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实验室里的试剂粉末
第三章 实验室里的试剂粉末 (第2/2页)“饿了吗?”林峰突然开口,见李津茫然地抬头,才指了指她空着的肚子,“我出去买泡面,你想吃什么口味?豚骨还是番茄?”李津愣了愣,才想起自己从早上到现在只喝了两杯咖啡,肚子确实在叫。“豚骨吧,加个蛋。”她低下头,耳尖有点红,“麻烦你了。”
林峰笑着点点头,抓起外套往外走。深夜的科研所楼下很安静,只有便利店还亮着灯。他推开便利店的门,暖黄色的灯光裹住他,店员是个戴眼镜的男生,正趴在柜台上看漫画。“两份豚骨泡面,两个卤蛋,再来两瓶热牛奶。”林峰说着,掏出手机付款,目光落在货架上的巧克力上——母亲以前说过,熬夜吃点甜的好,便顺手拿了块黑巧克力。
回到实验室时,林峰看见李津趴在桌上睡着了。她的头枕在实验记录上,呼吸很轻,长长的睫毛偶尔颤一下,像是在做什么好梦。手里还攥着支笔,笔尖在记录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锚点符号。林峰把泡面放在桌上,轻轻把她手里的笔抽出来,又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她身上。外套上还带着外面的凉意,混着林峰身上淡淡的咖啡味,李津无意识地蹭了蹭,嘴角微微上扬。
林峰低头看她手边的实验记录,上面用蓝色钢笔写着“时空锚点・生物兼容阈值:0.91”,数字旁边画着个小锚点,和父亲旧笔记里的标记一模一样。他翻开父亲的笔记,找到2018年的那一页,果然看到“兼容阈值需达0.91,方可稳定传输”,字迹是父亲特有的工整,旁边还写着“与博文共勉”。
“原来你们早就定好了。”林峰轻声说,指尖拂过笔记上的字,忽然觉得父亲和李博文就站在身边,看着他们继续未完成的研究。
第二天下午,实验室里突然传来“咔哒”一声,检测仪的屏幕瞬间黑了。李津正在调试芯片,见状赶紧放下手里的工具:“怎么回事?刚才还好好的。”她蹲在检测仪旁,拆开机箱,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线路。线路板上积了点灰,有根红色的线松了,接口处还带着点焦痕。
“应该是线路接触不良,可能是昨晚电压不稳烧的。”李津说着,从抽屉里拿出螺丝刀,指甲剪得很短,指尖灵活地拨弄着线路。她额头上渗出汗,顺着脸颊往下滑,快到下巴时,林峰赶紧递过一张纸巾。“谢谢。”李津接过纸巾,刚擦完汗,就伸手要“十字螺丝刀”。
林峰转身去拿工具盒,蹲下来找螺丝刀时,不小心碰到了李津的手。她的手因为长时间碰仪器,有点凉,指尖还沾着点淡紫色粉末;林峰的手因为刚才出去买水,带着点热意。两指相触的瞬间,李津像被烫到一样缩了缩手,耳尖从淡粉慢慢变成浅红,连脖子都染了点红晕。“别分心,芯片要是坏了,我们就没线索了。”她低下头,声音有点小,却还是带着科研人的认真。
林峰赶紧收回手,把螺丝刀递给她,目光落在她的袖口上——淡紫色试剂已经干了,变成了浅紫色的印子,像朵小小的紫罗兰。“我下次小心点。”他说着,帮她扶着机箱,看着她把红色线路重新接好,用胶带固定住。
“好了。”李津按下开机键,检测仪的屏幕慢慢亮起来,恢复了之前的暗蓝色。她松了口气,靠在实验台上,揉了揉肩膀:“幸好没坏,这可是我爸留下的唯一一台检测仪了。”林峰看着她疲惫却笑着的脸,心里突然有点疼,起身去给她倒了杯热牛奶:“先歇会儿吧,喝口牛奶暖暖胃。”
李津接过牛奶,指尖碰到温热的杯子,抬头对林峰笑了笑——睫毛上的淡紫色粉末还在,在灯光下像撒了把碎星,让她原本严肃的脸庞多了几分温柔。
第三天凌晨四点,实验室里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
陈阳前一天晚上被林峰叫来帮忙写代码,此刻正趴在桌上打盹,头枕在代码本上,嘴角还挂着口水。小雅坐在旁边,手里拿着手机录像,镜头对着实验台上的小白鼠。
那是只瘫痪了半个月的小白鼠,后腿始终蜷缩着,只能匍匐前进。林峰和李津用未来芯片改良了“简易神经桥接设备”——设备是银色的,比手掌小,上面有两个电极片,分别贴在小白鼠的头部和后腿。李津按下启动键,设备发出“嗡”的一声轻响,电极片泛起淡蓝光。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先是小白鼠的尾巴动了一下,很轻微,像是无意识的抽搐。接着,它的前爪试探性地抬起,身体晃了晃,像是在适应力量。然后,它的后腿慢慢伸直,虽然还在发抖,却稳稳地撑住了身体。最后,小白鼠往前迈了两步,虽然走得有点歪,却实实在在地站了起来!
“站起来了!它站起来了!”小雅尖叫着扑过去抱住陈阳,陈阳被惊醒,迷迷糊糊地问“怎么了”,看到小白鼠走路的样子,瞬间清醒过来,手里的代码本“啪”地掉在地上,“卧槽!真成功了!”
李津兴奋地拍了下林峰的肩膀,力度不大,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你看!它真的站起来了!我们的算法没问题!”她的指尖温度透过林峰的白衬衫传过来,像电流一样窜到心口,林峰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他看着李津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她睫毛上跳动的光,突然想起未来手机里的信息——“2025.07.15,李津,神经桥接实验数据”,想起37岁的自己说的“找李津”。
原来这场相遇,从来不是巧合。是父亲和李博文的铺垫,是未来的自己的指引,是命运早就写好的剧本。
“对了,这淡紫色的试剂是什么?”林峰指着李津袖口的印子,想起她睫毛上的粉末,“从昨天见到你,就看到你身上有这个。”
李津摸了摸袖口,不小心把指尖的粉末蹭到了脸颊,在右眼下沾了点淡紫,像颗小小的痣。“这是‘生物兼容显色剂’,我自己配的。”她走到试剂瓶旁,拿起棉签蘸了点液体,“遇到普通生物材质会变蓝,遇到匹配的时空材质会变绿,昨天检测你的芯片时,检测仪亮绿光,其实也是因为显色剂渗进了设备线路。”
她顿了顿,声音软了些:“我爸以前说,‘时空锚点遇到同源材质,会让显色剂绽放绿光’,我熬了半个月,才把显色剂的配方调对,就是想找到能让它变绿的东西,完成我爸的遗愿。”
“何止是变绿啊!”小雅凑过来,笑着拍了拍李津的胳膊,“李博士为了这显色剂,每天只睡三小时,上次调错配方,把试剂弄成了红色,还跟我发脾气呢!”小雅说着,对林峰眨了眨眼,“她还说,能让显色剂变绿的,肯定是‘时空信物’,没想到真让你带来了。”
李津的耳尖又红了,伸手拍了下小雅的头:“别胡说,我们是在做科研。”嘴上这么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林峰笑着摇摇头,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手环。就在这时,手环突然泛起蓝光,不是之前的微弱光亮,而是像被唤醒一样,发出柔和的淡蓝光。他抬起手腕,看见桌上的芯片也同步亮起淡绿光,两种光交织在一起,映在实验记录上,刚好盖住“林建国”和“李博文”的名字,像是两代人在这一刻完成了交接。
“原来如此。”林峰轻声说,忽然想起未来手机里的短视频——37岁的自己说“找李津,她知道时空晶体的来源”。现在他终于明白,父亲和李博文早就为他们铺好了路,从1995年的研发小组,到2025年的实验室,从银色手环到未来芯片,所有的线索都在这一刻汇聚。
窗外的天慢慢亮了,第一缕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落在林峰和李津之间。小雅还在对着小白鼠录像,陈阳揉着眼睛找咖啡,仪器的嗡鸣依旧低吟,一切都那么平静,却又藏着即将启航的力量。林峰看着李津认真调试设备的侧脸,睫毛上的淡紫色粉末在阳光下闪着光,突然觉得,不管未来有多少困难,只要和她一起,就能找到答案。
他摸了摸怀表——那是李津刚才给他的,表壳里的照片还带着温度。表盘上的指针指向五点零三分,刚好是父亲以前起床做实验的时间。“爸,我们会完成你的研究的。”林峰在心里说,腕上的手环蓝光更亮了,像是父亲在回应他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