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余波
第二十六章 余波 (第2/2页)“皇后在冷宫还能传信?”沈玉微的声音发寒,“看来她的爪牙比我们想的更多。”
萧玦将刘院判交给影阁的人,转身坐在床边,指尖抚过她的脸颊:“委屈你了,刚醒就要面对这些。”
“我没事。”沈玉微握住他的手,掌心的薄茧硌得她心疼,“三皇子的事,你打算怎么办?”
“明日我去京畿大营查探。”萧玦的眼神锐利如刀,“若他真与北狄勾结,我定不饶他。”
次日清晨,沈玉微正在喝莲子羹,青禾匆匆进来禀报:“小姐,宫里来人了,说是德妃娘娘请您去长春宫说话。”
“德妃?”沈玉微蹙眉。德妃是三皇子的生母,向来深居简出,怎么会突然找她?
“会不会是鸿门宴?”青禾担忧道。
沈玉微放下玉勺,用银簪将鬓发别好:“去看看便知。正好,我也想会会这位德妃娘娘。”
前往长春宫的路上,沈玉微注意到沿途的侍卫比往日多了数倍,个个眼神警惕。路过御花园时,见几个小太监正在焚烧什么,灰烬中飘出半张纸,上面隐约能看到“北狄”二字。
“那是……”沈玉微勒住马缰。
引路的太监连忙笑道:“是些没用的旧账,德妃娘娘嫌占地方,就让人烧了。”
沈玉微没说话,指尖却悄悄攥紧了袖中的软剑。这场看似寻常的召见,恐怕藏着不寻常的深意。
长春宫的牡丹开得正盛,德妃穿着件石青色常服,正坐在廊下喂锦鲤。见沈玉微进来,她放下鱼食,笑容温和:“沈姑娘来了,快坐。”
宫女奉上香茗,德妃亲手为她斟茶:“听闻你前些日子受了伤,本宫一直想去探望,又怕叨扰你静养。”
“劳娘娘挂心,臣女已无大碍。”沈玉微端起茶盏,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忽然注意到德妃的护甲上镶着颗鸽血红宝石——那是北狄的贡品,去年才传入宫廷,除了陛下赏赐的几位高位妃嫔,旁人根本得不到。
“娘娘的宝石真好看。”沈玉微状似无意地说。
德妃抚摸着护甲,笑容依旧温婉:“是陛下赏的,说是北狄的新贡。姑娘若喜欢,改日本宫让人送你几颗。”
沈玉微心中冷笑,面上却笑道:“多谢娘娘美意,只是臣女粗人一个,戴不惯这些贵重东西。”
正说着,三皇子提着个鸟笼走进来,见到沈玉微,眼中闪过惊讶:“沈姑娘也在?”
“见过三皇子。”沈玉微屈膝行礼。
三皇子将鸟笼递给侍女,在德妃身边坐下:“听说沈姑娘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看来吉人自有天相。”他的目光落在她颈间的玉佩上,“这海棠玉佩倒是别致。”
沈玉微的心跳漏了一拍。这玉佩是萧玦所赠,除了亲近之人,很少有人见过。
“是朋友所赠。”她淡淡道。
德妃忽然笑道:“说起来,下月初三是三皇子的生辰,本宫打算在府中设宴,沈姑娘和靖安王若不嫌弃,便来坐坐?”
沈玉微正想推辞,三皇子却抢先道:“沈姑娘若是不来,可就辜负母妃一片心意了。”
两人一唱一和,容不得她拒绝。沈玉微心中明白,这场生辰宴,怕是另一场鸿门宴。
离开长春宫时,沈玉微特意绕到冷宫附近。墙角的红泥上印着一串新鲜的脚印,与李修文靴底的纹路一模一样。
她望着冷宫紧闭的朱门,忽然觉得这深宫里的水,比她想象的还要深。皇后的密信,三皇子的生辰宴,李修文的行踪,还有德妃的鸽血红宝石……这一切像一张无形的网,正悄然收紧。
回到王府时,萧玦已从京畿大营回来,脸色凝重:“三皇子果然有问题。他麾下的亲兵,有不少是柳家旧部。”
“我今日去了长春宫。”沈玉微将德妃和三皇子的举动一一告知,“他们邀我们去参加生辰宴。”
萧玦的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击:“看来他们是等不及要动手了。”他握住她的手,眼中闪过一丝歉意,“本想让你好好休养,却还是要让你卷入这些纷争。”
“我们本就一体。”沈玉微反握住他的手,掌心相贴的温度让她安心,“生辰宴我去,正好探探他们的底细。”
窗外的海棠花还在落,像下了一场无声的雨。沈玉微知道,平静的日子只是暂时的,更大的风暴已在酝酿。但这一次,她不再是孤身一人。
只要身边有他,再深的宫闱,再险的权谋,她都敢闯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