庆功宴上,篝火燃得比任何时候都旺。
  
  人们围坐在一起,大口喝着米酒,放声谈笑。
  
  话题从今年的收成,说到明天的天气,再到谁家的孩子学会了走路,唯独没有任何人提起“是谁最先提议建这座桥的”,或是“谁的功劳最大”。
  
  林风独自坐在人群的最外缘,静静听着这些琐碎而温暖的言语。
  
  在某一刻,他忽然彻底明白了。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力量,他们不再需要一个“林风”来点燃火种,也不再需要一个英雄来引领方向。
  
  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他悄然起身离席,走向刚刚落成的大桥。
  
  月光如水银泻地,洒在宽阔的桥面上。
  
  他站在桥中央,看着桥下的流水静静带走飘落的枯叶,却又稳稳地托举起整座桥梁的重量。
  
  他望着远方沉睡的山峦,轻声对自己说:“原来,真正补天的人,从来不会抬头看天。”
  
  夜色渐深,万籁俱寂,唯有风声与水声相伴。
  
  这一夜,林风睡得格外安稳,没有梦魇,没有厮杀,只有泥土的芬芳与劳作后的疲惫。
  
  次日清晨,第一缕曦光刺破云层,给新生的西岭渡上了一层金边。
  
  林风醒得很早,他想去看看那座在晨光中苏醒的桥。
  
  他踏上桥面,每一步都感觉无比坚实。
  
  这不再是一座通往未知战场的桥,而是一条连接着新生与希望的路。
  
  他迎着朝阳,一步步走向桥的另一端,心中一片宁静,仿佛过去的种种,都已被昨夜的河水带走。
  
  他继续向前走着,清晨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桥面上的一切都带着几分朦胧。
  
  就在他走到桥心位置时,脚步却毫无征兆地停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