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宋府解封,天下举人归京
第140章 宋府解封,天下举人归京 (第1/2页)宋府,一家人还是那样,待在大堂里面,老老实实的啥也不做。
毕竟宋靖都已经吩咐过了,在他出来之前,不能闹任何的幺蛾子。
如今,宋时安已经立了这样的天功,等结算就够了。
“父亲,大概还有多久才能出来啊?”宋沁有些疲惫的问道。
“大理寺断案的流程要走完,是需要些时日的。”宋策回答道,“尤其是这种大案,不可能那么简单的。”
“那不是快到科考了吗?”宋沁问,“不能在这之前,把咱们都放出来吗?”
“科考的报名,截止早就过了。”宋策道。
“那策儿你这次岂不是考不了了?”崔夫人说到这里,感到十分的可惜,还有一些焦急。
毕竟之前乡试没有发挥好,连亚元都没有中,宋策一直都很失落。
过后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中进士。
虽说在宋时安去朔风没多久,宋氏一家都落网了,根本没有什么时间复习,可他一直以赶超父亲为目标……
然而就当众人都以为他会很难过时,宋策语气没有任何波澜的说道:“一次科考而已,相比起家族的安危,什么都算不上。”
一下子,变得好成熟了。
这孩子,才十六岁啊……
“我以前觉得你挺呆呆的,现在看来,颇有男子气概啊。”宋沁也少有的称赞道。
“没礼貌,不许这样说兄长。”崔夫人教训说。
“什么兄长,就比我早出来那么一会儿……”宋沁小声的嘀咕。
“那你今年也十六岁了啊。”
崔夫人突然的反应过来些什么,一下子看向了连忙缩着头的宋沁:“真是,又大了一岁,得赶紧把你嫁人了。”
在进去之前,宋沁是十五岁,其实也该婚配了。
谁曾想,全家突然就都落网,又足足拖了大半年,硬生生的到了十六岁。
成为了高龄待嫁少女。
“母亲想好了把沁妹嫁给谁吗?”
听到这个,宋策少有的产生了一些好奇。
“平时默不作声的,怎么这种话题就积极了?”宋沁不爽的揶揄道。
而这些天的近距离相处后,江氏也发现了,这里除了崔夫人以外,两个孩子都是好的。
宋策之前嫁出去的两个姐姐,是有点趾高气昂。
可这对龙凤胎,和善得多。
尤其是宋策,一直都很有家庭观念。
所以聊到妹妹嫁人,与其说是八卦,倒不如说是一种关心。
“等出去了,沁儿能嫁侯门。”江氏笑着道。
沁儿这两个字一出。
明显的,众人都有点不适应。
这可不是普通的小妈,这是婢女出身,地位极其卑贱的妾,以前绝对不敢这样叫嫡女……
但她儿子要回来了呀。
母凭子贵了呀。
崔夫人本能的想要厌弃,但也是意识过来,现在的她得罪不起,因此就没有说什么,并且嘴角还不争气的挤出了微笑。
不说别的,她没有记恨就好!
况且,如若真的能嫁到侯门,那简直是贵上加贵!
自己娘家崔氏,可是京都五望之一,因为没有从龙和加盟之功,都没出过侯爷,哪怕那种不能够世袭的乡侯,一个也没有。
“啊这……”宋沁想了想后,道,“那不就是那些勋贵家的儿子吗?”
“怎的,你瞧不上?”崔夫人问。
“也没有,就是那些武将都……”宋沁在纠结到词穷后,说出了那个朴素的字眼,“不好看呀。”
钦州勋贵就是现在大虞最顶的世家。
但钦州那个地方,民风彪悍,再加上素来疾苦,那些跟随高祖打仗的,里面只有部分是小世家,比如赵湘的祖上,那是和高祖一起声色犬马,勾栏听曲的好兄弟。
剩下的,除了几家是小地主,多数都是能够号召起几百乡勇的当地皮鞋,沾点黑手性质。
几位钦州的公子哥,几个小地主家的富哥,一些黑手,拉起的万余兵卒,便成了高祖的家底。
就这万余钦州人,南征北战,打下了大虞江山的基础。
在古代,做官的重要标准之一,那是好看。
但为将不是。
黑手更不会好看。
而且勋贵之间,还为了巩固基本盘,互相联姻,导致外貌基因很难得到改良……
在京都,谈得上的帅哥,就没有几个是勋贵。
基本上都是文官世家子。
“你这孩子,怎么如此肤浅呢?”崔夫人批评道。
“我就一说啊。”宋沁不满的抱怨,“而且,也不是我能够选的。”
“既然要漂亮,还要是侯门……”
宋策在思索后,抬起了头:“那只有孙司徒家啊。”
“………”
嫡公子天然呆的把这句话说出来后,全场沉默。
良久,良久。
“不是孙司徒,我们可能早出去了。”宋沁白了一眼。
“也是。”
宋策知道,现在两家的矛盾,是不可能联姻的。
而区区联姻,也解决不了矛盾。
除非宋时安娶孙瑾婳,宋沁嫁孙谦,彻底握手言和。
那天下,就太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