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雍正力排众议,改进八旗汉化制度!
第三百零二章 雍正力排众议,改进八旗汉化制度! (第2/2页)雍正则在这时,用一种很严厉的口吻教育着弘历。
“儿臣谨领圣训!”
弘历也就故作识趣的退回到班位。
雍正心里却是很满意的,因为弘历刚才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他自然不能因为对士权的忌惮就真的阻止八旗满人去汉化,去接受儒家教育。
无论如何,儒家教育更多的是利于皇权的加强的,也适合作为眼下大清王朝的官方思想的,真要彻底拒绝汉化,那也会威胁统治根基的。
同时,弘历的表现,也真的符合他对储君的所有预期。
于是,雍正下定了决心,在这时力排众议道:“所以,此事不必再议,尹泰、傅德必须一并斩首,请命者皆以朋党论!”
“嗻!”
议政王大臣们应了一声。
但在接下来,他们很快就发现,圆明园外,已跪了更多的八旗旗人,蔓延成片。
弘历和其他议政王大臣们都没有多言,皆各自回了自己的住处。
但到了正午,临时回京的弘皙突然来见了弘历。
弘历为此问道:“堂兄何事?”
“是十三叔来见我的,圆明园外,为尹泰他们求情的旗人更多了!不下千人,连尹继善也去了,表示愿意代自己阿玛领罪!”
“弘历,你还是应该也跟着去,毕竟你将来是很可能要登大位的!”
“皇父要铁腕治国,不顾旗人们的感受,但你得顾啊!”
弘皙很是焦急的对弘历说道。
弘历故作惊骇:“竟然这么多了。”
接着,弘历就对弘皙拱手作揖:“多谢堂兄告知,我这就去!”
“我与你一起去!”
弘皙这时跟着说了一句。
弘历故作愕然问道:“堂兄不怕惹怒汗阿玛吗?”
“相比于惹怒汗阿玛,我更在乎大清社稷,也更在乎能不能和你兄弟同心!”
弘皙很是郑重的说道。
弘历听后,暗想若是历史上的乾隆,在这个年纪,听了弘皙这样贴心的话,只怕要感动的不行。
但他不一样,知道了历史,所以只觉得弘皙的茶艺似乎跟自己有的一拼。
不过,弘历还是露出了一脸感动之色,笑了笑:“有堂兄在,我相信汗阿玛是愿意对尹泰他们网开一面的!”
于是,弘历就和弘皙来了圆明园外。
此时,圆明园外的确已经跪了许多八旗贵族出身的旗人。
这些旗人见弘历和弘皙来后,自然是兴奋不已,而各个面露激动之色,有的甚至还因此当场落泪。
“四爷来了!”
“有四爷在,我们就更有底了,主子想必也会因此更加愿意开恩的!”
“是啊,我大清还有希望!”
弘历看着这些一脸感动且仿佛忠心无比的请命者,只是笑着颔首,且主动从他们让出的空隙走到了前面去,与弘皙一起跪了下来。
弘历看了看圆明园的朱红色带金钉的正门,也看了看四周罗列的上三旗甲兵,随后才瞥了瞥身侧身后同跪在这里的请命者,心里也开始打鼓,心想这么多旗人来请命,雍正一个人还能坚持吗?
但让弘历更不安的是,随着他这位未来储君也还是不顾雍正的告诫来请命,许多朝官也因此放心大胆的来请命了,而表现出自己真正的立场。
甚至不多时,议政王大臣们都赶了来。
仿佛,真的只有雍正一个人在对抗所有的八旗贵族官僚。
这次,包括他最亲密的战友——十三、十六、十七这些人,乃至他的儿子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尹泰和傅德也在这一天,通过步军统领衙门内同情他们的八旗官员知道了这事。
“四爷,怡亲王、庄亲王、果亲王、理亲王还有诸位阁老、尚书,都来为两位先生求情了!”
“主子这次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行激烈之事的!”
这八旗官员说后就因为表示自己也要去请命,便离开了步军统领衙门。
而尹泰和傅德也就在送了这人离开后,就相视一笑,而笑容中透露者得意和从容。
为此,傅德先开口道:“早该有这一幕了,我大清君主即便不能与天下所有士人共治天下,也当与旗人中的士林君子共治才合乎圣人之道!”
“是呀,四爷总算选择了站在我们这边,愿意为我满人更加王化而争!”
“这么多王公大臣和八旗儒士为我们说话,主子想来不至于还要宽恕我们!”
“而我们虽经此一劫,但将来当能看见一个更加崇儒重礼的治世!”
尹泰附和起来,且也似乎笃定了自己不会死,而畅想起未来。
傅德则也在这时问道:“对了,徐氏,你打算怎么处理?”
“此乃主子任性乱礼之举!我们做奴才的,还能怎么着?只能为主子消弭再任性的隐患。”
尹泰笑了笑。
“我已嘱咐拙荆,趁其得病时,让其离世,省得主子继续任性乱礼!”
接着,尹泰又低声道。
傅德颔首:“此乃高明之举,让徐氏多病,神不知鬼不觉,会少很多麻烦,还能让令郎提前丁忧,免受新政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