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剑啸南宋 > 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第1/2页)

变法潮与薯田怨:初心偏航,焦皮犹温
  
  熙宁二年的春雨刚过,紫宸殿后的红薯田本该爬满新绿,今年却只稀稀拉拉冒出几株苗。赵顼捏着那块被历代帝王暖得温润的焦红薯皮,盯着王安石递来的变法奏折,指尖不自觉用力——国库空虚,北境岁币沉重,不改法,大宋的红薯田怕是要养不起百姓了。
  
  “陛下,青苗法可解百姓青黄不接之困,市易法能平物价,保甲法可强兵。”王安石声音铿锵,指着奏折上的条文,“变法成了,不仅国库充盈,百姓种薯也能更安稳。”
  
  赵顼点头,把焦红薯皮揣回怀里:“朕信你,只是有一条——不能让百姓丢了红薯田。”他传旨下去,变法先在开封府试点,派蔡挺盯着,但凡伤了农户生计,立刻上报。
  
  起初试点倒还顺利。农户们借到低息青苗钱,买了薯种和农具,田垄里的苗长得旺了些。可没过多久,急报就送来了:地方官为求政绩,强行摊派青苗钱,富户要借,贫户更要借,连刚种上薯苗的农户都被催着领钱[__LINK_ICON]。
  
  蔡挺顶着雨赶回汴梁,裤脚还沾着泥,手里攥着半袋发霉的红薯干:“陛下,您瞧!有的农户借了钱却不懂规划,挥霍一空,到期还不上,只能贱卖红薯抵债,这哪是救民,是害民啊!”
  
  赵顼捏着红薯干,心沉了下去。这时内侍又报,苏轼因反对青苗法被弹劾,说他诗文里“谤讪新政”,已被押解回京——正是“乌台诗案”的开端。
  
  朝堂上瞬间分成两派。新党喊着“变法不可退”,旧党骂着“扰民太甚”,吵得赵顼头都疼。他躲到红薯田边,老李正蹲在炉边叹气,炉里的炭火只剩余烬:“陛下,城外农户说,官差催着还青苗钱,连没熟的红薯都挖了卖,这日子还不如从前。”
  
  这话戳中了赵顼的痛处。他想起太祖的焦红薯皮,想起皇叔说的“治世先种薯”,突然传召王安石:“青苗法要改,不准强摊,荒年得先放赈,不能只顾放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