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两宋英雄传 > 第十回 救仁平英杰初相会 携佳华三雄夺二龙

第十回 救仁平英杰初相会 携佳华三雄夺二龙

第十回 救仁平英杰初相会 携佳华三雄夺二龙 (第2/2页)

郡守府前血未干,海捕文书已张悬。
  
  且说榜文上写得备细,上面写道:“逆贼党景言,弑杀朝廷命官。有能擒捉者,赏赐千两黄金,封官进爵。”党景言只得起身,剃须改扮,装扮作商贾模样,白日潜伏,夜晚赶路,躲避官军缉捕。一路上风尘满面,风雨兼程,餐风宿露,两个多月后,才来到青州地界。
  
  且说党景言行经青州地界,已是鞍马劳倦。忽见道旁有青布酒旗摇曳,上书“曹家客栈”四字,笔迹已淡。党景言心中自忖,正欲入店投宿,却觉囊中羞涩,这一路行来,盘缠已尽,身无余资。景言稍作迟疑,整了整衣衫,径直迈入店中。正是:唯有双剑伴孤影,难换一宿饱饭功。
  
  且说党景言方才踏入门槛,却见门首右侧槐木长凳上,坐着一作屠户,这人手拿蒲扇,正自在乘凉。但见那屠夫身长七尺,肤色黝黑,面容刚毅,凛然有威,宛如鬼神。其双臂肌肉虬结,黄髯三缕随风轻拂,隐约流露出一股英雄气概。怎生模样?但见:
  
  七尺身材,面如锅底,斜插入鬓,豹眼环威。青筋盘结,三缕黄髯,似庙里金刚现世,像关西杀神临凡,端的是一身煞气冲牛斗。
  
  那屠夫抬首问道:“客官可是要打火?”党景言道:“且先筛两角酒来,生火炊饭,再切些肉脯下酒。待用罢饭食,一并算钱与你。”屠夫听罢,点头应允,起身往厨下整治酒肉去了。那屠夫不多时便将酒肉摆放上桌。党景言稍作进食,腹中已足,便拔剑起身,欲要离店。屠夫赶忙拦住,喝道:“客官尚未支付酒饭钱,莫非要白吃不成?”党景言拱手陪笑说:“实不相瞒,我身上没钱,暂且赊欠,日后一定加倍奉还。”屠夫听后大怒:“像你这般无赖,我见得多了!今日没银子,就别想走出此门!”话音刚落,他已抽出朴刀,向党景言劈头砍来。党景言赶忙拔出双剑招架。正是一番好厮杀,但见:
  
  刀光如雪,剑气似霜。朴刀劈处虎生风,双剑挥时龙吐雾。一个店中屠户逞凶顽,一个江湖侠客显手段。
  
  二人斗了约十个回合,那屠夫渐渐刀法散乱,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忽地虚晃一刀,跳出圈外,抱拳高呼:“且住!”党景言闻言收剑,收住架势。屠夫喘息片刻,稍定心神,拱手问道:“好汉武艺高强,不知尊姓大名?”党景言朗声答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某乃前九江兵马都监党景言是也!”正是:只为几文酒饭钱,引得刀兵相见。
  
  那屠夫闻听此言,大惊失色,失声叫道:“近日江湖上盛传,九江有位豪杰夜闯府衙,手刃那贪官张斯晁,莫非就是尊驾?”党景言微微一笑,说道:“正是在下所为。”屠夫听罢,慌忙掷刀于地,倒身下拜,说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是真英雄,方才多有冲撞,还望恕罪!”党景言急上前搀扶,说道:“贤弟何必行此大礼?倒是为兄理亏在先。不知贤弟高姓大名?”
  
  曹佳华闻之,起身,正一正衣襟,抱拳郑重而言道:“小可姓曹,名佳华,乃青州人士。家兄便是梁山泊上操刀鬼曹正。自幼随兄学艺,得授解牛之术。后家兄遭雷将之毒手,我便隐姓埋名,于此地开了这家小店,以度日。乡亲们见我刀法尚可,便送我一外号,唤作‘似庖丁’。”
  
  有诗赞佳华曰:
  
  祖贯青州出屠身,跟随兄长学技艺。
  
  刀法精熟夺天工,庖丁在世亦感叹。
  
  又有小诗赞曰:
  
  青州出佳华,操刀见真章。
  
  似庖丁入梦,解牛技无妨。
  
  曹门有遗风,隐于市井旁。
  
  佳华饮美酒,笑谈古今王。
  
  二人对拜礼毕,曹佳华即令重新摆设酒菜,二人对饮畅谈。酒至半酣,曹佳华把盏言道:“党兄如今被朝廷悬赏捉拿,若无安身之处,不妨暂且在小弟这儿住下,再做打算。”党景言推开酒盏,叹道:“贤弟好意,为兄心领。但我身为戴罪之人,怎能连累贤弟?明日便要离去,大丈夫在世,四海为家。”曹佳华见其心意已决,不再强留,沉吟道:“既如此,小弟倒知一处所在……”党景言一听,眼中精光一闪,急忙握住曹佳华的手,急切问道:“贤弟若知明路,万望告知!”
  
  曹佳华缓缓言道:“党兄且听我说。从这里往北三十多里地,有座二龙山。当年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青面兽杨志三位英雄,在没投梁山泊之前,曾在这山上聚义。后来他们上了梁山,这山寨换了好几拨主人。如今山上三位头领,乃是铁臂猿王凝、穿云猴黄远,还有一个落第秀才俞仲华。以党兄的武艺,何不夺取这座现成的基业?既可以暂避风头,又能图谋将来。”党景言听了,抚剑沉思半晌,忽然拍案而起,说道:“贤弟此计甚妙!这正是天赐良机,理当如此。二龙山地势险要,正是英雄用武之处。”
  
  次日天尚未明,但闻鸡鸣声起,党景言收拾已罢,腰悬雌雄双剑,辞别曹佳华。临行时,曹佳华执手相送,赠银十两作盘缠。党景言登了一日山路,待得暮色渐起,忽见前方一座高山拔地而起,甚是险峻。他暗自思忖:“天色已晚,不如在林中歇息一晚,待明日再探山寨虚实。”正欲转身入林,忽见一彪形大汉倚松而卧。
  
  景言就着月光打量,只见这汉子身长八尺有余,猿臂蜂腰,面如冠玉,眉分八彩,脑门正中赫然一道竖痕,似闭非闭,活似二郎真君的天眼,身旁斜倚一柄镔铁开封刀,一旁安置着狮蛮盾。只见这人如何模样?当真英姿挺拔,但见:
  
  身高七尺五六,英姿飒爽,恰似苍松立雪。年方弱冠,面若凝脂,眉目俊朗,风华绝代。额间神目,威严神秘。身着紧身衣,腰束阔带,更显矫健身姿。镔铁刀寒光凛冽,狮蛮盾坚固无比,昭示非凡武艺。
  
  那汉子猛睁双眸,第三目精光四射,抓起开封刀,鹞子翻身般跃起。只见他横推狮蛮盾,落叶纷飞;刀光破风,厉喝声起:“好个探子!定是王凝那厮派来的爪牙!”党景言急撤步闪身,双剑交叉架住,火星四溅。景言方才要分辩:“壮士且住!某非……”对方第二刀又至,这一式“力劈华山”,刀锋未至,劲风已刮得他面皮生疼。党景言知难善了,只得凝神应战。但见:
  
  雌剑如灵蛇吐信,专取咽喉要穴;雄剑似猛虎出柙,直攻下盘空门。双剑合璧,霎时间织就漫天剑网。
  
  二人直斗到四五十回合,仍是不分上下。突然间,那汉子额间竖目射出金光,党景言赶忙使出“惊鸿踏雪”身法,飘然退出三丈开外。但见金光扫过之处,碗口粗的松树应声而断,青石上烙出三指深的痕迹,枯草都被震成粉末。那汉子见党景言竟能全身而退,心中暗自吃惊,便收刀入鞘,抱拳说道:“我在江湖上走了十年,还未见过这般厉害的角色。敢问阁下高姓大名?”党景言也收起剑,拱手答道:“某乃九江党景言,人称‘凶太岁’。”
  
  那汉子听罢,慌忙撇了刀,扑翻身便拜道:“原来是诛杀张贼的党都监!小人久闻都监双剑破百骑的威名,今日得见尊颜,方知传言尚不及真身万一!“党景言急扶起问道:“壮士高姓大名?”正是:英雄相惜,共谋伟业。
  
  那汉子退后三步,掸去衣上落叶,整肃衣冠,叉手唱喏道:“小可姓谭名胜志,表字明德,祖贯洪都南昌人氏。家母临盆之夜,南昌城东紫气盘桓,北斗倒悬。及至啼哭时,额间隐现金痕一道。七岁那年,天目骤开,状若莲华。某自幼随龙虎山张天师修习望气之术,二十载方得小成,江湖上唤作‘小真君’,取‘虽无真君神通,却怀济世之心’之意。”
  
  有诗赞胜志道:
  
  额头三眼似杨戬,金光闪耀直射贼。
  
  雄霸二龙位寨主,出生异象天雷变。
  
  开封刀锋削铁泥,狮蛮盾下抗妖魔。
  
  路见不平拔刀助,南昌猛将谭胜志!
  
  又有小诗赞曰:
  
  谭氏出英贤,胜志真君身。
  
  额上明眸现,神力世人尊。
  
  南昌风骨在,侠义满乾坤。
  
  小真君传奇,千古永留存。
  
  党景言听罢,抚掌大笑道:“真乃天赐良缘也!”当下解下腰间玉带为信,谭胜志亦取鎏金兽首壶为凭。二人以林间清泉代酒,古松虬枝为香,对月八拜结为金兰。礼毕,景言执其手问道:“贤弟身怀异术,何故独宿荒林?”谭胜志剑眉倒竖,星目含霜道:“哥哥不知,那南昌城里有个唤作刘七的泼皮,仗着太守势要,强占民田三百余顷。小弟用天目观其气数,但见黑气缠身,合该命绝!”
  
  谭胜志又道:“而今四海通缉,闻得二龙山名号,本欲投奔入伙......”忽的冷笑一声:“叵耐那王凝鼠目寸光,黄远嫉贤妒能!某不过演练刀法时削去他半缕胡须,竟遭众人刀剑相向!”党景言听罢,叹道:“贤弟此言,真个是英雄落难。既如此,不如你我结伴同行,另寻个安身立命之所。”谭胜志闻言大喜,当即应允。
  
  党景言听罢,也将自家遭遇备细说与谭胜志。两个好汉互诉胸中块垒,正是:
  
  同是天涯沦落客,相逢何必问来由。
  
  当下议定先回曹佳华酒店歇马。曹佳华见谭胜志亦是条顶天立地的好汉,喜得拍案叫绝。三个好汉意气相投,就在酒肆后堂摆下香案。党景言年长居首,谭胜志次之,曹佳华最幼。三人焚香盟誓,跪地祝告道:“我三人今日结为兄弟,愿效桃园之义,梁山之风。不求同生,但愿同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各捧海碗,一饮而尽。饮罢将碗摔得粉碎,相视大笑。正是:三碗浊酒盟山海,一声长笑震乾坤。从此三个好汉同心协力,专要替天行道。
  
  后人有诗赞曰:
  
  萍水相逢意气投,金兰结义死生休。
  
  他年若遂凌云志,青史同标万古流。
  
  宴席既罢,党、谭、曹三个好汉聚在一处,商议夺取二龙山勾当。曹佳华拍案叫道:“二龙山险峻异常,强攻不易,我等兵少,须得智取。小弟倒有一计,不知二位哥哥意下如何?”景言、胜志齐声道:“贤弟既有妙策,但说无妨!”佳华笑道:“那二龙山上的黄远、王凝两个贼男女,贪财如命,但凡有商队经过,必下山劫掠。我等何不假扮商客,押些货物,诱他下山?待他入彀,便一刀一个,结果了这厮性命,山寨唾手可得!”
  
  谭胜志听罢,拍案叫绝道:“妙哉!贤弟端的赛过吴用军师!”当下三个好汉计议已定,便去市集上置办些绸缎布匹,备下三辆太平车子,又拣选十数个精壮喽啰,都扮作脚夫模样,暗藏朴刀短剑在身。党景言又吩咐道:“尔等须要装得像些,路上休要露出破绽。待那厮们下山时,但听我一声唿哨,便一齐动手!”众喽啰齐声应诺。正是:安排香饵钓金鳌,准备窝弓擒猛虎。
  
  次日晌午,三个好汉用过早膳,曹佳华便唤店家小二,将些绸缎布匹、金银器皿尽数装入箱笼,又借得几匹高头大马,套上车架。党景言、谭胜志皆换了商贾打扮,头戴万字巾,身穿锦缎袍,腰间暗藏解腕尖刀,混在伙计当中。一行十余人,推着车马,摇摇晃晃,径往二龙山路上行去。
  
  但见:
  
  车马辚辚卷黄尘,箱笼沉沉藏杀机。
  
  假作商旅过山岗,真个豪杰布罗网。
  
  山风飒飒吹林响,恰似阎罗点鬼兵。
  
  这一去,正是: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服恶人磨。
  
  假作行商诱虎狼,真藏刀剑待豺狼。
  
  却说商队行至二龙山脚松林边,早有巡山喽啰望见,飞也似奔回山寨报信。王凝、黄远、俞仲华三个贼首正在聚义厅吃酒,闻得山下有肥羊过路,顿时喜得抓耳挠腮。王凝掷杯大笑道:“天赐横财,岂可错过!”当下点起百十喽啰,各执刀枪,呐喊着冲下山来。
  
  那王凝一马当先,挺着浑铁点钢枪,厉声喝道:“兀那行商,识相的留下买路钱来!”话音未落,忽听曹佳华一声暴喝:“贼子看刀!”但见党景言早按捺不住,从腰间掣出赤龙雌雄双剑,一个‘鹞子翻身’窜上前去。那剑光如白虹贯日,似匹练横空,王凝还未看清来路,只听“咔嚓”一声,斗大头颅已滚落尘埃!正是:剑光闪处人头落,杀气腾时贼胆寒。
  
  黄远见王凝顷刻毙命,吓得魂不附体,急拨马头要逃。谭胜志早纵身跃起,如苍鹰搏兔般截住去路。黄远不知死活举着鬼头刀来迎。胜志冷笑一声,忽见胜志额间第三只神目骤开,金光暴射,照得人眼难睁。黄远登时如遭雷击,呆若木鸡。胜志手起刀落,但见一道血虹冲天,那黄远连人带马竟被劈作两半,更奇的是,尸身甫一落地,便自燃起熊熊烈火,转眼烧作飞灰,连那马匹也化作焦炭。
  
  俞仲华在后压阵,见此情景,吓得三魂出窍,七魄升天,转身就往后山逃窜。曹佳华哪容他走脱?抄起那把祖传的宰猪刀,一个“燕子三抄水”飞步赶上,口中喝道:“贼子休走!”手起刀落,但听“咔嚓”一声脆响,俞仲华那颗六阳魁首已滚出三丈开外。那无头尸身犹自奔出十余步,腔子里热血喷涌如泉,把黄土染得猩红刺目。正是:神目金光诛恶寇,屠刀饮血斩奸邪。
  
  却说党景言手提赤龙雌雄双剑,将王凝首级高高挑起,声如雷霆般喝道:“呔!尔等寨主已作剑下之鬼,此时不降,更待何时!”众喽啰见三个头领顷刻毙命,早唬得魂飞魄散,纷纷抛了刀枪,跪地求饶。曹佳华当即吩咐喽啰们将黄远等人尸首草草掩埋,又令众人将车马物资尽数运上山寨。待诸事安排停当,三位好汉登上二龙山聚义厅,重新排定交椅。众喽啰推党景言年长,坐了第一把交椅;谭胜志坐了第二位;曹佳华居第三位。满山喽啰齐齐跪拜,口称:“拜见三位寨主!”
  
  党景言抚须大笑道:“今日得此山寨,全赖二位贤弟神勇。自今而后,我等当同心协力,共谋大业!”谭胜志拍案道:“大哥说得是!待我等招兵买马,他日定要在这江湖上闯出一番名堂来!”曹佳华亦笑道:“正是!今日且先大摆筵席,与众兄弟庆贺一番!”当下杀牛宰马,大排筵宴。众喽啰推杯换盏,好不热闹。正是:豪杰聚义夺山寨,英雄排座定乾坤。
  
  党景言当即发号施令:“速速加固关隘,多备滚木礌石,整顿刀枪弓箭,以防官军来犯!”又令打开粮仓,取出米面酒肉,犒赏三军。众喽啰见新寨主如此慷慨,无不欢欣鼓舞,齐声唱喏。
  
  谭胜志起身道:“大哥且慢。这山寨虽得,却需立下规矩。小弟以为,当约法三章:一不许欺压良善,二不许私吞财物,三不许临阵脱逃。违令者,定斩不饶!”曹佳华拍手称善:“二哥此言极是!还需立下赏罚章程,有功者赏,有过者罚,方能使众人心服。”
  
  党景言颔首道:“二位贤弟所言极是。传令下去,自今日起,每日操练武艺,精熟弓马者,赏银五两;擒得奸细者,赏银十两;临阵退缩者,斩首示众!”又命人在聚义厅前竖起“替天行道”大旗,招揽四方豪杰。正是:立规明纪安山寨,赏罚分明聚义心。
  
  且说三五日后,山下喽啰飞报上山:“启禀头领,有两条好汉特来相投!”党景言闻言大喜,急与谭胜志、曹佳华披挂整齐,引着三五十个小喽啰下山相迎。但见:左边那条好汉,怎生模样?但见:年方二十一二,身长六尺五六,面如锅底,眼似铜铃,阔口方腮,手持一对寒光闪闪的月牙铲;右边那位不过二十出头,生得虎背熊腰,满脸横肉,眼放凶光,倒提一杆碗口粗的金刚降魔杵,端的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那黑面大汉道:“俺姓黄,双名睿哲,祖贯江淮人氏。平生专在江湖上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只取那贪官污吏的不义之财周济穷苦。因俺出手狠辣,江湖上都唤俺作‘恶魔王’黄睿哲!”
  
  有诗赞睿哲曰:
  
  为民除害显神威,月牙铲下贪官悲。
  
  扶贫济困散千金,人称魔王实睿才。
  
  又有小诗赞之:
  
  江淮出英豪,睿哲称魔王。
  
  铲奸除恶行,慈悲心内藏。
  
  劫富济贫者,声名百姓扬。
  
  为民除害尽,热血暖四方。
  
  右边那大汉喝道:“俺姓陈,名梓轩,籍贯淮安人氏。生来这副阎罗相貌,性如烈火,专好厮杀。江湖上那些撮鸟,见俺手段狠辣,都唤俺作‘罗刹神’陈梓轩!”
  
  有诗赞梓轩曰:
  
  好斗嗜杀性暴躁,满脸横肉貌狰狞。
  
  罗刹阎王亦惧之,淮安陈氏梓轩名。
  
  又有小诗赞之:
  
  梓轩性酷烈,容貌使人惊。
  
  脾气暴躁烈,好杀成天性。
  
  若罗刹降临,阎王亦避行。
  
  陈家淮安子,勇悍世皆敬。
  
  党景言闻言大喜,亲自下阶相迎,执二人之手道:“天赐虎将助我等!”当下大摆筵席,杀牛宰马,犒赏全山。席间五位好汉推杯换盏,誓同生死。自此二龙山日日操练兵马,夜夜打磨刀枪。这一下,有分教:才看山寨聚英豪,又见魔窟起波涛。话分两头。这边二龙山日渐兴旺,那边河魔君花蛟可曾顺遂?殷浩、赵烬明、李天恒三位好汉性命如何?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