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 > 江城穿越之旧书箱里的故事

江城穿越之旧书箱里的故事

江城穿越之旧书箱里的故事 (第1/2页)

一、晨光中的房源表
  
  清晨六点五十分,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动,像只不安分的甲虫。是刘阿姨的语音,乡音裹着晨露的湿意:“小周啊,昨天那套一楼房,老头子说光线暗,今天再找三套亮堂的,最好带个小院子。“
  
  我盯着天花板的裂缝叹气,指尖敲出“好的刘阿姨“。这是她本月第六次换需求,从“离菜市场近“到“邻居是本地人“,再到“必须带小院“,我的房源记录本写得像本厚厚的地方志,每一页都藏着琐碎的期盼。
  
  穿衬衫时,领口蹭到昨天夹在文件夹里的房源表,纸边毛刺刮得脖子发痒。那是陪张总签合同时夹进去的,他太太非要加条“阳台禁止晾晒内衣“,我和法务争了半小时,补充条款写得密密麻麻,像篇微型小说。当时望着窗外“墨香书斋“的招牌,心里直羡慕——开书店多好,不用应付这些无理要求,每天和书打交道,清静又体面。
  
  “墨香书斋“藏在老巷深处,木质招牌漆掉了大半,却透着股时光的韵味。老板是戴圆框眼镜的老先生,总穿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坐在藤椅上翻书,阳光透过雕花木窗落在他身上,像幅泛黄的老照片。有次路过,听见他对顾客说:“这本《围城》是修订版,多了三页注释。“语气平缓得像流水,哪像我,整天挂在嘴边的是“您看这采光真无可挑剔“。
  
  地铁里被挤成罐头里的沙丁鱼,公文包压得肩膀生疼。旁边背帆布包的学生捧着《百年孤独》,书页卷了角,却看得入神。刷工作群时,林姐发消息:“刘阿姨侄子做装修,她可能想砍价,留意着。“下面跟着小张的回复:“收到林姐,这就查市场价。“
  
  到店时,小张正对着电脑啃包子,键盘沾着醋渍。“周哥,临江苑业主又涨价了。“他把包子馅蹭到房源表上,“租房的大学生最多出两千,业主非要两千二。“看他急红的眼眶,突然想起刚入行的自己,为五十块中介费和业主争到脸红脖子粗。
  
  老吴端着搪瓷杯走过,看见我手里的需求表直摇头:“这老太太不好伺候,上次说窗帘颜色不吉利,非要房东换了才肯签。“他呷口茶,“不过开书店也不易,昨天修书架,见'墨香书斋'的老先生偷偷抹泪,进的新书被雨淋湿了。“
  
  才想起上周暴雨,书店门口堆着塑料布盖的箱子,当时以为是畅销书,原来里面藏着这样的心疼。
  
  上午带刘阿姨看了三套带院的房,她全程拄着拐杖敲地面。“院子太小,老头子的花摆不下。“拐杖指着墙角,“墙皮掉得厉害,住着不踏实。“我蹲下来看,不过是正常老化,却被她说得像危房。
  
  刘阿姨的老头子跟在后面,临走时突然对我笑:“小伙子,辛苦你了,老太婆就是事儿多。“他的笑容里藏着歉意,像老巷深处的微光。
  
  回店路上,林小满发消息:“新烤的蔓越莓饼干出炉了,下班来拿。“后面加了个笑脸,“昨天见你脸色不好,吃点甜的提神。“字里行间的温度,像刚出炉的面包。
  
  路过“墨香书斋“,老先生正在门口晒书,泛黄的书页摊开,像一群晒太阳的蝴蝶。他看见我,挥挥手:“小周,进来喝杯茶?“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
  
  书店里弥漫着旧书味,混着点檀香,像时光的味道。老先生泡了杯绿茶,茶叶在玻璃杯里慢慢舒展。“看你愁眉苦脸的,遇到难缠客户了?“他指着《菜根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年轻人,别太较真。“
  
  我望着书架上整齐的书,突然觉得它们像安静的朋友,不会挑剔你,不会提要求,只要你愿意读,就愿意陪你。
  
  中午吃盒饭时,小张凑过来:“周哥,大学生愿意加五十,业主还是不同意。“他把肉夹给我,“我妈说吃亏是福,可这五十块对他也是钱啊。“老吴走过叹气:“都是为了生活,谁也不容易。“
  
  下午带刚毕业的女孩看合租公寓,她背着巨大的行李箱,装着全部家当。“想找离公司近的,通勤不超过半小时。“眼睛里闪着对未来的憧憬,像刚拆封的新书。
  
  看她小心翼翼问“能不能月付“,突然想起自己刚毕业时,住隔断间,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窖。那时候最羡慕的,就是能在窗明几净的地方工作,比如这家“墨香书斋“。
  
  五点半,王总监叫我进办公室,业绩考核表上,我的名字后面画了个问号。“小周,刘阿姨这单黄了,绩效奖金就悬了。“他指着窗外老巷,“你看那家书店,看着清静,其实天天愁客源,做生意都不容易。“
  
  走出办公室,见小张给大学生打电话,语气软得像棉花:“同学,我再跟业主说说,你别急。“阳光照在他身上,像镀了层金边。
  
  下班路过“墨香书斋“,老先生正关店门,手里捧着《三国演义》,看得入神。我站在门口看了会儿,他翻书的动作很慢,指尖在书页上轻轻摩挲,像抚摸老朋友的手。突然觉得这样的生活真好,不用应付谁的坏脾气,只用和书打交道。
  
  二、书架间的时光
  
  回到家已近八点,从冰箱拿出昨天的蛋炒饭,微波炉转了两分钟,香味混着焦味飘出来,像我此刻的心情。吃着炒饭,想起老先生翻书的样子,想起书架上整齐的书,想起书店里安静的时光。如果能换种生活,每天整理书架,和读者聊聊天,不用对着刘阿姨的拐杖赔笑,该多好。
  
  这念头刚冒出来,后颈突然发麻,像小蚂蚁顺着脊椎爬——和前几次穿越时一模一样。以为是累了,想翻身,身体却动弹不得,眼皮越来越沉。
  
  再睁眼时,鼻尖萦绕着旧书味,混着檀香,像走进了时光隧道。低头一看,自己坐在藤椅上,穿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袖口磨出毛边,手里捧着《三国演义》,书页边缘卷了角,像展翅的蝴蝶。
  
  更惊的是抬手——这双手布满老年斑,指关节有些变形,翻书时却异常灵活,绝不是我那双握鼠标、指节突出的手。书架上的书摆得整齐,分类标签用毛笔字写着,墨迹有些褪色。
  
  “陈老先生,这本《红楼梦》还有新的吗?“穿校服的小姑娘站在书架前,手里捧着本封面破损的书。我张了张嘴,喉咙干得像砂纸,却发出苍老的声音:“没了,这是最后一本,不介意的话,我给你包上书皮。“
  
  小姑娘笑着点头,我起身拿牛皮纸,却差点被藤椅绊倒。这具身体的膝盖不好,走路有点打弯,像台生了锈的机器。原来老先生的从容背后,藏着这样的不便。
  
  给小姑娘包书皮时,手指抖得厉害,牛皮纸在手里像不听话的小鸟。她看着我笑:“老先生,您慢点儿,我不急。“才想起她是常客小雅,每天放学都来借书。
  
  “今天的《读者》到了吗?“穿工装的男人走进来,嗓门大得像喇叭。我指着角落的杂志架:“到了,最后几本在那儿。“他拿起一本,突然皱眉:“怎么有页皱了?“我刚想解释是运输时压的,他已经把杂志扔回架上:“算了,不买了。“
  
  看着他扬长而去的背影,突然觉得委屈。我们小心翼翼对待每本书,却还是会遇到这样的挑剔。就像我带看的房子,明明打扫得干净,却总有人挑出各种毛病。
  
  中午来个收废品的,指着角落的旧书:“陈老先生,这些废书卖给我吧,一斤五毛。“我看着那些书,有些缺页,有些封面破损,却是我一本本攒的宝贝。“不卖,“我摇头,“我留着有用。“
  
  收废品的撇撇嘴:“留着占地方,不如换点钱。“他的话像根针,刺得心里发疼。这些书里藏着多少故事,多少时光,怎么能当废品卖呢?
  
  下午三点开始整理书架,爬上梯子时,膝盖疼得厉害,每上一步都像踩钉子。书架顶层的书积了厚灰,我用鸡毛掸子轻轻拂去,灰尘在阳光下飞舞,像群快乐的精灵。突然明白,老先生每天晒书不是为了好玩,是为了让这些书能多活几年。
  
  整理到武侠区,发现少了本《射雕英雄传》。翻遍整个书架都没找到,心里咯噔一下——肯定被偷了。这是本月丢的第三本,上次是《西游记》,上上次是《水浒传》。
  
  小雅放学来借书,见我愁眉苦脸:“老先生,是不是又丢书了?“我点点头,她突然从书包里拿出《射雕英雄传》:“是不是这本?昨天看见有人塞到草丛里,我捡回来了。“
  
  看着失而复得的书,眼眶突然发热。原来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就像我带看时遇到的客户,虽然有些挑剔,但也有人会说句“辛苦你了“。
  
  傍晚,穿西装的男人进来,说要批量采购员工手册。“要精装的,印公司logo,明天就要。“语气不容置疑,像在下命令。我摇头:“来不及,最少要三天。“他皱眉:“我加钱,明天必须要。“
  
  我刚想解释印刷流程没那么快,他已经转身走了:“什么破书店,一点效率都没有。“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无奈。有些事情急不来,就像种庄稼,得有耐心才能有收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