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27章 驳斥群臣!朱高炽战群儒!

第427章 驳斥群臣!朱高炽战群儒!

第427章 驳斥群臣!朱高炽战群儒! (第1/2页)

殿内鸦雀无声。
  
  朱高炽直接列出了数据说话。詹徽口称岭北是无底洞,粗看之下似乎真的如此——每年运粮损耗、驻军军饷、筑城开销,加起来确实是笔不小的数目。
  
  然而大明一旦建设岭北成功,那带来的收益简直大到无法想象。
  
  至少从此以后,草原蛮夷再无南下劫掠的根基,大同、宣府等边镇再不用常年枕戈待旦。
  
  朝廷可以节省下的边防军费,光是九边每年三百万两的常规军饷,就能削减近半;那些为防备袭扰而征调的民夫、修缮的边墙,省下的人力物力更是难以计数。
  
  更不用说,岭北榷场一旦兴旺,每年的商税、关税保守估计便有五十万两,草原的战马通过贸易源源不断输入,能让大明骑兵的规模扩大三成,再不用为马政发愁;而中原的茶叶、布匹销往漠北,又能反过来牵制蒙古部落,让他们在经济上依赖大明,这比单纯的军事威慑更有效。
  
  这笔账算下来,经营岭北哪里是填无底洞?
  
  分明是笔一本万利的长远投资——前期投入的银子,三五年便能靠节省的军费和新增的税收回本,往后年年都是净收益,更别提战略防线推进到漠北中心后,为大明带来的百年安稳了。
  
  詹徽脸色一僵,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袖角,不甘心地强辩道:“胖殿下此言差矣!长城乃天险,历代皆以之为屏障,只需逐年加固,增设烽燧,再派驻精锐边军,足以御敌于塞外,何必舍近求远,去经营那苦寒的岭北?”
  
  “加固长城?”朱高炽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提高几分,响彻大殿,“詹大人怕是忘了,前年宣府长城段崩塌三十丈,光修缮就耗银八万两;今年大同镇又报,长城沿线烽燧有半数年久失修,需银五万两翻新。长城万里,处处需守,处处需修,每年光是修缮费用便是五十万两,派驻的边军更是近百万两计,这还不算遇袭后的粮草损耗、兵丁抚恤!”
  
  他目光锐利地盯着詹徽:“可蒙古人来去如风,骑着战马在草原上飘忽不定,长城再长,总有缺口可寻——洪武八年,他们从独石口突入,劫掠延庆;去年又绕开重兵把守的居庸关,袭扰蔚州,难道这些詹大人都忘了?若以岭北为屏障,在克鲁伦河、鄂尔浑河筑城驻军,将战场设在草原腹地,他们的牛羊、牧场都在眼皮底下,敢南下劫掠,便端了他们的老巢,如此一来,他们还敢轻易南下吗?”
  
  “这笔账,难道詹大人不会算?”朱高炽步步紧逼,“经营岭北,前期筑城、屯田需银百万两,可一旦站稳脚跟,每年节省的长城修缮费、边军军费便有七八十万两,更别提岭北的战马、皮毛,将来通过商路运抵中原,关税、商税一年至少二十万两。七十万加二十万,便是九十万两,用不了两年,便能收回前期投入,这难道是无底洞?倒是詹大人只盯着眼前的修缮费,却看不到长远的节流与收益,莫非是账本只记到今年?”
  
  一番话掷地有声,像重锤砸在詹徽心上。
  
  他被问得张口结舌,喉结上下滚动,却吐不出半个字来——朱高炽算的每一笔账都明明白白,长城的年费、边军的开销、蒙古袭扰的损失,桩桩件件都有凭据,偏他先前只盯着岭北的投入,压根没算过这笔长远的节流账。
  
  陡然间,詹徽满脸涨红,从脸颊一直蔓延到耳根,连脖颈都泛起赤色。
  
  他支支吾吾地想要反驳,手指在账册上胡乱点着,仿佛想从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里找出破绽,可脑子里乱糟糟的,先前准备好的说辞全被冲散,半天挤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手里那本他本想用来佐证“岭北耗财”的账册,此刻仿佛有千斤重,压得他手指发颤。
  
  殿内群臣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有惊讶,有嘲讽,更有几分看好戏的意味,让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自己掌管吏部,自诩精于算计,竟被一个半大的皇孙用账本堵得哑口无言,这脸算是丢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