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悲歌 > 第十章

第十章

第十章 (第2/2页)

十月初十,皇太极的大军抵达抚顺城外。他看着抚顺城头的龙旗,冷笑一声:“袁崇焕,本汗这次带了八十门红衣炮,我看你怎么挡!传旨,火炮营开火,轰击抚顺城墙!”
  
  八十门红衣炮同时轰鸣,铁弹像雨点般砸向抚顺城墙。刚修好的城墙瞬间被轰出多个缺口,砖石飞溅,士兵们纷纷倒下。
  
  袁崇焕站在城头上,沉着指挥:“红衣炮营,瞄准后金火炮营!弓箭手,准备!”
  
  辽军的二十门红衣炮同时开火,虽然数量少,但炮手们都是老手,几发就打中了后金的几门火炮,火炮炸膛,死伤一片。
  
  皇太极气得大喊:“继续轰击!拿下抚顺!”
  
  后金的火炮继续轰鸣,抚顺城墙的缺口越来越大。后金骑兵趁机冲过来,准备从缺口进城。
  
  “杀!”袁崇焕拔出尚方宝剑,率领士兵冲上去,与后金骑兵展开激战。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抚顺城头变成了修罗场。
  
  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黄昏,抚顺城墙被轰塌了大半,明军损失了一万多人,后金也损失了一万多人。皇太极见抚顺城还没破,只能下令:“撤军!”
  
  后金大军如潮水般退去。袁崇焕率领残兵,守住了抚顺城,可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皇太极的实力越来越强,而自己的兵马越来越少,粮草也快耗尽了。他派人去京城,向崇祯禀报战况,同时请求再拨三百万两白银、五万石粮食,以便补充兵马、重修城墙。
  
  崇祯收到战报后,气得浑身发抖:“皇太极竟然带了八十门红衣炮!袁崇焕怎么守的抚顺?”
  
  黄立极赶紧劝道:“陛下,袁崇焕已经守住了抚顺,算是有功。现在辽东急需粮草和军饷,咱们得赶紧拨过去,不然抚顺就真的守不住了。”
  
  崇祯苦笑一声:“国库已经没有三百万两白银了,五万石粮食也凑不齐。毕自严,你去江南,向富商们募捐,务必凑齐三百万两白银、五万石粮食!”
  
  “臣遵旨!”毕自严躬身应下,转身去江南募捐。
  
  可江南的富商们都怕朝廷赖账,没人愿意捐钱捐粮。毕自严跑了一个月,才凑齐一百万两白银、两万石粮食,远远不够辽东的需求。
  
  十一月初一,辽东的大雪下得更大了,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度。抚顺城内,士兵们穿着单衣,冻得瑟瑟发抖,粮食也快吃完了,每天只能喝稀粥。
  
  袁崇焕站在城头上,看着冻得发抖的士兵,心里像刀割一样。他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给一个冻得厉害的士兵披上:“兄弟们,再坚持一下,朝廷的粮草和军饷很快就到了。”
  
  士兵们看着袁崇焕,眼里含着泪:“大人,我们不怕冷,不怕饿,只要能守住抚顺,我们就跟后金兵拼了!”
  
  就在这时,探马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大人,不好了!皇太极率领五万铁骑、八十门红衣炮,再次向抚顺进发!这次,他还带了蒙古察哈尔部的三万骑兵!”
  
  袁崇焕心里一沉。五万后金铁骑、三万蒙古骑兵、八十门红衣炮,共八万大军,而自己只有三万五千残兵,还缺衣少食,抚顺城这次真的凶多吉少了。
  
  “传旨!”袁崇焕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决绝,“周遇吉率领五千炮营士兵,死守红衣炮营;赵率教率领一万兵马,守抚顺东门;祖大寿(此为新提拔的将领,同名)率领一万兵马,守抚顺西门;本督师率领一万兵马,守抚顺北门!就算战至一兵一卒,也要守住抚顺!”
  
  “得令!”将领们齐声应下,声音里带着悲壮。
  
  十一月初五,皇太极的八万大军抵达抚顺城外。他看着抚顺城头的明军士兵,冷笑一声:“袁崇焕,本汗看你这次怎么挡!传旨,火炮营开火,轰击抚顺城墙!”
  
  八十门红衣炮同时轰鸣,铁弹像雨点般砸向抚顺城墙。本来就残破的城墙瞬间被轰塌,士兵们纷纷倒下。
  
  后金骑兵和蒙古骑兵趁机冲过来,从城墙缺口冲了进去。袁崇焕率领士兵,在北门内与敌军展开激战。他身先士卒,挥刀斩杀了三个后金兵,可左臂的旧伤突然崩裂,鲜血顺着甲胄往下滴。身边的亲兵想扶他退下,却被他一把推开:“退什么!抚顺在,咱们就在!”
  
  赵率教在东门打得更苦。蒙古骑兵马术精湛,箭术更是刁钻,明军士兵刚探出头就被射穿喉咙。他亲自架起一门红衣炮,瞄准蒙古骑兵密集处开火,轰倒一片,可刚转身,一支冷箭就射穿了他的肩胛。“别管我!继续打!”他咬着牙把箭杆折断,鲜血染红了半边战袍。
  
  西门的祖大寿(新提拔将领)更惨。后金铁骑拿着新造的长刀,砍明军的枪杆像切菜似的。他率领士兵组成枪阵,刚顶住一波冲锋,阵尾就被蒙古骑兵冲散,士兵们像麦子似的被割倒。“跟他们拼了!”祖大寿举起大刀,带头冲进敌阵,刀光闪过,一个蒙古兵的脑袋滚落在地,可他的后背也被人砍了一刀,深可见骨。
  
  炮营那边,周遇吉的五千人只剩两千。后金的火炮专门盯着明军炮营轰,一门门红衣炮被炸得歪歪扭扭,炮手们死的死、伤的伤。周遇吉抱着最后一门能用的火炮,亲自填弹、点火,一炮轰中后金的炮营指挥台,把后金炮营参将炸得粉身碎骨,可他自己也被飞溅的弹片击中胸口,倒在炮架旁,嘴里还喊着“开火”。
  
  战斗从清晨打到正午,抚顺城内到处都是尸体,鲜血顺着街道流进排水沟,冻成了暗红色的冰。明军士兵越来越少,后金和蒙古兵却像杀不完似的,从各个缺口涌进来。
  
  袁崇焕拄着尚方宝剑,站在北门的断墙上,看着满地的尸体,突然笑了——他想起去年刚到辽东时,士兵们怯生生地问“督师,咱们能守住辽东吗”,那时他说“能”,现在他还想说“能”。
  
  “大人,东门守不住了!”一个浑身是血的亲兵跑过来,跪在地上哭。
  
  “知道了。”袁崇焕抬手擦掉脸上的血,“你去告诉赵将军,就算退到最后一条街,也要把蒙古兵挡住。”
  
  亲兵刚跑出去,西门的方向就传来喊杀声——祖大寿率领残兵退到了市中心的鼓楼,正在和后金兵展开巷战。袁崇焕咬了咬牙,率领身边仅剩的一千多士兵,向鼓楼方向冲去。
  
  刚冲过两条街,就撞见一队后金骑兵。“袁崇焕在此!谁敢拦我!”他举起尚方宝剑,率先冲了上去。士兵们见督师带头,也跟着疯了似的冲上去,刀光剑影中,后金骑兵被冲散了,可明军士兵也倒下了一大半。
  
  赶到鼓楼时,祖大寿的残兵只剩三百多人,正围着鼓楼和后金兵厮杀。“祖将军!我来了!”袁崇焕大喊着,率军从后金兵背后发起进攻。后金兵腹背受敌,纷纷后退。
  
  祖大寿拄着刀,踉跄着走过来:“大人,咱们……还能守住吗?”
  
  袁崇焕看着鼓楼顶上的大明龙旗,伸手摸了摸:“能。只要这旗子还在,抚顺就还在。”
  
  可话音刚落,远处就传来马蹄声——皇太极亲自率领一万铁骑,向鼓楼冲来。“袁崇焕!你已经是瓮中之鳖了!速速投降!”
  
  袁崇焕冷笑一声,转身对士兵们说:“兄弟们,今日咱们就死在这里,给大明守最后一块疆土!”
  
  “愿随督师死战!”士兵们齐声大喊,声音震得鼓楼顶上的雪都往下掉。
  
  皇太极见他们不投降,下令:“放箭!”
  
  万箭齐发,明军士兵纷纷倒下。祖大寿扑过来,挡在袁崇焕身前,箭杆像刺猬似的扎在他背上。“大人……走……”他说完,就倒了下去。
  
  袁崇焕抱着祖大寿的尸体,眼泪终于流了下来。他拔出尚方宝剑,指向皇太极的兵马:“杀!”
  
  仅剩的两百多士兵跟着他冲了上去,像一把尖刀,插进后金铁骑的阵中。袁崇焕砍倒了一个后金将领,可自己的后背也被马刀砍中,深可见骨。他踉跄着往前走了两步,又被一支箭射穿了大腿,“扑通”跪在地上。
  
  皇太极骑着马,走到他面前:“袁崇焕,你输了。”
  
  袁崇焕抬起头,嘴角流着血:“我输了,可大明没输……辽东的百姓没输……”
  
  他突然举起尚方宝剑,向皇太极砍去。皇太极吓了一跳,赶紧拨马躲开,身边的侍卫一刀砍在袁崇焕的脖子上。
  
  鲜血喷溅而出,染红了地上的雪。袁崇焕的眼睛还睁着,望着抚顺城头的方向,像是在看那面永远不会倒下的大明龙旗。
  
  十一月初五,抚顺城破,袁崇焕战死。
  
  消息传到锦州,赵率教(重伤未死)率领残兵退回宁远,死守城池。消息传到京城,崇祯正在文华殿等着辽东的战报,听到袁崇焕战死、抚顺城破,当场就晕了过去。
  
  醒来后,崇祯坐在龙椅上,哭了整整一天。他下令:追赠袁崇焕为太子太师,谥号“忠烈”,将他的灵柩运回京城,厚葬于西山;赵率教坚守宁远有功,升为辽东总兵,统领辽军残部;毕自严赶紧从江南调粮,支援宁远。
  
  可悲伤过后,更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抚顺城破,后金打开了辽东的门户,下一步就要攻宁远;陕西的高迎祥听说抚顺城破,又聚集了十万流民军,再次向西安进发;蒙古察哈尔部彻底倒向后金,准备和皇太极一起攻打宁远。
  
  十二月初一,皇太极在抚顺城举行庆功宴。他看着手下的贝勒们,笑得满脸通红:“袁崇焕已死,宁远指日可下!等拿下宁远,咱们就挥师南下,攻占北京,灭了大明!”
  
  多尔衮上前:“大汗,宁远还有赵率教的两万残兵,加上朝鲜兵,共有三万兵马,而且宁远城墙坚固,咱们不能大意。”
  
  皇太极点头:“你说得对。传旨,火炮营再造五十门红衣炮,铁骑营扩充到六万,等明年春天,咱们就攻宁远!”
  
  与此同时,陕西商洛山深处,高迎祥正拿着抚顺城破的消息,对流民们说:“袁崇焕战死了,抚顺城破了,大明要完了!跟着闯王,咱们就能打进北京,吃香的、喝辣的!”
  
  流民们欢呼起来,纷纷拿起武器,跟着高迎祥向西安进发。温体仁在西安只有两万兵马,根本抵挡不住十万流民军,只能再次向京城求援。
  
  崇祯坐在文华殿里,看着辽东和陕西的急报,觉得天都要塌了。他下令:从京营调三千兵马,驰援陕西;命山东、河南各调一万兵马,驰援宁远;毕自严不惜一切代价,凑齐粮草,送往宁远和陕西。
  
  可京营只剩两千兵马,山东、河南的兵马也被流民军搅得不得安宁,根本调不出去。毕自严在江南募捐,富商们还是不愿意捐钱,他只能下令强行征收,结果激起了民变,江南的百姓们纷纷起来反抗,局势越来越乱。
  
  十二月二十,宁远的急报传到京城:皇太极率领六万铁骑、一百三十门红衣炮,向宁远进发;蒙古察哈尔部的三万骑兵,也向宁远汇合。赵率教率领三万兵马,死守宁远,请求朝廷速发援兵。
  
  崇祯看着急报,双手发抖。他知道,宁远守不住了,辽东要丢了。可他不甘心,他是大明的皇帝,不能眼睁睁看着祖宗的江山毁在自己手里。
  
  “传旨,”崇祯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决绝,“朕要御驾亲征,去宁远!”
  
  大臣们吓坏了,纷纷跪地:“陛下,万万不可!您是天子,不能亲赴险地!”
  
  崇祯摇了摇头:“大明的江山,是祖宗打下来的,朕不能让它丢了。你们不用劝了,朕意已决!”
  
  可就在这时,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陛下,不好了!陕西的高迎祥率领十万流民军,攻占了西安!温体仁战死了!”
  
  崇祯身子一软,瘫倒在龙椅上。西安丢了,辽东危了,江南乱了,大明真的要完了吗?
  
  他看着文华殿外的雪花,想起了登基那天,父亲泰昌帝对他说“要守住大明的江山”,想起了袁崇焕在奏折里写“五年复辽,臣愿以死担保”。可现在,袁崇焕死了,五年复辽成了泡影,大明的江山,也摇摇欲坠。
  
  “朕对不起祖宗……对不起百姓……”崇祯喃喃自语,眼泪流了下来。
  
  列位看官,袁崇焕战死,抚顺城破,高迎祥攻占西安,大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崇祯皇帝想要御驾亲征,可他能挽回大明的颓势吗?赵率教能守住宁远吗?皇太极会不会趁机南下,攻占北京?
  
  咱们下回分解——且听第十一章“宁远死守:赵率教血拼后金,崇祯帝内外交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