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李商隐:把爱与遗憾藏进诗里
第四十四章 李商隐:把爱与遗憾藏进诗里 (第1/2页)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心里装着千言万语,却对着手机屏幕删了又改,最后发了一句“没事”;或者走在街头,看到一个像极了某个人的背影,心跳漏了半拍,想追上去又不敢,看着背影消失在人群里——那种“说不出口,又忘不掉”的滋味,像一根细针,轻轻扎在心上,不疼却痒,好久都散不去。
一千多年前,有个叫李商隐的诗人,把这种“说不出的滋味”写成了诗。他的诗不取名,就叫《无题》,像一封没写收件人的信,里面藏着他的爱情、遗憾,还有对人生的迷茫。
比如“相见时难别亦难”,短短七个字,道尽了多少人“想见不敢见,想忘忘不掉”的苦;还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明明在说爱情,却又像在问“人生到底是真的还是梦的”。
今天就拆开李商隐的“无题密码”,看看这个一辈子活得拧巴又深情的诗人,是怎么把爱与痛,写成了让后人读一次就心软一次的句子。
先说说:为啥李商隐的诗,总藏着“说不出的话”?
要懂他的《无题》,得先懂他这个人——李商隐这辈子,就没“顺”过,尤其是爱情和仕途,俩字就能概括:纠结。
他出身不算差,父亲早死,家里穷得叮当响。十几岁就跟着堂叔读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背书,晚上借着月光抄书,就盼着能考中进士,让家里好过点。可偏偏,他卷进了唐朝最麻烦的“牛李党争”——牛僧孺和李德裕两派,跟仇人似的,你捧的人我就踩,我重用的人你就打压。
李商隐呢?他先跟着“李党”的令狐楚学写文章,令狐楚特别喜欢他,把他当亲儿子待;后来他又娶了“牛党”王茂元的女儿。这一下,两边都不待见他了:李党说他“忘恩负义”,牛党说他“投机取巧”。
结果就是,他考了四次才中进士,当了官也总被排挤,不是被贬到偏远地方,就是做个没实权的小官,一辈子都在“两头不讨好”的夹缝里活着。
仕途不顺,爱情也没好到哪儿去。除了妻子王氏,他年轻时还遇到过两个让他记了一辈子的人:一个是洛阳的姑娘柳枝,一个是玉阳山的道姑宋华阳。
柳枝是个活泼的姑娘,听说李商隐写了好诗,就主动找上门,说“我想跟你学写诗”。俩年轻人一见如故,柳枝还送了他一块玉,说“等你回来,我就嫁给你”。可李商隐要去考进士,只能先离开,约定好回来找她。结果等他回来,柳枝早就被家人逼着嫁给了别人。他站在柳枝家的门口,手里还拿着那块玉,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后来他在玉阳山学道,遇到了道姑宋华阳。宋华阳懂诗,也懂他的苦,俩人情投意合,偷偷好了一阵子。道姑不能嫁人,李商隐也得去追求仕途,这段感情只能藏在心里,像没说出口的秘密,最后慢慢烂在回忆里。
一个人心里装着这么多“不能说”——不能说对柳枝的愧疚,不能说对宋华阳的想念,不能说对妻子王氏的亏欠(他总在外地当官,陪妻子的时间太少),不能说对仕途的不满(怕被人抓住把柄)——这些“不能说”的情绪,堵在心里,总得找个出口吧?
于是,他就写《无题》。不写具体的人,不写具体的事,写心里的感觉:相见的难,离别的苦,思念的疯,还有人生的迷。别人读他的诗,只觉得“美”,却不知道每一句背后,都是他藏了又藏的真心。
《相见时难别亦难》:不是不想见,是连见面都要“偷偷摸摸”
先聊他最有名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别光读字面,得把自己放进他的处境里——假设你是李商隐,这辈子最想见的人,却因为身份、因为党争、因为各种无奈,连见一面都要偷偷摸摸。
比如他和宋华阳,一个是求官的书生,一个是修行的道姑,见面在没人的树林里,或者借着学道的名义说几句话。每次见面,都像偷来的时光,既怕被人发现,又怕时间太快。所以他说“相见时难别亦难”——见面难,是因为“不能见”;离别难,是因为“怕再见不到”。
开头的“东风无力百花残”,也不是随便写的春天景色。东风是春风,本来该吹得花开,“无力”的东风,吹不动花,反而让花一朵朵凋谢。这像啥?像他的爱情——本来该好好开花结果,偏偏被现实的“冷风”吹得凋零,连一点力气都没有。
最戳人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肯定知道“丝”和“思”是谐音,你知道这背后的“狠”吗?春蚕吐丝,要吐到死才算完;蜡烛烧泪,要烧到成灰才会停。他把思念,比成春蚕的丝、蜡烛的泪——不是“想你”,是“想你想到我耗干才算完”。
这不是夸张,是他真的这么想。比如他被贬到外地,好几年见不到妻子王氏,只能写信。信里不敢说太多想念,怕妻子担心,就写“春蚕到死丝方尽”,王氏一看就懂:他在想我,想我想得快熬不住了。后来王氏早死,他再写这首诗,就成了“想你想到我死了才算完”,连个能懂的人都没了。
再看“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早上起来照镜子,怕头发变白,怕你下次见我,认不出我;晚上我在月下写诗,觉得月亮都透着寒气,因为你不在我身边。
这细节多真实啊!现在的人异地恋,不也会对着镜子担心“我老了他还喜欢我吗”,晚上视频的时候说“你那边冷不冷,多穿点”吗?
最后一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是他的一点奢望。蓬山是传说中神仙住的地方,他说“你住的地方离我不算远,能不能请青鸟(传说中送信的鸟)帮我去看看你,告诉我你好不好”。这是多无奈啊——连见一面都做不到,求一只鸟帮自己看看心上人。
这首诗,表面是写爱情,其实藏着他的人生:相见难,是爱情难,也是仕途难;离别难,是和爱人离别,也是和自己的理想离别;春蚕和蜡烛,是他的思念,也是他对人生的执着——不管多苦,我都不放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