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加油呀许成军
第五十五章 加油呀许成军 (第1/2页)女孩也看向他,眼里带着歉意。
声音温润,尾音轻得像羽毛拂过心尖。
“能麻烦帮我拿一下书架最上面的那本书么?”
这声音?
有点耳熟。
楼梯间未听个真切的《无锡景》突然在耳畔回响,“天下第二泉呀,惠山脚底下……”
那未唱完的婉转调子,与眼前的声线别无二致。
他下意识地开口,声音里还带着几分沉浸在论文里的怔忡:“你是……昨天在西楼梯旁边屋子里唱《无锡景》的女生?”
说完到是有点后悔,
来到这个年代,日子虽然过得虽然清贫,但是乐得其所,
颇有几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心”的境遇,人也跟着少了几分谨慎和圆滑。
《无锡景》虽是民乐,但是女孩唱出来免不得有人会说闲话。
碰到些爱“举报”、爱说闲话的,一句靡靡之音是跑不了的,
要知道,
《金陵十三钗》里的《秦淮景》就是这首无锡小调重填的词。
当然,两者的性质不一样就是了。
姑娘寻书的动作顿住,缓缓转过身来。
午后的阳光恰好漫过她的发梢,在鹅蛋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杏眼先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漾开浅浅笑意,唇角梨涡轻现,到是大大方方地道:“是我呢。原以为那时屋里没人,倒被你听去了。”
大大方方,也没什么遮掩。
带着点这年代少见的自信和大气。
她向前走了两步,布包带在肩头轻轻晃动,露出袖口绣着的细小兰草。
“我叫苏曼舒,苏州的苏,‘曼睩凝波’的曼,‘云舒霞卷’的舒。”
“在经济系,开学读大三。”
话音落时,
她伸出手,指尖纤长,指甲透着健康的粉润,“同学你呢?看着面生,不常来资料室吧?”
指尖相触的刹那,微凉的触感像雪落在掌心。
女生几句话带过了唱曲的事,
大方又利落的转移了话题。
许成军也干脆利落地起身回握:“许成军,安徽来的,后天要来参加中文系面试。”
“许成军?”
苏曼舒的眼睛倏地亮了,杏眼弯成月牙,“写《向光而行》的许成军么!”
许成军够下她指的书,是本泛黄的《沧浪诗话》。
望着女生,笑道:“应该是我。当时写给青年专栏,原本是想给同龄人添点劲,倒没想到会传到复旦来。”
“连我自己都很意外。”
“可不止添劲儿呢。”苏曼舒合上书,歪头看他,“我读‘所有鲜花会相继盛开’时,总觉得眼前真有千万花盏在风里次第绽开,这可不是寻常笔力能写就的。”
“给别人鼓劲鼓早了。”
许成军笑着指了指桌上的稿纸,“现在该给自己鼓劲,为面试准备了篇论文,正愁参考文献不全。”
苏曼舒走近了几步,低头看了眼稿纸。
《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化——从“文以载道”到现实主义的本土路径》
大标题列在一沓稿纸的第一页。
她轻轻读出声,眼眸里带着几分讶异,
虽然是经济系的,但是家学渊源,对中文系当前的学术焦点到是有些了解。
甚至可能不止于了解。
这可不像一个知青能写的论文,即使是写了《向光而行》的知青。
不是对知青有意见,
事实上,工农兵学员的学业水平确实是不如高考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