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67章 筹备战例中心

第67章 筹备战例中心

第67章 筹备战例中心 (第1/2页)

1954年5月的北京,槐花飘香。总参谋部大院里,一场特别的会议正在进行。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十几个将星熠熠的高级军官围坐在长桌旁,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一份标着"绝密"的文件。
  
  "同志们,今天这个会,是要讨论陈樾同志提出的一个建议。"主持会议的张副总长敲了敲烟灰缸,环视众人,"关于建立我军战例整理中心的构想。"
  
  坐在角落里的陈樾微微低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他今天特意换了一身崭新的军装,却依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在座的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而他只是个"技术顾问"。
  
  "我先说两句。"老将军王震山清了清嗓子,他的左臂空荡荡的袖管格外显眼,"打仗不是儿戏,经验都是用血换来的。把这些经验系统地整理出来,我举双手赞成!"
  
  "问题是具体怎么操作?"后勤部的李部长皱着眉头,"前线回来的军官们现在都在休整,有的已经安排了新工作..."
  
  陈樾终于忍不住开口:"李部长,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他的声音有些发颤,但很快稳住了,"可以优先抽调那些负过伤的营团级干部。他们暂时不适合回一线,但实战经验丰富..."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张副总长突然拍了下桌子:"好主意!这些同志都是宝贝啊!"
  
  就这样,在陈樾的建议下,一个代号为"槐花"的特别工作组成立了。总部特意腾出了西郊的一处旧军营作为办公地点,由王震山将军亲自挂帅。
  
  五月底的一个清晨,第一批三十多名军官陆续报到。他们中有的是拄着拐杖的,有的是眼睛上还蒙着纱布的,但每个人的胸前都挂满了勋章。
  
  "同志们,欢迎来到'槐花'!"王震山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声音洪亮,"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军历史的书写者!"
  
  台下,失去右腿的赵团长小声对身边的李营长说:"老李,你说咱们这些残废能干啥?"
  
  李营长摸了摸脸上的伤疤:"谁知道呢,让写就写呗。"
  
  他们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
  
  工作是从收集资料开始的。每个参战部队都要提供完整的作战日志、伤亡名单、装备清单...档案室里的文件很快堆成了山。
  
  "这哪是写战例,简直是考古!"赵团长翻着一摞泛黄的战场电报,苦笑道。他的勤务兵小王正忙着帮他整理文件,把重要的内容用红笔标出来。
  
  隔壁办公室,李营长正对着地图发呆。他面前摊开的是一张上甘岭战役的布防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火力点和坑道位置。
  
  "不对啊..."他突然站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门口,"通讯员!去把三连的张排长叫来!这张图有问题!"
  
  半小时后,两个曾经并肩作战的老战友在地图前争论起来。
  
  "老李你记错了,机枪阵地明明是在这个位置!"张排长指着地图的一角。
  
  "放屁!老子在那里挨了一枪,能记错?"李营长激动地拍着桌子,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
  
  这样的争论在各个办公室不断上演。有时为了确认一个细节,要找来五六个当事人反复核对。文职人员忙得脚不沾地,不停地记录、整理、归档。
  
  六月中旬,陈樾来检查工作进度。他惊讶地发现,光是长津湖战役就已经整理出了七个版本的不同战例报告。
  
  "这样不行。"陈樾对王震山说,"必须建立统一的标准格式,每个战例都要包含相同的基本要素。"
  
  当天晚上,陈樾熬夜起草了一份《战例编写规范》,详细规定了从战斗背景到经验教训的十二个必备章节。他还特别强调要附上原始文件复印件作为佐证。
  
  "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王震山看完规范,满意地点点头,当即下令全组执行。
  
  工作渐渐步入正轨。七月的北京酷热难当,办公室里的电扇呼呼地转着,却驱散不了闷热。军官们的军装后背都被汗水浸透了,但没人抱怨。
  
  "老赵,你看看这段写得怎么样?"李营长把一份手稿推给对面的赵团长。稿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还有各种箭头和批注。
  
  赵团长戴上老花镜,仔细读了起来:"'三排长王铁柱率领十二名战士,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潜伏八小时...'这里少写了他们穿的什么装备。"
  
  "对对对!"李营长一拍脑门,"他们当时穿的是新配发的加厚棉衣,这个很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