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51 伏杀
Chapter.51 伏杀 (第1/2页)第二天清早,天刚蒙蒙亮,李海就被一阵紧促而粗暴的敲门声吵醒。声音在临时宿舍单薄的门板上回荡。他几乎是本能地摸向了枕边的砍刀,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
“谁?”他低吼,声音带着刚醒的沙哑。
“英措先生派来的。”门外传来一个毫无感情色彩的声音。
他松了口气,但紧绷的神经并未完全放松。“知道了。”他应了一声。
李海深吸一口气,驱散残存的睡意,起身拉开房门,看到一个穿着统一深色工装、剃着光头的守卫站在门口,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英措先生让我来提醒两位,请收拾行装,到昨天的办公楼集合。搜救小队一小时后出发。”
“好的,我们知道了。”李海点头,随即想到一事,问道,“兄弟,问一下,营地里有电台吗?”
守卫瞥了他一眼,似乎对这种要求并不意外,抬手指向街道的南边:“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南走,有个刷着银灰色防水墙的房子,那里可能有您需要的东西。速去速回,别耽误出发时间。”
“谢谢。”李海道谢。
门外脚步声远去。李海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回头看向者勒蔑,他正在另一张床上鼾声如雷,似乎完全没被干扰。
“嘿,醒醒。”李海推了推他。
者勒蔑含糊地咕哝了一声,翻了个身,用被子蒙住了头。
李海无奈,快速套上他那件脏兮兮的外套,他心里惦记着营地那边。他们原计划最晚昨天下午就该回去,现在耽搁了一天一夜,顾霈和顾伯他们肯定急坏了。
这时,被窝里传来者勒蔑闷声闷气的回应:“嗯,我再睡会儿,你回来叫我。”声音越来越小,几乎又变成了鼾声。
李海摇摇头,背上背包,轻轻带上门,走进了营地清冷的早晨。
与昨夜光怪陆离、人声鼎沸的畸形繁华相比,清晨的市场核心区域还沉浸在一种宿醉未醒般的死寂里。电力似乎成了夜晚的特供,此刻大部分区域都断了电,只有少数几个关键路口还有微弱的备用灯光在苟延残喘,对抗着逐渐亮起的天光。
李海踩过被积雪覆盖的石板路,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显得格外清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复杂的味道——昨夜残留的酒精挥发后的酸馊、油炸食物冷却后的油腻、角落里无法清除的尿臊味,以及一种更深层的、属于无数绝望者聚集后留下的、类似兽穴般的气息。这气息混合着清晨的雾气,粘稠地附着在皮肤上,让人很不舒服。
主干道两旁,那些昨晚闪烁着诱人霓虹的招牌,此刻都黯淡无光,像一张张卸了妆后疲惫不堪的脸。餐厅紧闭着大门,门口散落着空罐头盒和骨头渣滓。那家“物资兑换中心内含商场”也不再灯火通明,窗户被厚重的卷帘门挡得严严实实。
摊位区域更是狼藉一片。支撑摊位的木板、铁架歪歪扭扭地堆在一起,上面覆盖着脏污的防雨布。一阵冷风吹过,卷起地上一张破烂的彩色宣传单,上面模糊地印着某种过期罐头的图案,在空中打了几个旋,又无力地贴回地面,粘在一滩不明污渍上。
几乎没有行人。只有几个穿着统一灰色工装、像是清洁队的人,默不作声地用简陋的工具清理着街道。他们动作机械,眼神麻木,对周围的一切视若无睹,像一群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是此刻街道上最主要的音源。
李海看到在一个背风的墙角,蜷缩着几个裹着破毯子的人形。不知是昨夜未能找到栖身之所的流浪者,还是已经冻僵的尸体。没人去查看,也没人在意。他加快脚步,银灰色防水漆的房子很快出现在视野里。那原本是一家小型家用电器商城,招牌早已不知所踪,外墙粗糙地刷着灰漆,像个巨大的金属盒子。
李海推开门,一股混合着灰尘、电子元件老化味道和淡淡烟味的气息扑面而来。
店内空间很大,但被各种废弃的电器、电台设备和缠绕混乱的电线堆得满满当当。从老式的电子管电台到相对现代的对讲机、车载电台,各式各样,大多布满污垢和破损的痕迹。几个工作台上散落着焊锡、万用表和拆开的机壳,仿佛有人在这里试图修复这些文明的遗物。
柜台后面,坐着一个约莫四十多岁的胖女人。她顶着一头蓬松、卷曲、仿佛被炸过一样的爆炸头,穿着件沾满油污的宽大T恤,正百无聊赖地修剪着自己的指甲。听到门响,她抬起眼皮,一双精明而略带刻薄的眼睛上下打量着风尘仆仆的李海。
“想卖无线电?还是用?”她的声音沙哑,带着一股不耐烦。
“用。”李海走到柜台前。
胖女人没废话,直接从抽屉里抽出一张塑封的、边缘磨损的纸片,啪地一声拍在李海面前。“自己看价格。”
李海拿起清单,只看了一眼,心头便是一沉。
电台使用费率(每分钟计费):
短距离通讯(50公里内):5发步槍弹或1个标准肉类罐头或等价药品(如消炎药*2)
中距离通讯(50-200公里):10发步槍弹或2个标准肉类罐头或1单位燃料或等价药品(如止痛药*1)
远距离通讯(200公里以上):20发步槍弹或1瓶未开封酒类或1份抗生素或其他高价值物品面议
保密度更高频道/加密通讯:价格翻倍
注:最低起算10分钟。通讯质量不保证,信号中断不退费。
这价格堪称抢劫。李海摸了摸自己空空如也的口袋,除了几块应急口粮和一点个人物品,他身上实在拿不出像样的东西。他想起英措给的物资清单很丰厚,但那是任务完成后的报酬,现在还是画饼。
他犹豫了一下,想起裤兜里还有半包皱巴巴的香烟,是之前从一个废弃哨所找到的,他一直没舍得抽。他闻到胖女人身上那股浓得化不开的烟草味,决定赌一把。
李海掏出那半包烟,小心翼翼地放在柜台上。“大姐,我身上实在没别的东西了……你看这个行吗?”
胖女人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下,像嗅到鱼腥味的猫。她一把抓过烟盒,熟练地打开检查了一下,确认里面还有七八根,脸上露出一丝贪婪,但随即又板了起来:“就半包?”
“只有半包。”李海老实回答,心里有些没底。
胖女人盯着那半包烟,又看看李海,似乎在权衡这桩生意是否划算。最终,她像是下定了决心,一把将烟扫进抽屉里,没好气地说:“算我今天开张图个吉利!十分钟,多一秒都不行!”她指了指店铺深处用木板隔出来的一个小隔间,“自己去那边三号台。频率自己调,能不能接通看你的运气。别乱动其他设备!”
她拿出一个老旧的机械闹钟,拧了几圈,放在隔间门口的架子上。“闹钟响了就给我出来!”
李海走进狭窄的隔间,里面只有一张椅子,一个布满按钮和旋钮的老旧电台,一个麦克风和一副耳机。他深吸一口气,坐下,戴上耳机,开始按照记忆中顾伯告诉他的那个秘密频道,小心翼翼地调整着频率。
旋钮转动,耳机里传来各种滋啦作响的杂音、断续的摩斯电码、以及某些频道里模糊不清的人声,仿佛无数幽灵在电波中穿梭。他耐心地寻找着,微调着,心中默念着那个熟悉的数字组合。
一次,两次,三次……就在李海以为营地那边无人值守或者设备出了故障,心情逐渐下沉时,耳麦里突然传来了一个他熟悉无比,此刻听来如同天籁的声音,虽然夹杂着干扰的杂音,但清晰可辨。
“游隼一号?老天,李海?是你吗?”是顾霈!他的声音带着急切和如释重负,“你们怎么回事?昨天下午就该回来了!我们担心得一晚上没睡踏实!东西换得顺利吗?是不是遇到麻烦了?”
听到同伴的声音,李海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但顾霈的问题又让他心头一紧。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简洁地概述昨天的惊险经历。
“顾霈,听着,我们遇到点麻烦。”李海的声音压低,语速加快,“交易本身还算顺利,但我们被那个姓谷的老杂毛坑了!后来还差点……差点就被吊死在绞刑架上了!”
“什么?!绞刑架?!”顾霈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震惊和后怕,“那个老混蛋!他……你们没事吧?者勒蔑呢?”
“没事,暂时没事了。”李海喘了口气,“也算我们命不该绝,在最后关头,被人认出来了,把我们保了下来。你绝对猜不到保下我们的是谁。”
“谁?”
“英措。还有大卫。”
电台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显然这个消息让顾霈也极度意外。“英措?大卫?他们,他们还活着?而且在那个集市里?”
“对,他们还活着,而且活得,相当不错。”李海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庆幸,也有对英措他们现状的难以认同,“英措现在是那里管事的人之一,权力不小。”
“真是,难以置信。”顾霈感慨道,“那,那个谷老头呢?他现在在哪?”
“被英措关起来了,在他们的拘留室里。”李海语气冰冷,“他这是第二次想害死我们!在隔离站一次,这次又是一次!”
顾霈在那边沉默了几秒,再开口时,语气变得严肃而冷静:“李海,我明白你的心情,我也恨不得亲手宰了那个老混蛋。但是,你听我说,我们必须把他带回来。”
“带回来?为什么?”李海有些激动。
“为了大家的稳定。”顾霈的声音很坚定,“别忘了,营地里还有不少人,是当初跟着老谷一起的,或者跟他关系不错。如果我们就这样让他‘消失’了,那些人会怎么想?他们不会相信他是罪有应得,是会怀疑是我们为了物资或者别的什么,害死了他?现在这世道,信任本来就脆弱,我们不能冒险引起内乱。”
李海沉默了,他知道顾霈说得有道理。末世之中,人心惶惶,任何一点猜忌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顾霈继续说道:“我们必须把他带回来,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他的罪行说出来,让大家一起评判,民主决定怎么处置他。这样,才能服众,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分裂。就算要处置他,也要光明正大,让所有人都知道为什么。”
李海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压下了心中的杀意:“我明白了。好吧,我会想办法把他带回去的。”
“你们什么时候能回来?”顾霈问。
“可能会晚几天。”李海决定透露一部分计划,“英措这里有个任务,报酬很丰厚,是一大笔我们急需的物资。我和者勒蔑打算接下这个活儿,算是赚点外快。具体内容,等回去再详细跟你说,一句两句说不清楚。”
顾霈立刻警觉起来:“任务?危险吗?李海,别逞强!如果苗头不对,立刻想办法脱身,想办法联系我们!我一定会带人去接应你们!”
“放心,我们有分寸。”李海心里一暖,转移了话题,“营地那边怎么样?大家都还好吗?李曼队长那边……”
“大家都还好,就是担心你们。李曼队长昨天还来问过你们回来了没有。我会告诉她,你和者勒蔑都安然无恙。”顾霈答道,然后语气稍微轻松了一点,“江子也很好,你不用担心,他很坚强,越来越像小大人了,跟其他孩子们在一起。”
听到弟弟安好,李海的心放下了一大半。“告诉他,我很快回去。”他顿了顿,“顾霈,我们没有别的需要转达的了。时间不多,我们就到这里。保持频道静默,等我们回来。”
“明白。你们一定要小心,安全第一。”顾霈的声音充满关切,“活着回来。”
“一定。”
通话结束,李海摘下耳麦,闹钟的铃声几乎同时刺耳地响起。他站起身,感觉肩上的担子似乎更重了。
……
李海回到宿舍时,者勒蔑已经起来了,正坐在床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不停地打着哈欠。
“怎么困成这样?昨天没睡好?半夜做贼去了?”李海一边整理装备,一边问道。
者勒蔑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支支吾吾地说:“呃……其实,昨天半夜等你睡着以后,我……我溜出去打了会儿电玩。就广场旁边那家,用几颗手槍子弹换的游戏币。”
李海愣了一下,随即失笑,摇了摇头。在这个朝不保夕的末日世界里,能有机会重温一点过去的娱乐,获取片刻的多巴胺刺激,确实是难得的奢侈。他拍了拍者勒蔑的肩膀:“行了,精神点,该出发了。”
两人收拾停当,再次来到那栋覆盖着反光玻璃的办公楼。昨天的守卫已经在门口等候,直接将他们带到了地下室。
这里与上面办公区域的风格截然不同,更像一个战备掩体。墙壁是粗糙的混凝土,头顶是裸露的管线,发出低沉的嗡鸣。空气中弥漫着槍油、皮革和汗水的混合气味。几张长条桌拼在一起,上面铺开了宁溪市的详细地图,周围散落着各种武器、弹匣和战术装备。
英措和大卫都在,此外还有五名全副武装的队员正在检查武器。看到李海和者勒蔑进来,英措只是抬了抬下巴示意。
“挑顺手的拿,”英措指了指桌上琳琅满目的武器,“动作快。”
李海扫了一眼,选了一支保养得不错的M4卡宾槍和几个满装弹匣,又插了一把***手槍在腰后。者勒蔑则对一支泵动式霰弹槍情有独钟,哗啦一声上膛,检查着槍管。
英措示意手下给两人拿来两套防护装备——虽然陈旧但看起来结实的凯夫拉防弹背心,以及带有金属面罩的防护头盔,能有效防止行尸的抓咬。
“介绍一下,”英措指了指那五名队员,语速很快,“摩棱古泰,我们的尖兵,眼神好,耳朵灵。”一个身材精干、眼神锐利的汉子点了点头。
“苏赫,火力手。”一个膀大腰圆、抱着轻机槍的壮汉瓮声瓮气地哼了一声。
“博日格德,侦察兵,也是我们的追踪专家。”一个面容黝黑、身形矫健的年轻人露出洁白的牙齿笑了笑。
“阿尔斯楞,爆破手兼工兵。”一个看起来沉默寡言、正在整理炸药块的中年人抬了抬眼。
“最后是巴雅尔,医疗兵。”一个戴着眼镜、气质相对文静的男人正在清点医疗包里的物品。英措走到桌旁,摊开一张宁溪市的详细地图,上面用红蓝记号笔标注了许多符号和箭头。
“人都齐了,说正事。”英措用手指敲了敲地图上一个被红圈标记的区域——宁溪市北市区图书馆。“我们失踪的小队,最后一次发出清晰的无线电信号是在前天下午,位置在图书馆附近。昨天傍晚,我们收到了一个非常微弱、断断续续的信号,来源也指向那里。这证明他们至少昨天还有人活着,但情况极其危急。”英措的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他们的任务是收集图书馆及周边原军方疏散点可能遗留的物资。”
“大崩溃时,军队确实在那里设置过临时疏散点,理论上应该还有些东西。”大卫补充道,“但他们显然遇到了大麻烦。根据他们最后传回的零碎信息,他们遭遇了尸群,而且不是普通的流浪尸群,数量多,而且……似乎被有意引导。”
“有组织,有预谋?”李海皱起眉头,这可不是好消息。
“不确定,但必须做最坏打算。”英措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所以,这次行动,所有人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我们不仅要救人,还要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转向李海:“李海,你以前是这里的居民,对北市区,尤其是图书馆周边熟悉吗?”
李海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那个他曾经无比熟悉的区域,记忆的闸门缓缓打开。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为众人讲解,手指随着话语在地图上移动:
“熟悉。我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图书馆……我大学时经常去。”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怀念,但很快被专业的分析取代。
“图书馆主体是一栋五层的仿苏式老建筑,砖混结构,非常坚固,这是优势。但它的劣势也很明显:窗户多,尤其是朝南的主阅览室,几乎全是玻璃幕墙,容易攻入,也容易被窥视。”
“看这里,”他的手指点向图书馆正门前的广场,“开阔地,无遮无拦,是理想的火力封锁区。如果我们有狙击手,图书馆对面的这栋‘兴业大厦’,”他指向广场西北角一栋二十多层的高楼,“它的中层,大概8到12楼,任何一个朝东的窗口,都可以完美覆盖整个广场和图书馆正门。”
摩棱古泰默默在“兴业大厦”上标记了一个红色的叉。
“图书馆东侧,是一条相对狭窄的商业街,‘学府路’。”李海的手指移动,“这里店铺林立,招牌和废弃车辆多,行尸容易设伏。但同样,地形复杂也便于我们利用掩体快速接近或转移。需要特别注意两侧楼房的屋顶和窗口。”
“西侧是老的居民区,小巷纵横,像迷宫。优点是容易摆脱追踪,藏匿行踪。缺点是容易迷路,而且狭窄空间遇到行尸群会非常被动。这里,”他指着图书馆后方一条标着“文化巷”的小路,“可以作为一个备用的撤离路线,但入口隐蔽,需要熟悉的人带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