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尊南贬北
第三十一章尊南贬北 (第2/2页)最后获胜的冠军将获得由长公主提供的五千两白银和一卷孤本古籍作为奖励。
而后一直到第十名也都各有不等的奖励。
当然,大多数贡生参加这场诗会都是为了扬名,好在中旬的殿试上给自己争夺前三甲做铺垫。
奖励什么的都只是添头罢了。
司仪宣布完规则后,贡生们当即便都伏笔做起了诗,一柱用来计时的香也被缓缓点燃。
此时围观的众人也都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今日诗会的头名定然是齐公子的了,你们猜猜谁会是第二名和第三名?”
“要我说,这排第二的肯定是来自淮州的魏无语魏公子!
魏公子可是本场除了齐不凡齐公子外名气最大的人,其更是出身江南第一书院东木书院,自小便文采斐然是妥妥的神童代表!”
“我觉得是辽北郡的陈世杰陈公子,虽然辽北郡文风不盛,但是陈公子可是有着北方第一才子之名,才名盖压整个北方数郡,那定然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我觉得是……”
后方围观群众议论纷纷,四名大儒此时也在低声议论着。
文墨轩对一身黑衫的柳博文道:
“柳兄,你以为这第二名当是何人?”
柳博文闻言略做思考后答道:“在我看来,这第二名应当便是魏无语了。”
“哦?此话何解?”
一旁的吴宣好奇问道。
柳博文解释道:“那陈世杰虽然文采力压北方诸郡,但是我大魏文风最盛的依然是江南,北方终究是武风更甚一些,虽然这些年来北方文风渐起,但南北底蕴差别太大,北方学子的学问还是差南方太多了。
若不是太祖实行南北分榜取士,这科举名次定然全被我南方士子占尽,故而我觉得若论诗才,陈世杰定然是不如魏无语的。
北方要想赶上南方的底蕴,还差的太远了。”
这般说着柳博文微微摇了摇头。
文墨轩、吴宣以及孙书翰三人闻言也是认同的点了点头,这是开国之初就存在的文风差异,实在难以平衡。
至于他们为什么不讨论第一名的归属,那是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已经认定,这第一名定然是属于齐不凡的。
根本没有人有异议。
听着这些议论,赵元从无语的撇了撇嘴,这些大儒话里对北方士子的看低他如何听不出来。
可是他们也不想想,人北方世代面临边患,不管是西北草原上的狼蛮,还是辽东郡外的女金人,那都是时不时就往边境侵略的主。
北方之人为了防范这些蛮夷的侵略,哪有那么多心思去读书?
可要是北方人不去防范阻挡这些北方不断侵略的蛮夷,南边的这些文人又怎能有安稳的环境读书?
南边的这些文人既享受着北方人用命帮他们守住的安宁,又鄙夷不屑贬低着北方文风不盛。
这种做派,着实让赵元从觉得不耻!
“呸!简直就是白眼狼”
赵元从不屑的暗暗呸了一口,满脸鄙夷的看着这几个白眼狼。
就这?还大儒呢?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