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苍月大陆之五国争霸 > 第三十九章南诏风云(一)

第三十九章南诏风云(一)

第三十九章南诏风云(一) (第2/2页)

马帮重新出发时,阿蛮忽然指着远处的山峦惊呼:“苍山!我们看见苍山了!”
  
  玉螺抬头望去,只见云雾缭绕的点苍山顶,皑皑白雪正反射着落日余晖,像极了长安宫城里那轮永远清辉遍洒的明月。腰间的双鱼符在颠簸中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仿佛在应和着山风里传来的、汉地与南诏交融的歌谣。
  
  赵玉螺的马车驶入羊苴咩城时,南诏的雨季刚过。城墙根的青苔吸足了水分,在赭红色的夯土上洇出大片深绿,像极了她临行前母亲在她裙裾上绣的洱海波纹。
  
  “公主快看,崇圣寺的金顶!”阿蛮掀开轿帘,三塔的鎏金宝顶在夕阳下泛着熔金般的光泽,塔基下的广场上,穿麻布短打的白族匠人正往石碑上錾刻着什么。玉螺记得出发前,那里还是片堆放大理石料的空地。
  
  马车穿过五华楼时,她听见檐角的铜铃换了新声。往年用的是吐蕃样式的扁铃,如今挂着的却是唐人喜爱的球形铃,风过时叮叮咚咚,竟有几分长安朱雀大街的韵味。
  
  太和殿的朝会比想象中更压抑。异牟寻王坐在嵌着翡翠的宝座上,腰间玉带的扣环是去年唐朝所赐,玉质温润,却衬得他眼下的青黑愈发浓重。玉螺刚跪下,就听见清平官段宗榜的冷哼:“公主带回的长安明月,怕是照不亮我们南诏的苍山雪吧?”
  
  段宗榜的甲胄上还留着征吐蕃时的刀痕,他手里把玩着枚吐蕃狼头符牌,那是三年前在神川铁桥战役中缴获的战利品。“唐人许的和亲,不过是想让我们当挡箭牌。”他将符牌重重拍在案几上,青铜狼眼在殿柱投下的阴影里闪着凶光,“当年阁逻凤王破姚州,杀了多少唐人?如今他们真能忘了血仇?”
  
  玉螺解开随身的锦囊,将那半面铜镜放在金砖地面上。镜面反射的夕阳穿过殿门,在壁画上投下晃动的光斑——那幅《南诏图传》刚由画工补全,其中“祭铁柱”的场景里,汉人的袍服与南诏的披毡正交错在一起。
  
  “唐皇说,待明年春汛,便将另一半铜镜送来。”她指尖抚过镜背的朱雀纹,“他还赐了三百匹蜀锦,说要给我南诏织工做新样。”
  
  郑回忽然咳嗽起来,他的紫袍袖口磨出了毛边,手里的象牙笏板却握得笔直。“段将军忘了?去年吐蕃赞普遣使来,要我们献上金沙江以东的盐井时,是谁派快马往成都送的急信?”老臣的声音带着中气不足的沙哑,却让殿内的争论声陡然停了,“公主带回的不仅是铜镜,是让我们南诏能在唐蕃之间站稳脚跟的余地。”
  
  异牟寻王忽然起身,腰间的玉带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他走到玉螺面前,拾起那半面铜镜:“还记得你五岁时,在点苍山采的那株雪莲吗?”国王的指腹划过镜缘的缺口,“当时你说,雪莲要在雪线以上才开花,离了高寒,就成了枯草。”
  
  玉螺望着父亲鬓角新添的白发,想起长安大明宫的地砖缝里,竟也钻出几株南诏常见的马齿苋。那些被风吹到异乡的种子,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扎根。
  
  深夜的五华楼透着松木的清香。玉螺刚将长安带回的《金刚经》放入经橱,就听见窗棂被轻叩三声——那是她与郑回约定的暗号,用的是唐人“三急”的典故,还是当年郑回教她读《论语》时定的。
  
  老臣裹着件半旧的氆氇进来,袍角沾着些草屑。“公主可知,段宗榜的侄子段义宗,昨日在澜沧江边接了个吐蕃人?”他将一卷桦树皮纸摊在案上,上面的藏文用松烟写就,墨迹还带着潮气,“他们想让我们在金沙江南岸重新修筑神川铁桥,作为交换,吐蕃愿出兵助我们夺回被唐朝占据的安宁城。”
  
  玉螺指尖划过纸页边缘,那里还留着马奶酒的酸气。她想起在长安时,李安宁公主带她去西市,看见吐蕃商人用砂金换蜀锦,他们腰间的弯刀鞘上,镶嵌的绿松石与南诏贵族用的并无二致。
  
  “阿耶怎么说?”
  
  “王上把自己关在观音堂三天了。”郑回往青瓷碗里倒了些苍山雪茶,茶汤里飘着细小的雪沫,“他让我来问公主,长安的城墙,真的比我们南诏的夯土墙更坚固吗?”
  
  玉螺忽然想起穿过长安西市时,看见个南诏打扮的少女在卖扎染布。那姑娘说她阿爹是十年前随唐军来的,现在家里既供着本主神像,也摆着唐人牌位。“郑公,”她望着窗外飘落的木棉花,“我在青溪关见过个混血孩童,他既能说南诏话唱吐蕃歌,还会写汉人的五言诗。”
  
  老臣的茶盏顿在案上,茶水溅在桦树皮纸上,晕开一片深色。“公主是说……”
  
  “墙再高,挡不住风。”玉螺将那卷藏文密信凑近烛火,火苗舔舐着粗糙的纸页,“就像金沙江的水,既能载吐蕃的皮筏,也能行唐人的商船。”
  
  火光里,她仿佛看见去年苍山会盟时,崔佐时与异牟寻手拉手踏过火把圈,他们的靴底同时沾染上南诏的红土与唐朝的香灰。
  
  三月的绕三灵大典比往年热闹。玉螺穿着母亲传下来的百褶裙,裙摆上绣的“蝴蝶泉”图案经过多次浆洗,颜色已有些发旧。阿蛮捧着装有三公主神像的漆盒,盒盖上的金箔被香火熏得发黑,却仍能看出是唐朝工匠的錾刻手艺。
  
  队伍行至喜洲时,遇见支马帮。领头的马锅头是个丽江纳西人,看见玉螺的金翅鸟冠,忽然翻身下马,从鞍袋里掏出块吐蕃银锁:“这是去年在盐源城捡的,上面刻着的六字真言,倒和崇圣寺的梵文碑有些像。”
  
  银锁的链环上还缠着根红绳,玉螺认出那是大理白族姑娘常用来系绣球的,绳结的打法却带着吐蕃的特点。“听说吐蕃赞普的妹妹,去年派人来求亲?”马锅头往嘴里塞着乳扇,油脂在他嘴角亮晶晶的,“要我说,和亲也好,打仗也罢,只要让我们马帮能安稳走茶马道就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