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八章 (第2/2页)袁崇焕拆开一看,眉头皱了起来:“钱谦益勾结福王谋逆?还好陛下平定得快。”
祖大寿担心地说道:“大人,京城生乱,咱们的粮草和援兵会不会受影响?”
袁崇焕摇了摇头,把密信递给祖大寿:“陛下已经派毕自严送来了五十万两军饷,还从山东、河南调了两万援兵,咱们不用担心。现在最重要的是拿下清河,清河是后金的门户,拿下清河,就能威胁盛京。”
当天下午,袁崇焕率领五万辽军和一万朝鲜兵,向清河进发。清河距离抚顺八十里,是后金连接盛京和辽东其他城池的枢纽,守将是皇太极的侄子杜度,率领三万兵马驻守。杜度是后金的猛将,早年跟着努尔哈赤打天下,战功赫赫,这次皇太极把清河交给她,就是想让他挡住袁崇焕的进攻。
四月初五,辽军抵达清河城外。袁崇焕举起望远镜,看到清河城墙高达三丈,城墙上架满了火炮,城外挖了两丈深的壕沟,沟里还埋了不少尖木桩——杜度显然早就做好了防守准备。
“大人,清河城防坚固,咱们硬攻恐怕会损失惨重。”赵率教说道,他指着城墙上的火炮,“那些火炮都是咱们大明的旧炮,虽然不如红衣大炮厉害,但也能造成不小的伤亡。”
袁崇焕放下望远镜,手指在马鞍上轻轻敲击:“杜度这是想跟咱们打持久战。传命,大军就地扎营,红衣炮营架在壕沟外两里处,每日三轮齐射,先把他的城墙轰出缺口再说。”
祖大寿领命去安排,赵率教却有些急:“大人,咱们粮草虽足,可拖得久了,皇太极的援兵一到,就成腹背受敌之势。”
袁崇焕转头看向辽东方向,眼神锐利:“皇太极的援兵肯定会来,但他缺粮——后金去年秋收不好,盛京粮仓只够六万铁骑吃两个月。咱们耗得起,他耗不起。”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地图,指着清河城西南的山谷,“你率五千骑兵,去这里设伏,皇太极若派援兵,必定走这条道。”
赵率教接过地图,眼睛一亮:“大人放心,只要后金兵来,保管让他们有来无回!”
接下来三天,辽军每日清晨、正午、黄昏各轰一轮红衣炮。二十门大炮轮流开火,铁弹砸在清河城墙上,溅起碎石烟尘。第一天轰塌了西城墙的一段雉堞,第二天把北门楼炸得只剩半边,第三天更是直接在南城墙轰出一个两丈宽的缺口。可杜度硬是狠下心,让士兵用沙袋和木板堵缺口,白天被炸垮,夜里就抢修,城墙上的后金兵死了一批又补一批,硬是没让辽军靠近城墙半步。
四月初八清晨,探马回报:“大人,皇太极率领六万铁骑,已到清河城外二十里处!”
袁崇焕正在军帐里看地图,闻言抬头一笑:“来了。传命,红衣炮营暂停轰击,全军收缩防线,摆出防守架势。”
祖大寿不解:“大人,咱们正占上风,怎么反而防守?”
“皇太极想诱咱们进攻,他好趁机偷袭。”袁崇焕指着地图上的后金大营位置,“你看,他把营扎在开阔地,就是想让咱们的骑兵冲锋,然后用火炮伏击。咱们偏不上当,等他粮草耗尽,自会退去。”
果然,皇太极扎下营后,连续两天派人到辽军阵前骂阵,后金骑兵甚至冲到辽军大营前耀武扬威,可辽军就是闭门不出,红衣大炮始终对着后金大营方向,只要骑兵靠近三里内,就开炮轰击。
四月初十夜里,月色如水。袁崇焕站在营寨的哨塔上,望着后金大营的方向,突然对身边的亲兵说:“传令周遇吉,率三千炮营士兵,把十门红衣炮悄悄移到后金大营西侧的土坡上,明日寅时三刻,听我号令开火。”
亲兵愣了一下:“大人,夜里移炮,恐被后金兵发现。”
“放心,今夜有雾。”袁崇焕指着远处的雾气,“雾浓时移炮,雾散前架好,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
寅时刚过,雾气果然浓了起来,十门红衣炮被士兵们用棉布裹着车轮,悄悄推到土坡上。周遇吉亲自校准炮口,对准后金大营的粮草营——他白天用望远镜观察过,后金的粮草都堆在大营西侧,只派了五百人看守。
寅时三刻,雾散。袁崇焕站在哨塔上,举起火把:“开火!”
“轰隆隆——”十门红衣大炮同时轰鸣,铁弹像长了眼睛似的,砸向后金粮草营。营里的干草和粮食瞬间被点燃,火光冲天,守粮的后金兵吓得四处逃窜,有的被大火烧死,有的被倒塌的粮垛砸死。
“不好了!粮草被烧了!”后金大营里一片混乱,士兵们纷纷跑去救火,可火势太大,根本扑不灭。皇太极穿着睡衣冲出营帐,看到粮草营的火光,气得一口血喷了出来:“袁崇焕!本汗与你不共戴天!”
多尔衮赶紧扶住他:“大汗,粮草已烧,不能再等了!不如现在就率军进攻,和杜度内外夹击,或许能打败辽军!”
皇太极抹了把嘴角的血,咬着牙下令:“全军进攻!拿下辽军大营,活捉袁崇焕!”
六万后金铁骑如潮水般向辽军大营冲来,马蹄声震得地面都在发抖。袁崇焕早有准备,下令:“重甲步兵列拒马阵,弓箭手准备!红衣炮营调转炮口,轰击骑兵先锋!”
辽军的重甲步兵手持长枪,枪尖朝外,组成密集的枪阵,拒马桩被埋在阵前,形成一道钢铁防线。红衣大炮轰鸣,铁弹砸向后金骑兵,每一发都能倒下一片骑兵。可后金骑兵太勇猛了,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很快就冲到了拒马阵前。
“杀!”后金骑兵举起弯刀,砍向辽军士兵,辽军士兵用长枪抵挡,双方展开激战,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就在这时,清河城内的杜度率领三万兵马,从城里冲出来,向辽军侧翼发起进攻。辽军腹背受敌,阵脚开始动摇。
“大人,杜度从后面杀来了!”祖大寿浑身是血,跑过来禀报。
袁崇焕拔出尚方宝剑,厉声喝道:“传命!赵率教率五千骑兵,反击杜度!祖大寿,你随我率军顶住皇太极的进攻!”
“得令!”赵率教和祖大寿齐声应下。
赵率教率领五千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杜度的兵马。杜度的兵马刚冲出城门,立足未稳,被赵率教打得节节败退。杜度亲自挥刀杀敌,可辽军骑兵太勇猛了,他的左臂被砍中一刀,鲜血直流,只能率军退回城内。
袁崇焕则率领三万辽军步兵,手持长枪,组成密集的枪阵,抵御后金骑兵的冲锋。后金骑兵冲了几次,都被枪阵挡了回来,损失惨重。皇太极见杜度被击退,辽军阵脚重新稳定,知道再打下去只会损失更大,只能下令:“撤军!”
后金骑兵如潮水般退去。袁崇焕没有追击,他知道,后金骑兵机动性强,追击只会中埋伏。他站在阵前,看着后金骑兵远去的背影,松了一口气——这场清河之战,辽军斩杀后金骑兵五千多人,缴获战马三千多匹,虽然没能拿下清河,但也打退了皇太极的进攻,算是一场胜仗。
四月十二,袁崇焕率领辽军退回抚顺,休整兵马。他派人去京城,向崇祯禀报清河之战的战况,同时请求再派两万援兵,以便早日收复清河。
崇祯收到战报时,正在文华殿和大臣们商量如何处理东林党余孽。见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心里十分高兴,立刻下令:“从山东、河南各调一万兵马,驰援辽东;再拨五十万两白银,作为辽军军饷。”
可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河南的急报就送到了——高迎祥率领五万流民军,攻占了山西运城,正向河南进发,已经拿下了三门峡,距离洛阳只有一百里!
“高迎祥?他不是逃进中条山了吗?怎么又聚集了这么多人?”崇祯气得一拍书案,脸色铁青。
王在晋躬身道:“陛下,陕西、山西的旱灾还没缓解,流民越来越多。高迎祥利用流民的不满,又拉起了队伍。范景文刚刚平定福王叛乱,兵力只有五千,根本抵挡不住高迎祥的五万流民军。”
崇祯皱了皱眉:“现在京营还有多少兵马?”
“陛下,京营只剩下一万兵马,若是再派援兵去河南,京城就空虚了!”王在晋道。
黄立极上前一步:“陛下,臣有一计。可命陕西巡抚温体仁率领一万兵马,从陕西出发,驰援河南;另外,命山西总兵张鸿功率领五千兵马,从山西出发,夹击高迎祥。这样,不用调动京营兵马,也能平定高迎祥的流民军。”
崇祯点了点头:“好!就按黄首辅说的办!王在晋,立刻拟旨,命温体仁和张鸿功率兵驰援河南;命范景文死守洛阳,不得让高迎祥攻占洛阳!”
“臣遵旨!”王在晋躬身应下。
四月十七,温体仁和张鸿功率领兵马,分别从陕西和山西出发,驰援河南。崇祯坐在文华殿里,心里忐忑不安。他不知道,温体仁和张鸿功能不能及时赶到河南,能不能平定高迎祥的流民军。
可他更不知道,后金皇太极退回盛京后,并没有放弃攻打辽东。他派人去联络朝鲜的叛徒,准备里应外合,偷袭袁崇焕的后方;同时,他还派多尔衮率领两万骑兵,绕到蒙古,准备再次联络察哈尔部,攻打辽东。
辽东、河南、蒙古,三股势力同时发难,大明再次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
四月二十,抚顺城内,袁崇焕正在和朝鲜将领李倧商量如何加强防守。突然,探马回报:“大人,朝鲜境内有异动,有一支朝鲜军队偷偷向辽东方向移动,好像要偷袭咱们的后方!”
袁崇焕心里一惊:“李将军,这是怎么回事?”
李倧脸色苍白:“大人,臣也不知道!朝鲜国王明明答应出兵助大明复辽,怎么会派人偷袭?”
袁崇焕皱了皱眉:“恐怕是皇太极勾结了朝鲜的叛徒。传命,祖大寿率领一万兵马,驻守抚顺后方的宽甸,防止朝鲜军队偷袭;赵率教率领五千骑兵,去朝鲜边境探查情况。”
“得令!”祖大寿和赵率教躬身应下。
就在这时,又有探马回报:“大人,蒙古察哈尔部派三万骑兵,正向辽东方向移动,好像要和后金汇合!”
袁崇焕的脸色越来越沉。朝鲜叛徒、蒙古骑兵、后金主力,三股势力同时来袭,辽东的局势一下子变得严峻起来。
他立刻派人去京城,向崇祯禀报辽东的危急情况,请求朝廷增派援兵。同时,他下令:“全军进入戒备状态,红衣炮营加强防守,随时准备应战!”
抚顺城内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士兵们加紧修筑工事,百姓们也纷纷拿起武器,准备和辽军一起抵抗外敌。
四月二十五,河南的急报传到京城:温体仁和张鸿功率领兵马,在河南洛阳城外与高迎祥的流民军展开激战。温体仁身先士卒,斩杀了高迎祥的副将,张鸿功则率领骑兵从侧翼突袭,流民军大乱。高迎祥见势不妙,率领残兵向陕西方向逃窜。河南的局势暂时稳定下来。
崇祯收到急报后,松了一口气。可他还没来得及高兴,辽东的急报就送到了——蒙古察哈尔部的三万骑兵已经抵达辽东边境,朝鲜的叛徒军队也向宽甸发起了进攻,皇太极率领六万铁骑,正向抚顺进发!
“辽东危矣!”崇祯拿着急报,手都抖了。他立刻下令:“从京营调五千兵马,驰援辽东;命山东、河南的援兵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在五月初一前赶到抚顺!”
可他知道,远水救不了近火。辽东的战事,只能靠袁崇焕自己了。
四月三十,抚顺城外,皇太极率领六万铁骑,蒙古察哈尔部的三万骑兵,还有朝鲜叛徒的一万军队,团团围住了抚顺城。皇太极骑着马,在城下喊话:“袁崇焕!你已被团团围住,速速投降!本汗可以饶你不死!”
城头上,袁崇焕身披玄铁重甲,手持尚方宝剑,大声回道:“皇太极!你勾结蒙古、朝鲜叛徒,也配谈饶我不死?今日本督师就在这里,有本事你就来攻!”
“好!既然你不识抬举,那就别怪本汗心狠!”皇太极下令,“全军进攻!拿下抚顺,屠城三日!”
“杀!”十万大军同时向抚顺城发起进攻,红衣大炮轰鸣,箭雨如蝗,抚顺城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
袁崇焕站在城头上,沉着指挥:“红衣炮营瞄准蒙古骑兵!弓箭手准备!滚木礌石准备!”
辽军将士奋勇杀敌,百姓们也纷纷登上城墙,帮忙搬运滚木礌石。虽然兵力悬殊,但辽军将士和百姓们众志成城,硬是挡住了敌军的一次次进攻。
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黄昏,抚顺城依旧在辽军手中。皇太极看着倒下的士兵,心疼得浑身发抖。他知道,再打下去,只会损失更大。只能下令:“撤军!”
十万大军如潮水般退去。袁崇焕站在城头上,看着敌军远去的背影,松了一口气。这场战斗,辽军损失了五千多人,但也斩杀了敌军一万多人,守住了抚顺城。
五月初一,山东、河南的援兵赶到抚顺。袁崇焕率领辽军和援兵,向皇太极的残军发起追击,在抚顺城外三十里处,大败皇太极,斩杀敌军五千多人,缴获战马一万多匹。皇太极率领残军,狼狈地向盛京方向逃窜。
抚顺保卫战的胜利,让辽东的局势重新稳定下来。袁崇焕派人去京城,向崇祯禀报战况。崇祯收到战报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下令:“袁崇焕调度有方,赏白银十万两,升为太子太傅;所有参战将士,一律赏银五两;战死将士的家属,由朝廷发放抚恤金,每家白银一百两!”
可崇祯不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皇太极退回盛京后,并没有放弃攻打辽东的念头。他正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再次攻打辽东。而高迎祥虽然逃进了陕西,但也在暗中聚集残部,准备卷土重来。东林党余孽也没有被彻底清除,他们还在暗中谋划,想要推翻崇祯的统治。
大明的局势,依旧岌岌可危。
列位看官,抚顺保卫战虽然胜利了,但大明的内忧外患并没有解决。皇太极暗中积蓄力量,高迎祥卷土重来,东林党余孽图谋不轨,崇祯皇帝又该如何应对?袁崇焕的“五年复辽”大计,又会面临哪些挑战?
咱们下回分解——且听第九章“盛京蛰伏:皇太极整军备战,闯王再起扰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