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2章 钢铁亦需钢铁摧
第 382章 钢铁亦需钢铁摧 (第1/2页)4.炮兵旅由原师炮兵团扩编:
下辖105mm以上3-4个榴弹炮/加农炮营、一个155mm重炮营、
一个师属高射炮兵团,集中指挥全部37高炮及高射机枪,实现区域防空与反装甲任务灵活转换)。
5.支援部队:
师属医院、运输团,整合缴获车辆、特种分队电子对抗、化学防护等。
全师拟编员约12,000-15,000人。
其核心战力并非坦克数量,而在于“炮兵、装甲兵、步兵、高射炮兵”之有机合成与高度协同。
三、战术价值与必要性:
1.未来战局若陷入僵持,敌必深沟高垒、火网密布。
我拥有此师,可在关键地段集中装甲突击力量,在强大炮火,尤其是155重炮和,伴随高炮平射毁工事支援下,
2.实施高速突破,撕开缺口,直插纵深,动摇敌整个防御体系。
可凭借其机械化和装甲防护,快速驰援战线任何危急地段,以顽强防御,坦克为支撑点,高炮组成反装甲火网稳住阵脚,并能适时发起反击。
3.集中使用的高炮群,可为师自身及附近友军提供有效防空掩护,极大减少敌空袭造成的损失,确保部队在昼间亦能保持一定机动和作战能力。
4.一支成建制的、拥有相当数量坦克和重炮的装甲部队出现在战场上,将对敌心理产生巨大冲击,并迫使敌分散兵力,顾虑其漫长战线可能遭到的装甲突击。
职部深知此事体大,或显突兀。
然,战场乃最严苛之检验场,敌之变化迫使我等必须思变图强。
此非好高骛远,实乃基于现有条件、为应对更为严峻挑战之未雨绸缪。
若蒙首长批准,职部愿亲自主抓试点筹建工作,摸索经验,以供全军参考。
未来战局,非唯勇气可胜。
钢铁亦需钢铁摧。
我辈当以敌之利器,磨我之坚刃,以灵活之头脑,驾驭钢铁之洪流。
如此,方能在即将到来的新阶段斗争中,夺取更大胜利!
以上建议,是否妥当,恳请首长批示。
职陈朝阳
陈朝阳口述完最后一句,示意赵鹏立刻加密发出。
他走到仓库外,望着外面堆积如山的缴获装备和正在忙碌的战士们,目光深邃。
这份方案,是他基于对历史走向的模糊认知和对当前战场现实的深刻理解,所能做出的最大胆、也是最符合逻辑的尝试。
它避开了李奇微即将提出的“磁性战术”这个未知词汇,却直指其核心弱点,缺乏应对快速机动突击和近距离高效反装甲手段。
志司司令部,
昏黄的瓦斯灯下,烟雾缭绕。
司令员手里拿着陈朝阳的电报,眉头紧锁,仔细研读。
副司令员、参谋长等志司领导围在一旁,气氛凝重。
“这个陈朝阳…”司令员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赞赏,也有沉重的压力,
“他把我们想说的、没说的、甚至还没来得及细想的,全都捅到北平去了,而且…还加了这么大一个‘附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