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指挥台上的尘埃
江城穿越之指挥台上的尘埃 (第1/2页)一、街角的海报与传单
傍晚的风带着点热意,卷着我手里的楼盘传单,在老巷口打了个旋。刚被巷尾的杂货店老板摆手拒绝,传单边缘被风吹得卷了边,像只受伤的鸟。今天扫街的第三十七家,依旧没什么收获。
街角的文化中心外墙,贴着张巨大的海报。秦砚穿着黑色燕尾服,站在指挥台中央,手臂扬起,指尖的象牙指挥棒在聚光灯下闪着光。海报上的他眼神锐利,像只蓄势待发的鹰,背景是金碧辉煌的音乐厅,配文“年度巅峰演奏会——秦砚与江城交响乐团“。
我蹲在路边歇脚,盯着海报看了很久。上午被撬单的沮丧还没散,秦砚的海报像面镜子,照出我此刻的狼狈——衬衫被汗水浸出深色的印子,鞋跟磨得有点歪,手里攥着的传单,边角已经被汗水濡湿。
上周暴雨,我躲进文化中心的回廊避雨,正好撞见秦砚排练结束。他被一群人围着,穿定制的黑色皮鞋,助理替他撑着伞,手里拎着个精致的琴盒。有个妈妈带着学小提琴的小女孩求合影,他微微弯腰,笑容温和得恰到好处,签名时笔尖在乐谱上划过的弧度,都透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
“叔叔,能给我张传单吗?“穿校服的小姑娘扯了扯我的衣角,她的小提琴琴盒上贴着秦砚的贴纸。我递过传单,她却指着海报说:“秦老师可厉害了,我妈妈说他是'用指挥棒征服世界的人'。“
我笑了笑,没告诉她,我刚才路过音乐厅后门时,看见秦砚的车停在那里,司机正从后备箱拿出个理疗仪——大概是常年抬臂指挥,肩颈早就出了问题。就像没人知道,我口袋里的传单背面,记着今天扫街时收集的五个潜在客户电话,每个号码后面都画了个小小的对勾。
收摊时,夕阳把文化中心的玻璃幕墙染成了橘红色。我对着海报里的秦砚挥了挥手里的传单,像在跟他打招呼。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要是能站在他的指挥台上,哪怕只有一次,感受下聚光灯落在身上的温度,感受下几百人跟着你的手势呼吸的感觉,该多好。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躺在出租屋的小床上,手里还攥着那张被汗水濡湿的传单。窗外的霓虹灯透过窗帘缝照进来,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音乐厅里晃动的光斑。
二、指挥棒下的重量
再次睁开眼时,鼻尖萦绕着股淡淡的松香,混着点发胶的味道。我猛地坐起来,发现自己躺在间宽敞的休息室里,墙上挂着件黑色燕尾服,意大利羊绒的料子泛着暗纹,熨帖得没有一丝褶皱,领口的白衬衫是埃及长绒棉,摸上去像云一样软,却也像云一样轻得没有根。
床头柜上放着个紫檀木琴盒,铜锁擦得发亮。打开来,里面躺着支象牙指挥棒,温润的质感在指尖蔓延开,尾端刻着的小字被摩挲得发亮——“致秦砚:以热爱抵御岁月“,落款是三十年前带他入行的恩师,去年冬天刚走。镜子里的人穿着真丝睡袍,银灰色的料子衬得皮肤发白,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角的细纹被遮瑕膏盖得浅浅的,却在抬眼时,透着种被岁月磨出来的锐利——是秦砚。
“秦老师,该上理疗了。“门外传来助理小陈的声音,他推门进来,手里捧着个银质托盘,上面放着理疗仪、活血膏药和一杯温水。“昨晚您改乐谱到四点,张医生说今天必须做足四十分钟,不然明晚演出可能撑不住。“
我这才注意到,镜中秦砚的后颈有块明显的凸起,像埋了颗小石子。小陈替我解开睡袍领口,冰凉的膏药贴上皮肤时,我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理疗仪的电极片贴上肩颈,电流通过的瞬间,肌肉抽搐着收缩,疼得我倒吸一口冷气——那是种钝重的疼,像有无数根针在往骨头缝里钻。“您这颈椎第三节已经突出了,再这么熬,真可能要手术。“小陈的声音低低的,像在说什么秘密。
穿燕尾服时,衬衫领口卡得像道铁丝。我试着转头,颈椎发出“咯吱“一声响,吓得我赶紧定住。小陈替我系领结,手指飞快地打了个温莎结,嘴里数着今天的日程:“九点排练《命运》,十一点见王总谈赞助,下午两点带他女儿练独奏,四点联排,晚上七点接受采访......“他报完,递来个银色药盒,“止痛药,饭后吃,别空腹。“
排练厅里,九十盏聚光灯把舞台照得像白昼。我站在指挥台中央,台下坐着乐团的六十三个成员,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乐谱,目光齐刷刷地落在我身上。握着指挥棒的手心沁出细汗,这根象牙棒比想象中沉得多,压得虎口发酸。抬手时,肩颈的疼痛顺着胳膊爬上来,指挥棒在眼前晃了晃,差点脱手。
“《命运》第一乐章,速度♩=132,预备——“我的声音是秦砚的,低沉而有穿透力,却掩不住发紧的喉头。
当定音鼓敲响第一个“命运的敲门声“,我突然慌了。脑子里的乐谱像被水泡过的纸,字迹变得模糊。本该强拍的手势慢了半拍,小提琴声部瞬间乱了阵脚,首席小提琴手老周皱着眉看我,眼神里的疑惑像根针,扎得我后背发烫。我想修正,手臂却像被线牵着的木偶,怎么也抬不高。
“停。“老周突然放下琴弓,“秦老师,您今天的拍子......“
“再来一次。“我打断他,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烦躁。第二次,铜管声部又抢了拍。第三次,大提琴的弓法乱成了麻。休息时,乐团成员假装喝水、翻乐谱,却没人说话,空气里的尴尬像团湿棉花,堵得人喘不过气。我坐在指挥台的椅子上,看着台下那些或年轻或苍老的脸,突然想起扫街时遇到的老夫妻,他们攥着退休金说“就想要个带阳台的一楼“,眼神里的恳切,和此刻这些乐手眼里的疲惫,其实没什么两样。
中午的休息室,打开保温桶——水煮鸡胸肉配西兰花,连点酱油都没有。手机屏幕亮着,是妻子凌晨三点发来的视频:儿子趴在床上,小脸烧得通红,手里攥着个指挥棒玩具,含糊地说“爸爸......回来......指挥......“。我摸出手机想回电话,小陈却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份演出曲目单:“王总刚发的,他女儿的《爱的礼赞》要放在下半场,作为'特别献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