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今天毁灭大宋了吗? > 第三十三章 癞蛤蟆跳脚背(二合一)

第三十三章 癞蛤蟆跳脚背(二合一)

第三十三章 癞蛤蟆跳脚背(二合一) (第2/2页)

“风头,抢不过来,便借来用之。如此,人心岂不尽归大王?”
  
  “等来日太子兵败,大王便可顺天应人,登基称帝,再无任何阻碍,且有先前的响应号召,彼时便是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天下尽归大王!”
  
  然而赵构听完汪伯彦这一番计算后,脸上却不见喜悦,低眉搭眼的用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击了两下,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烛火摇曳,晦暗不明的光源搭在他脸上,映衬的他面色愈发的阴暗。
  
  “汪伯彦,你是离间皇室亲情吗?”良久,赵构语气平静的开口,但谁都听得出来,平静下,压抑不住的愤怒。
  
  “大,大王?”汪伯彦心头一颤,看向赵构的眼神中,充斥着不解之色。
  
  眼神中的意思,就好像是在说“不对啊,这是你能说的话?你要真这么在乎亲情,你一口一个孤,算什么?”一样。
  
  “太子就算是再怎么胡闹不懂事,孤也不屑算计骨肉至亲,此非仁者所为。”
  
  “太子是本王亲侄,父皇嫡孙。”
  
  他抬起眼,目光扫过汪伯彦,似乎有些失望:“你竟当孤的面在此密议,如何借其势,又如何留其后手,你简直不配为臣!”
  
  “臣知罪!”到底是心腹,汪伯彦立刻明白了,得,自己是不要脸了,明晃晃当着自己人的面,摆明了算计太子,可康王要脸啊!
  
  面子康王要,好处康王也要!
  
  嗯,怪自己,怪自己得意忘形,忘记自己的职责了!
  
  汪伯彦俯首,语气惶恐,却坚定:
  
  “臣岂不知此非为臣之道?然臣愚见,可,天下至重,社稷至危啊!”
  
  “如今非是寻常时节,乃存亡续绝之秋!大王承天下重望,身系亿兆生灵之安危,岂能因一时妇人之仁,而置大局于不顾?”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道:“太子殿下年少,易为身边激进之徒裹挟。”
  
  “其若成功,固然可喜,然其若失败,则必致陕境糜烂,金虏气焰更炽!”
  
  “再则万一,陕西诸军,皆是虎狼悍将之辈,若是他们学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届时,我赵宋,岂不步那大汉后尘?”
  
  “大王须知,此举非为算计太子,实乃为太子殿下留一退路,为我大宋留一根基啊!”
  
  “那份檄文,非是利器,实乃是一副预防万一的救逆之药!”
  
  “若太子安然无恙,此药自当永封,若真有不忍言之事发生,大王方能以之澄清寰宇,稳定人心,继续扛起抗金大业!”
  
  “臣之一片苦心,皆为大王,为我赵宋江山,纵担千载骂名,亦在所不惜!”
  
  这一次,面子、里子、仁义、道德统统全给直直白白的摆了出来!
  
  同样在一旁的耿南仲,黄潜善,杨惟中,看着汪伯彦,此刻就像是看一个神!
  
  见汪伯彦领会关键后,赵构心里终于舒了口气,而后长叹一声,那叹息,沉重得仿佛承载了整个江山的重量。
  
  “罢了!”闭上眼,脸上尽是挣扎与无奈,最终无力地挥了挥手,声音悲凉:“或许这就是天意弄人,要让本王担此恶名吧。”
  
  “为了父皇、皇兄能安然南归,为了这天下不至彻底倾覆,就苦一苦我那侄儿,若有骂名,就让本王来担好了。”
  
  “就依你之议吧。”他睁开眼,目光已经变得坚定,看向汪伯彦:
  
  “那份驳斥文书,且秘密收好,非到万不得已,不可示人。至于另一篇……”
  
  “就由你执笔,以天下兵马大元帅之名,宣告太子脱险之喜,并号令诸军……”
  
  “务以稳守根本,切勿浪战,伺机援护为要。”
  
  “言辞务必恳切,要让天下野心勃勃之辈者知晓,本王亦时刻关注着天下!”
  
  “本王亦在守护天下,保护侄儿……”
  
  “臣,领命!”汪伯彦深深一拜,语气充满了感同身受的沉重。
  
  他完美地接住了赵构抛过来的戏码,主臣二人在虚伪的表演中,达成了默契。
  
  一纸以“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名义迅速从东平府发出,通传天下。
  
  先是有太子慷慨呈辞,欲行霸道,挽天倾。后又有康王为侄儿保驾护航。
  
  一时间,大宋乱世,臣民尽欢。
  
  只觉得国虽破,山河已碎,可又有如此强势的太子,如此情深义重的皇叔……
  
  没的说,这大宋,算是有了!
  
  几日后。
  
  时间在复杂的大宋末年局势中,悄然来到了靖康二年三月初三。
  
  此时赵构那份以天下兵马大元帅名义发出的,为侄儿保驾护航的文书已传遍天下!
  
  也正因为太子与康王接连的“觉醒”,叔侄情深的模样,几乎让南北两地风起云涌,南方士绅,学子,开始拥戴康王。
  
  而北方距离太子近的豪杰英雄,义军散兵,也纷纷来投,可谓是如火如荼。
  
  天下宋人,尽唱大宋有希望。
  
  此时,同州州衙后堂书房之中。
  
  赵谌看了眼站在面前的郑骧,而后目光又放在桌上,那份赵构以兵马大元帅的名义发出的文书,怎么看怎么觉得反胃。
  
  “癞蛤蟆跳脚背……”赵谌心底冷哼。
  
  他算是知道为什么那些明星,被人“蹭热度”,“吃流量”的时候要跳脚了。
  
  最让他受不了的是,这狗东西竟然强行捆绑,要跟他上演一出叔侄情深的戏码!
  
  像个硬贴上来的癞蛤蟆!
  
  实在是太膈应了!
  
  “郑卿,九王叔此举,你怎么看?”恶心归恶心,但赵谌却还有不同战略上的看法,想跟这位有宰执天下之资的臣子商议。
  
  宗泽则是忙着练兵,收编各地投奔而来的义军,溃兵,练兵,武装大军。
  
  “首先,恭喜殿下,枷锁尽除!”然而让赵谌意外的是,郑骧上来就一句恭喜。
  
  “枷锁?孤有何枷锁?”赵谌有些没明白过来。
  
  “废太子诏!”郑骧目光灼灼,道:“殿下莫不是以为,一份太子令旨檄文,不承认矫诏,那份官家亲笔的诏书就不存在了吗?”
  
  “只要官家在一日,太子日后要立新朝,在法理上,废太子诏就始终是一根刺!”
  
  “一根常常落人口舌的毒刺!”
  
  “废太子后,天下最正统,最自由,最不受金人裹挟的皇子,便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构,他公然支持太子,这意味着什么?”
  
  郑骧目光灼灼,似是早就看透康王和太子之间的所有了。
  
  那句“落人口舌”说的是谁?自然就是那个唯一在外,还领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康王了。
  
  他已然看出,太子在跟康王暗争了!
  
  只是迫于天下大势,太子和康王,谁都不能明着来,只能暗自争斗,布局。
  
  谁乱来,谁想斗,谁就失了人心。
  
  这也是康王如此明目张胆的贴上来,上演叔侄情深,太子心中不快却不发作的原因。
  
  他可是听宗泽说了,康王根本不打算救太子,救汴京的,态度早就明确了。
  
  否则,宗泽也不会对康王那般失望,提起来就唉声叹气,还担心其影响太子。
  
  郑骧什么人?也是一个官场老油条了。这种事,他看的可太明白了!
  
  “呵!”听到这里,赵谌突然笑了,语气古怪道:“这意味着,天下人不再承认!”
  
  “有了九王叔的这番‘好意’,算是彻底坐实了那废太子诏为矫诏了!”
  
  “毕竟他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又是如今热度空前的,爱护侄儿的大宋好王叔啊……”
  
  “从此废太子诏,就是一纸废书!”
  
  其实这道理,很简单,赵构和他身边的人不可能不懂,这等于是否认废太子诏。
  
  可还是那句话,对于赵构方来说,不过是“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权从其轻”罢了。
  
  在他们看来,如今赵谌龙入大海,入了关中,只要站稳脚,迟早称帝。
  
  乱世法理真的重要吗?重要!
  
  可法理的定义,却又无比的灵活。且,那是太平后,史官该考虑的事情!
  
  实在不行,只要天下太平了,再让大儒们,帮着粉饰一二嘛。
  
  嗯,孔家就不错,他们就干这个的。
  
  再则,废太子诏天下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如今太子强势表态,这个时候康王不表态合适吗?届时天下人怎么看他这个兵马大元帅?
  
  所以,与其如此,不如承认就是。
  
  还能换来天下人的好感,强行从太子这里分出一杯羹来,何乐而不为呢?
  
  太子必然会吸引金人火力,等太子被灭后,他们在南方独大,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之后,振臂一呼,直接称帝了。
  
  并且,有了这叔侄情深的戏码,仁义道德占尽,法理上更是没得顺,顺溜无比。
  
  与之相比,一个谁知道能活多久的太子,和所谓的废太子诏,何其单薄!
  
  只能说,赵构和那帮保守派们是真坏,但不能说他们真蠢,没有人是庸才的。
  
  “金人的阴谋,算是彻底破产了……”此时,赵谌心中膈应已经消散不少。
  
  话毕,赵谌又在心里补充,道:
  
  “我们叔侄情深,势要共抗金人,那狗爷俩在青城,怕是要遭老罪了……好!”
  
  “郑卿似乎还有好处没说吧?坐下说……”赵谌笑着抬手,示意郑骧入座。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