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盐纲暗涌,江南路远(一更)
第78章 盐纲暗涌,江南路远(一更) (第1/2页)“感念陛下为臣主持公道,明察秋毫。”
“陛下,臣尚有一事,斗胆启奏。”
建新帝此时对贾瑞印象倒也颇佳,便温言道:“卿且奏来。”
“臣由家中长辈得知,荣国公婿,巡盐御史林公如海近日沉疴难起,臣粗通医理,故而斗胆请缨,不知陛下可否将林公的病录交臣一阅。”
“且盐政重地,关乎国用根本,林公若得康复,一则为陛下多一擎天玉柱,二则稳固盐政,充盈国库,于国于民,皆是大善。”
贾瑞抓住机会,向皇帝表示,自己可以去给林如海治病。
无论是为了林黛玉,还是从自己仕途入手,帮助林如海都大有好处。
建新帝其实也一直焦虑林如海的病情,此时听到贾瑞主动请缨,也不由心中暗自点头。
让这贾瑞试试,倒也不错。
江南盐税是大周国库的命脉,也是他这新君登基后与太上皇角力的关键战场之一。
林如海若去,一时间也的确无人可用。
“林卿……确是国之柱石。”建新帝的声音低沉下去,感伤道:“去岁秋寒,他旧疾陡发,沉绵不起,朕心忧如焚,数次遣御医乘快马携珍贵药品南下,奈何……”
“既然你有此心,守忠你就将那如海公的病情案策取来,给天祥一阅。”
不过片刻,一名小太监低头趋步而入,手捧一只明黄锦缎包裹的硬壳簿册,恭谨奉至贾瑞面前。
册页打开,字迹工整,朱砂勾画处透着仓促与郑重,赫然记录着:
林如海,扬州府盐院署,症见潮热盗汗、咳嗽咯血、入暮尤甚、饮食大减……脉象沉细而数”。
下方另有两行蝇头小楷:“太医院周、吴二医会诊江南名手所录方剂……无效……疑似虚损成痨,迁延难愈……”
贾瑞扫视一眼,便明白林如海患病应该是肺痨,林黛玉后来也是因为此病而香消玉殒。
随后他目光又在记录的一纸旧方上逡巡片刻——当归、黄芪、熟地、参茸……都是温补固本的药,但失之于温燥太过,过于壅塞气机,反而不利肃降肺金。
心思电转,一剂对症之方已然盘旋在贾瑞心间,他行礼道:
“林公此症,前医方向无大谬,然则此等沉疴,虚实夹杂,一味温补恐壅塞气机,反生他变。
臣斗胆拟一方,请陛下过目。”
随即贾瑞取过一旁紫檀架上的湖笔,铺开一张空白纸笺,墨走龙蛇:
“南沙参三钱、地骨皮三钱、百部二钱、知母二钱、夏枯草三钱、黄连一钱、焦白术三钱,配以燕窝三钱文火久炖取汤送服,忌油腻荤腥,试服三剂,若发热略退、咳血稍减,可依此加减续进。”
建新帝的目光在那几味药名上扫过,他虽不谙医理,却见其中竟有寻常“夏枯草”、“黄连”之类,与御医惯用的名贵参茸大相径庭!
他眉头不由自主地一挑,眼神里带着锐利的探究问道:
“卿此方……果真管用?”
“古语云,药贵对症,不在多名贵,此症积久,非猛药难破僵局。”
贾瑞神色笃然道:“此方君臣佐使,正合其病机,臣敢请陛下遣得力人手,星夜兼程,将此方及煎服之法详述飞递扬州。
若服后不见效,或稍有效验而林公体虚难以承受,再换回温补不迟!”
所谓‘疑则勿用,用则勿疑’,此时贾瑞虽然是面对高举天下权柄之首的帝王,但话语中的决断,却不容置疑。
毕竟专业的事情,就应该相信专业的人。
建新帝深深看了贾瑞一眼。
此人既能一剑断臂,血溅宁荣街,又能识破贾珍毒计,于宫禁深阙侃侃而谈,此刻更执笔开出这另辟蹊径、胆魄十足的方子。
其胸中丘壑,恐怕远非一个“医者”或单纯的“武夫”所能框定。
不过还是得先试试他实务实干的才能,看他究竟只是个江湖奇人,不过为一医官。
还是文武之才,日后可堪大用。
当然最关键之处,还是要忠心耿耿,如若心怀异志,那即使才具绝世,朕也当毫不留情除去!
这次就先观探一下这个贾瑞的陈色。
心念陡转,皇帝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势道:
“朕准你所请!此方令军驿八百里加急,即刻飞传扬州!若林卿服此得转机……”
略一停顿,目光灼灼如电,“朕以特旨加恩,你本就是勋族子弟,祖辈为国立下功劳,我就恩旨特封你为八品锦衣卫经历司知事,许你过完元宵后启程扬州!
一则诊治林卿,二则……朕本就准备派一钦差巡视两淮盐政积弊,你可随驾同行,若有重大关节,便以密折上报。”
“来年朕或在关外,有所大举,两淮的盐课饷银,事关朝廷命脉,不可轻失,此事朕让你暗中察访,可莫辜负朕心。”
大周国制,一般读书人想要入仕,自然是十年寒窗苦读,科举进阶。
但如若是勋族外戚,皇帝垂青,自然可恩旨授职,直接踏入仕途。
当然,恩旨给的官职不会太高,避免给其他正途出身官僚以幸进之感。
当然,如果皇帝若遇非常之才,不管朝野议论,乾纲独断,纵以白衣之身骤擢要职,也亦无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