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观战论兵(上)
第26章 观战论兵(上) (第2/2页)说罢还对关兴挤眉弄眼。
后者心领神会,故意对着潘濬的背影扬声道:
“麋君既然成了潘公高足,那我自然是信得过的!”
“想必麋君会替我看护好身后,不坠尊师的名声!”
然后转向旁人:
“诸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楼内众人纷纷称是。
不然呢?
他们也不懂守城啊。
尤其是,敌将还是孙权麾下的虎威将军吕蒙。
谁对上心里不发怵?
“乃公早晚要被你们两个竖子气死!”
关兴下城点兵后,潘濬气得破口大骂。
麋威笑眯眯道:
“先生言重了!”
“弟子虽有逼迫先生出手之嫌,可难道不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让荆州上上下下都看清楚,这江陵城并非只有关将军能敌万人,还有先生这等当世孙、吴!”
“过去先生受到关将军排挤,纵然胸藏百万兵,却苦于无人知晓!”
“而我身为弟子,怎能让师尊受这个委屈!”
“所以今天即便先生怪罪,我还是要说这句话:请先生让江东鼠辈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万人敌!”
楼内众人见状当然再度纷纷称是。
不然呢?
驳了潘濬的面子,关羽也不会因此奖赏他们啊。
只能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尽管潘濬还是哼唧不断,但到底没有再背过身去了。
就这一会功夫,江津州上的敌军有了动作。
数个一字排开,延绵近两里的方阵同时启动。
如滚滚浊浪向大江北岸卷来。
而敌军之所以选择从这里开始登岸。
首先一个。
当然是因为江津附近本就有大量沙洲。
加上秋冬水浅。
只要摆上几艘船就能当临时浮桥用。
其次则是因为过去两日,关兴在廖化的建议下进行了坚壁清野。
江边能用的渡口早已提前烧掉。
几处能行船的水口也用木石和沉船阻塞。
在重修渡口或者疏通水口前,敌军无法用大船高效地运兵。
当然,选择走沙洲这段路登陆。
意味着必须承受岸上戍卒的阻击。
几乎在敌军启动的半刻钟后,麋威就看到马牧、灵溪二戍各有一队人马前出阻敌。
不过因为江陵城距离江边尚有五六里远,所以暂时看不清战况。
但可以想象,这两队人马最多也就迟滞一下敌军上岸的速度。
能拖一两个时辰,就算对得起这两个据点的战略位置。
如果能拖到天黑,那就是超额完成任务。
就在此时,有探马入城报信。
说下游东岸发现了一支约莫三千规模的敌军。
正沿着东岸江堤逆流北上,直扑江陵方向而来。
麋威稍稍回忆了一下周边地形。
因为江水过江陵后拐了个大弯南下。
所以下游的东岸跟上游的北岸,实际上是同一边。
又因为江陵城东郊湖泊连片,所以那个方向并没有如马牧、灵溪这种大型防守据点。
至少当前没有。
一来,湿地本就不易筑城;
二来,湖川本身就是天然的“护城河”。
当然了,再好的护城河,也总需要人去防守才有意义。
而眼下江陵根本分不出足够兵力去守那片广袤的水泊。
这么一想,东边那一路的敌军虽然远在下游东岸。
但未必就比西边沙洲那一路来得更慢。
三千本身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兵力数字。
那么一个紧随而来的问题是:
东西两路敌军,哪一路是主攻,哪一路是策应?
或者都是主攻?”
这个问题的答案,关系到后续守城兵力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