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67章 筹备战例中心

第67章 筹备战例中心

第67章 筹备战例中心 (第2/2页)

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战例被还原出来。有的惊心动魄,有的催人泪下,但都真实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八月份,工作组迎来了一批特殊的"顾问"——二十多名刚从朝鲜回国的军事观察员。他们带来了最新的外军战例资料。
  
  "看看人家毛熊是怎么写的。"王震山翻着一本厚厚的俄文资料,虽然看不懂文字,但里面的图表和照片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陈樾立即组织翻译小组,连夜赶译这些资料。他发现毛熊的战例分析特别注重数据统计,这一点很值得借鉴。
  
  "从明天开始,每个战例都要增加数据附表。"陈樾在全体会议上宣布,"包括弹药消耗量、伤亡比例、装备损坏率...越详细越好。"
  
  这项工作让军官们叫苦不迭。很多数据早已无从查证,只能靠回忆估算。
  
  "老子打仗的时候哪顾得上数打了几发子弹?"一个炮兵出身的团长抱怨道。
  
  "所以才更要现在记下来啊!"陈樾耐心解释,"以后的新兵就不用靠猜了。"
  
  渐渐地,一种奇特的氛围在"槐花"工作组弥漫开来。这些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军官们,现在像小学生一样认真钻研每一个细节,有时为了一个数字争论得面红耳赤。
  
  九月份,第一本完整的《抗鹰援棒战例汇编》初稿终于完成。王震山特意申请了一批茅台酒,在简陋的食堂里举行了庆祝会。
  
  "同志们,干杯!"老将军举起酒杯,独臂显得格外有力,"这是咱们用另一种方式打的胜仗!"
  
  大家一饮而尽,不少人眼里闪着泪光。赵团长拄着拐杖站起来:"报告首长,我请求继续参加第二阶段的整理工作!"
  
  "还有我!"李营长也站了起来。
  
  原来,总部已经批准了陈樾的建议,将这项工作扩展为三年计划,不仅要整理朝鲜战争的战例,还要回溯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槐花"工作组正式升格为"战例整理中心",编制扩大到两百人。一车车的档案资料从全国各地运来,空置的营房被改造成了档案库。
  
  陈樾设计了一套严密的档案管理系统。每个战例都有独立编号,原始文件和整理稿分开存放,查阅需要双重审批。
  
  "这也太麻烦了吧?"新调来的刘参谋抱怨道。
  
  陈樾严肃地回答:"这些资料比黄金还珍贵,必须万无一失。"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1955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部分营房漏水,幸亏档案库的防水措施到位,才没有造成损失。
  
  随着工作的深入,战例中心开始产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产品"。比如《志愿军单兵装备使用报告》、《寒区作战后勤保障手册》等实用指南,很快就在部队推广开来。
  
  "陈工,你看这个!"一天,年轻的文员小周兴奋地跑进陈樾的办公室,手里挥舞着一份刚油印出来的小册子,"咱们整理的《坑道战守则》已经发到边防部队去了!"
  
  陈樾接过小册子,闻着新鲜的油墨香,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他想起那些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战友,如果当时就有这样的经验总结...
  
  1956年底,当最后一批抗战战例整理完毕时,战例中心已经积累了超过五千份详实的战例报告,装满了三个大档案库。每份报告都有五份备份,分别存放在不同的保密地点。
  
  在总结大会上,王震山将军动情地说:"这些用鲜血换来的经验,将是我军最宝贵的财富。它们会一代代传下去,让我们的战士少流血,让我们的胜利更有把握!"
  
  台下掌声雷动。陈樾站在角落里,看着这些曾经持枪打仗、如今执笔记录的军人们,突然明白了这项工作的真正意义——它不仅是在保存历史,更是在塑造未来。
  
  会后,总部特批了一批纪念章,上面刻着"战例整理"四个字。当王震山亲自为陈樾佩戴上这枚特殊的纪念章时,老将军低声说:"小子,干得不错。这些资料,够咱们用一百年的。"
  
  陈樾摸了摸胸前的纪念章,轻声回答:"希望以后的战士,永远用不上这些经验。"
  
  窗外,1957年的第一场雪悄然落下,覆盖了整个军营。而在温暖的档案库里,那些凝聚着血与火的战例报告,正静静地等待着需要它们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