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兔子撤军
第66章 兔子撤军 (第2/2页)毛熊工程队队长伊万诺夫看着空荡荡的港口,忍不住抱怨:"这些夏国人,连个螺丝钉都不留!"他转向副手,"去告诉莫斯科,我们需要重新运一套通讯设备过来。"
1954年1月,平壤火车站。兔子军最后一批撤离部队正在登车。站台上,北棒子的官员们表情复杂地看着这一幕。
"金同志,我们的交接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了。"兔子军代表周师长将一份厚厚的文件递给北棒子代表,"这是所有军事设施的移交清单。"
北棒子代表接过文件,翻了几页,眉头越皱越紧:"周师长,这上面怎么全是空白?我们的雷达站呢?通讯中心呢?"
周师长面不改色:"根据我方记录,这些设施都是我军临时搭建的战时设备,现在战争结束了,自然要带回去。"
"可我们的人民需要这些设施!"北棒子代表提高了声音。
"这个嘛..."周师长微微一笑,"贵国不是有毛熊同志吗?他们答应提供全套新的设备,比我们的先进多了。"
火车鸣笛声响起,周师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时间到了,我们该走了。祝贵国重建工作顺利。"说完,他转身登上列车,留下北棒子代表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份几乎空白的移交清单。
列车缓缓启动,车厢里的战士们透过窗户看着渐渐远去的平壤城。有人小声议论:"咱们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厚道?"一个老兵冷哼一声,"知道咱们修这些设施花了多少钱吗?知道咱们的技术有多宝贵吗?"
"就是,"另一个战士附和道,"让毛熊去当这个冤大头吧。他们不是一直想当老大哥吗?"
列车加速驶向鸭绿江方向,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越来越急促。车厢里的广播突然响起:"全体注意,即将通过鸭绿江大桥。请保持肃静,向牺牲的战友致敬。"
战士们立刻安静下来,纷纷起立,面向窗外。当列车驶过大桥中线时,所有人都庄严地敬礼。江面上,几只野鸭被惊起,扑棱着翅膀飞向远方。
1954年3月,图们江畔的先锋市。这里是兔子军在棒子半岛保留的唯一驻军点。驻军司令郑国栋正在检查新修建的防御工事。
"司令,雷达站已经调试完毕。"通讯科长报告道,"可以监控整个图们江入海口区域。"
郑国栋点点头:"加密通讯线路测试过了吗?"
"测试过了,直接连通沈阳军区,信号很稳定。"
郑国栋走到观察哨,拿起望远镜望向江对岸。在视线尽头,隐约可以看到毛熊的巡逻艇在游弋。
"司令,咱们就这么点人,万一..."参谋长欲言又止。
"怕什么?"郑国栋放下望远镜,"咱们背后是整个祖国。再说了,你以为这些雷达和通讯设备是摆设?"
他指了指新建的混凝土工事:"这里的每一个火力点,都能封锁江面。毛熊要是敢轻举妄动..."他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白。
4月的第一天,四九城总参谋部收到了来自先锋市的加密电报:"所有防御设施建设完成,驻军部署完毕。图们江防线固若金汤。"
参谋长拿着电报,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这样一来,我们在棒子半岛的战略目标就全部达成了。"他转向墙上的地图,在图们江口的位置插上了一面小红旗。
与此同时,平壤的毛熊大使馆里,一场紧急会议正在进行。
"夏国人撤得太干净了!"毛熊军事顾问谢尔盖抱怨道,"现在北棒子天天来找我们要设备,要技术,要援助!"
大使皱着眉头:"莫斯科怎么说?"
"莫斯科命令我们满足北棒子的所有要求。"谢尔盖无奈地说,"但我们的设备运输需要时间,至少还要三个月..."
"三个月?"大使拍案而起,"北棒子现在连电话系统都瘫痪了!平壤到元山的通讯全靠通讯员骑马传递!"
谢尔盖耸耸肩:"那也没办法。夏国人把能拆的都拆了,连电线杆都没留下几根。"
大使走到窗前,看着外面阴沉的天空:"这些夏国人...真是越来越精明了。"
1954年4月15日,随着最后一支兔子军部队跨过鸭绿江回到祖国,棒子半岛上的兔子军撤军行动正式结束。除了图们江口的先锋市驻军外,兔子在棒子半岛再无军事存在。
当天晚上,沈阳军区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司令员在讲话中说:"...我们的战士不仅带回了胜利,还带回了宝贵的经验和装备。这些都将成为保卫祖国的坚实力量..."
而在千里之外的莫斯科,一份关于"夏国军队异常撤军行动"的分析报告被送到了最高领导人的案头。报告最后写道:"夏国人的行动表明,他们正在走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这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夜空中,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在棒子半岛的上空,一个新的时代正在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