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石头不说谎
第402章 石头不说谎 (第1/2页)夜色如墨,将渡口的一切轮廓都融化在深沉的寂静里。
唯有江水拍岸的单调声响,像是这片土地古老而不知疲倦的心跳。
林风的身影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那座石塔前,月光惨白,恰好勾勒出他眼中难以置信的惊愕。
那座由孩童们游戏般筑起的石塔,竟在一日之间,凭空拔高了三尺有余。
他清晰地记得昨日黄昏离开时的模样,塔尖的石子堪堪及他胸口。
而现在,他需微微仰头才能看清。
渡口并无守卫,更不可能有人在深夜大兴土木。
他屏住呼吸,缓缓靠近,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并无任何施工留下的新痕。
他开始绕着石塔踱步,一圈,两圈,三圈。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
很快,他便看出了端倪。
这石塔的堆砌绝非随意为之。
从最底层的巨大磐石,到顶端的卵石,每一块石头都恰到好处地嵌在自己的位置上。
整体结构呈现出一种微妙的螺旋姿态,仿佛是某种无形的力量,在引导着石块依循着重量由大到小、由下至上地排列。
这不仅仅是堆砌,更像是一种遵循着某种天然算法的生长。
林风停下脚步,心中疑云更甚。
他伸出右手,指尖试探着向塔顶那块最小的石头触去。
就在触碰的瞬间,一阵极其细微的酥麻感从指尖传来,仿佛有无形的电流自石心深处蹿出,沿着他的经络一闪而逝。
他猛地缩回手,那感觉稍纵即逝,快得如同幻觉。
但这短暂的接触,却让他更加确信,这座塔隐藏着远超他想象的秘密。
次日,林风请来了柳如烟。
她一袭青衣,气质空灵,腰间悬着一枚古朴的铜铃,铃舌静止,仿佛亘古未响。
这便是她的奇物——“听世铃”,据说能聆听万物之声,辨析天地间的异常波动。
柳如烟并未急于动手,她先是如林风那般,静静地观察了石塔许久,目光中带着一种专业的审视。
最后,她取下听世铃,小心翼翼地将其平贴在塔基的一块巨石上。
林风凝神以待,准备迎接那可能惊天动地的铃响。
然而,一息,两息,十息过去,听世铃纹丝不动,寂静无声。
林风眉头紧锁,难道是自己的判断出了错?
就在他心生疑窦之际,柳如烟却突然蹲下身,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按在了塔基旁的地面上。
她的表情瞬间变得凝重。
“你看。”她轻声说。
林风顺着她的指引望去,只见以石塔为中心,湿润的泥土地上,正荡漾开一圈圈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环形波纹。
那波纹极其微弱,频率却稳定得可怕,像是投入石子的湖面,但源头并非外力,而是来自石塔的内部。
林...风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频率,这奇异的震动模式,他无比熟悉!
三年前,在血流成河的北境战场上,他为了标记一处陷阱,曾在雪地里用断剑划下了一个巨大的“×”符号。
当时他倾尽全力,将自己所有的意志与杀气都灌注其中,而那一瞬间,他感知到的天地间的能量脉动,就与眼前这波纹的频率一模一样!
“不是人在复制记忆……”柳如烟缓缓站起身,眼神中闪烁着顿悟的光芒,她看着林风震惊的脸,一字一句地说道,“是石头在共振。林风,你留下的那个标记,其意志强度恐怕远超你的想象。这渡口的某些矿石,或许在远古时期便烙印着某种特殊的铭文,它们像是一张白纸,能够被动地记录下足够强大的意志波动。而现在,它们正在与你过去的意志产生共鸣,并自发地重现某种结构。”
楚瑶这几日则在为另一件事烦心。
渡口的守夜人吴老倔年事已高,风湿腿在阴雨天疼得厉害。
楚瑶提议在村里找几个年轻人轮值,既能分担老人的辛苦,也让渡口的夜晚多一份保障。
“不行!”吴老倔的回答斩钉截铁,他坐在渡口的石阶上,抽着旱烟,烟雾缭绕着他那张沟壑纵横的脸,“这渡口的灯,一夜只能有一个人守。人多了,心就杂了,规矩就乱了。”
楚瑶知道老人的脾性,硬碰硬是行不通的。
她没有争辩,只是换了个话题,指着不远处那座日益高大的石塔,轻声问道:“吴伯,您守了渡口一辈子,最讲规矩。可您告诉我,这座塔,是谁定的规矩?为什么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这里添上一块石头?”
吴老倔浑浊的眼睛望向石塔,烟杆在唇边顿住了。
是啊,这塔来得莫名其妙,起初只是几个孩子的玩闹,不知从何时起,来往的行人都开始默默地往上添石头,仿佛在遵循一个不成文的约定。
这约定,谁定的?
这规矩,谁立的?
楚瑶见他沉默,便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老人的沉默持续了两天。
第三天夜里,当邻村一个叫阿水的青年提着一壶热酒来探望他时,吴老倔第一次没有将人赶走,而是指了指身旁的空位,沙哑着嗓子说:“坐吧,今晚的灯火,咱俩一起守。”
林风则选择用最笨拙也最直接的方式探寻真相。
他连续三个夜晚潜伏在渡口对面的山坡上,像一头耐心的孤狼,观察着石塔的一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