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七章 (第1/2页)登基前一夜:驿馆红薯香,兄弟唠通宵
从皇宫出来时,日头已经偏西,汴梁城里的灯笼渐次亮了起来,昏黄的光映着青石板路,连风都带着点夜的暖。老赵骑着“踏雪乌骓”,怀里揣着改好的黄袍,身后跟着石守信、张琼一群人,还有拎着满满两筐烤红薯的老李——符太后特意让御膳房多烤了些,让他们带回去当晚饭。
驿馆早被周能收拾妥当了,正厅里架着三个生铁炉,炭火“噼啪”烧得旺,炉边的铁架上已经摆上了红薯,甜香顺着敞开的门飘出去,引得路过的驿卒频频探头。
“点检!您可回来了!”周能迎上来,手里还拿着块烤得焦黑的红薯,“俺刚学烤红薯,烤糊了,您尝尝?”
老赵接过来掰了掰,里头竟还透着点金黄,咬了一口,苦中带甜:“不错,比第一次烤强——老李,教教他,别浪费了好红薯。”
老李乐呵呵应着,把筐里的红薯往炉边摆,石守信、张琼他们也不客气,围着火炉蹲成一圈,伸手就摸热乎红薯,烫得直甩手,却笑得比谁都欢。
“明儿个登基,你们都穿啥?”老赵坐在炉边的胡凳上,啃着红薯问——他还是穿那件半旧的粗布内衬,外头搭着铠甲前襟,半点不像要当皇帝的人。
石守信嘴里塞满红薯,含糊不清地说:“穿啥都行!只要能跟着点检吃红薯,穿粗布衣也成!”
张琼也笑:“俺那件黑铠甲擦干净了,明儿个穿着去——让那帮文官瞧瞧,咱们是靠真刀真枪,不是靠虚头巴脑当上的皇帝!”
“别介。”老赵摆摆手,从怀里摸出块焦红薯皮,“明儿个都穿得精神点,却别穿太庄重——朕穿黄袍,你们穿常服,怀里都揣块红薯,让百姓瞧瞧,咱们大宋的官,跟他们一样爱吃红薯,不是高高在上的老爷。”
罗彦环凑过来,手里捏着块红薯干:“点检说得对!昨儿个进城,百姓见俺们揣着红薯,都敢跟俺唠嗑了——要是穿得跟阎王似的,他们早躲远了。”
正唠着,王彦升拎着个酒坛进来,脸上红扑扑的:“点检!俺从驿馆掌柜那儿讨的米酒,温过了,就着红薯吃,绝了!”
老赵眼睛一亮:“好小子!快倒上!”
周能赶紧拿过几个粗瓷碗,王彦升“咕咚咕咚”倒满,米酒的醇香混着红薯的甜香,满厅都是热乎气。众人端着碗,碰在一起“叮”的一声,喝一口米酒,啃一口红薯,笑得满脸通红——没有君臣之礼,没有官场客套,只有出生入死的兄弟,和一口热乎的酒与薯。
“点检,”喝到半酣,石守信放下碗,摸了摸怀里的红薯,“明儿个登基后,契丹人要是还来闹咋办?”
“闹就揍。”老赵咬了口红薯,眼神亮了亮,“朕让韩通守北境,给他配十车红薯干当军粮——让契丹人尝尝,咱们大宋的红薯,比他们的马奶酒还顶饿,打起来更有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