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钢城来电
第79章 钢城来电 (第2/2页)他顿了顿,并没有直说自己的意见,而是强调道:“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成长为分公司或者是集团的中高级领导干部,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
“我很欣慰的是,当下能看到越来越多年轻干部凭借自身过硬本领、创新思维与蓬勃朝气,在各条战线崭露头角,源源不断地为新时代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我相信这是集团推进组织和人事变革最终的目的和结果,也是当初制定这一决策的最终期望。”
李学武点了点头,看向众人讲道:“然而,我们也能看到,在年轻干部培养过程中,个别单位却出现了急于求成的倾向。”
“这是不好的,也是同集团管委和李主任所要求的原则相违背的。”
他手指敲了敲桌子,着重强调道:“有些单位为片面地追求领导班子结构的年轻化,将提拔速度当作衡量工作成效的关键指标,忽视年轻干部成长的客观规律。”
“这种做法恰似用“猛火”烹饪,看似短时间内让菜品迅速成型,但内里难掩生涩。”
李学武的声音很是有力地讲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年轻干部或许在职位上达到了“年轻”标准,却在能力、经验以及群众基础等方面存在短板,使年轻干部难以真正堪当大任。”
如果别人讲这些话,年龄轻一点都讲不出这种效果,可偏偏从李学武的嘴里讲出来,没人觉得违和。
李学武就是干部年轻化最鲜明的代表,也是集团班子里最年轻的成员。
可有人怀疑过他的能力吗?有人怀疑过他的工作思路吗?
这么讲,集团的工作思路都是在他的支持下,由李怀德来决定的。
李怀德必须得说,没有李学武,就没有今天的红星钢铁集团。
今天的会议上李怀德早就预料到了,有人会批评他所提倡的干部年轻化,所以他才在最开始讲了那么一句。
可效果如何,从苏维德等人的发言中就能看出一二。
至少苏维德没拿他的话当回事。
李学武的发言一出,立即将现场的矛盾提升到了年轻干部应该怎么培养的问题上来了。
全场鸦雀无声,都在听着他的发言,有的人还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
“年轻干部的成长需“文火慢炖”。”
李学武放缓了语气,但还是严肃地讲道:“我这里讲‘文火’,意思是要遵循成长规律,耐心培育。”
“‘慢炖’则是指在实践磨砺中不断积累沉淀。”
他手指攥成了拳头,微微点头讲道:“我认为基层是最好的“大熔炉”,也是年轻干部“墩墩苗”的肥沃土壤。”
“李主任是出了名的老好人,舍不得让年轻人遭一点罪,这是打江山那一辈最寻常不过的想法。”
李学武看了老李一眼,又看向其他人讲道:“就是舍不得让下一代辛苦,劳累,可他忽略了一个过程。”
“唯有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经风见雨、增长见识、强健筋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积累经验,在应对复杂局面时提升能力,才能让他们的成长根基更稳、后劲更足。”
这就算批评的话了,还是在管委会上,一般人哪敢这么讲话。
有人已经偷偷去看李怀德的脸色了,李学武在会议上的发言隐隐是将矛头对准了他的组织人事安排工作。
虽然今天讨论的议题是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纪久征和销售总公司总经理庄苍舒的任职情况。
有人可能在心里嘀咕李学武跑题了,但他们听的还是很认真。
这是从老李召开这个会议的目的,以及众人的表现所反射出来的总结性意见。
听别的发言不如仔细听听李学武的意见,这都是意有所指的。
你可能不知道老李对这件事的态度和意见,但只要知道李学武对这件事的态度和意见就足够了。
很多情况下,老李会听取李学武的意见,就算不赞成,也会尊重李学武的意见。
那么有人问了,李学武说什么李怀德就听什么吗?
当然不是,但在关键问题和工作上,李学武总有办法说服老李。
所以,在听李学武讲到年轻干部该如何培养的时候,众人已经想到了组织人事变革进行到现阶段,是不是即将迎来历史性转变了。
“对于年轻干部自身而言,更要坚决摒弃浮躁心态,沉下心来“墩苗壮骨”。”
李学武手指点了点手边的文件,道:“年轻干部要清醒认识到,每一次俯身倾听群众心声,都是能力的淬炼;每一回在政策落实中啃下“硬骨头”,都是本领的进阶。”
“这些经历看似琐碎,实则是成长路上的“秘制调料”,能让初心更纯粹,让本领更扎实。”
“我不认同一些声音,功利心太强,坐不得冷板凳。”
他态度很坚决地讲道:“我认为唯有耐住性子‘坐冷板凳’,扛住压力‘接烫手山芋’,在实践熔炉中反复打磨,才能从‘纸上谈兵’的青涩走向‘知行合一’的成熟,真正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
-----------------
9月18日,《联合工业报》刊载了红星钢铁集团秘书长李学武同志在管委会会议上的发言,题目是《年轻干部培养需“文火慢炖”》。
李学武在会议上的发言以及联合工业报的这一篇整理报道没能保得住联合能源纪久征,但却保住了销售总公司庄苍舒。
会议决议贯彻的很快,也很彻底,代表了集团管委的决心。
17日开的会议,18日就给出了调令和通报。
通报李学武没看,联合工业报和厂区公告栏上都有。
免去纪久征同志红星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总经理职务,另有任用。
任免公告只有免职消息,没有任职消息,因为纪久征不是因为组织纪律或者个人错误被免职的。
好歹也是分公司一把,总得给点面子,容他收拾一番“另调他用”。
“说实在的,老纪下来不冤枉。”卜清芳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看向李学武讲道:“今年下半年领导频繁要能源总公司的数据,我就提醒过他,可丝毫没有应对的迹象。”
“或许他已经努力过了。”
李学武想了想,说道:“人的工作能力是有极限的,精力也是。”
“他爱人可支持他工作了,有啥好辛苦为难的。”卜清芳撇了撇嘴角讲道:“他就是能力不行。”
“呵呵——”李学武轻笑着讲道:“现在可真是你行你上了。”
“我真不愿意去,真的。”
卜清芳放下茶杯,认真地讲道:“以前我还想着下去过一遍油,直到看着老纪麻木的眼神我才知道下面的工作有多难。”
“万事开头难,很正常。”
李学武见她如此夸张,忍不住笑了笑,讲道:“纪久征已经给你打好底儿了,你去联合能源也好开展工作。”
“万一是个坑呢?”
卜清芳看着他讲道:“老纪每次回京同我说话都是一团乱麻的表情,我看着都累得慌。”
“再是一团乱麻,在你的手里也能理通顺,不是吗?”
李学武端起茶杯笑着讲道:“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我也相信我自己,可我真不想受这个累。”
卜清芳捏了捏自己的手指,很真诚地讲道:“我女儿也跟我讲,自从我接手管委会的工作以后,整个人都老了不止三岁,皱纹都出来了。”
“这么夸张吗?”李学武笑着仔细敲了敲,随后抬起头讲道:“哪有,我看着你也就二十七、八岁。”
“要不怎么说你是领导呢。”
卜清芳好笑地扭过头,道:“就冲你这能忽悠人的劲儿我都服你。”
“下去走一遭吧,不只是我对你的期待,也有李主任对你的信任。”
李学武认真地讲道:“你或许已经知道管委会上的讨论情况,我同样希望你也能有机会下去看一看。”
“我也算年轻干部吗?”
卜清芳当然知道会议上发生了什么,笑了一声过后看着他问道:“今天这算组织谈话吗?”
“算提前恭喜你——”
李学武也笑了,敲了敲桌子,道:“稍后李主任会找你谈话的。”
“受宠若惊啊。”卜清芳歪了歪脑袋,道:“啥时候李主任亲自做组织谈话了?我这压力太大了。”
“这体现了领导对你的信任和关心啊。”李学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我是下午的飞机,接下来还有的忙,你还有时间交接工作。”
“交给陈副秘书长吗?”
卜清芳见他点头,便皱眉问道:“纪久征怎么安排的?”
“跟你互换,他来管委。”
李学武淡淡地讲道:“如果你也干不好,下场恐怕还不如他呢。”
“真是便宜了他——”
卜清芳可没在意李学武的威胁和警告,她属于艺高人胆大。
从机关一路成长上来的,还是一名女将,这点能力和自信还是有的。
纪久征不是难堪重任,是因为一直在技术处工作,缺少复杂境况的处理经验。
换做宣传部出身的卜清芳,至少不会被机关里的弯弯绕困住身子。
况且卜清芳的身上有股子大开大合的雷厉风行,扛得起重任。
当初联合能源的第一人选其实是她,可却被老李拦了一道。
现在也没问李学武的意见,便主动提到了考察卜清芳的意见。
当然了,这意见不是在会议上讲的,是私下里两人的沟通。
李学武没什么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早在安排卜清芳给他当副职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当然了,也不是说他早就预测纪久征干不长,而是情况如此。
同样是被摆在会议桌上的两人,为什么庄苍舒就能躲过一劫?
干部的评审最终还是看工作,成绩数据都在那摆着呢,你其他工作做的再好,再突出,也难掩公司上下进步态势不足,盈利不足的状况。
现在正是集团公司大发展,大进步的时候,哪个分公司或者分厂不是一天一个样,天天都有大变化。
唯独联合能源。
李怀德在跟他谈话的时候也讲到了,或许过不全在纪久征的身上,当初联合能源的摊子铺的太大了。
如果是李学武去管这一片,那李怀德完全不用担心,联合能源也不可能是今天这个模样。
李学武做事有原则,也没什么原则,说白了就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这也是相对来说,就是灵活性。
纪久征已经习惯了一把一眼的思维模式,李学武当初给联合能源设计的发展方案依旧停留在初级阶段。
李学武很清楚也很了解纪久征这个人,表面看起来很随和,但骨子里有工程师的倔强。
庄苍舒就不一样了,津门贸易、国际事业部、汽车仓储供应链等等项目都做的有声有色。
虽然经常有人向集团反馈他做事霸道,不讲团结。
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这个时期集团需要什么,那就维护什么,支持什么。
有人反馈庄苍舒违反组织纪律吗?
有,集团很重视这件事,真安排调查组下去调查了,可却子虚乌有。
本着对庄苍舒负责,也是对集团负责的态度,管委会副主任谷维洁还去销售公司调研,特别找了纪监组长谈话,这就是一种态度。
庄苍舒的问题不在于工作能力,而集团恰恰就需要他的工作能力。
这也是李学武需要提醒卜清芳的,在集团工作久了会习惯性地务虚,忽视了务实的一面。
看他在辽东的工作情况就知道了,基本上不会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扩大化,甚至在理清思路后决定放权。
一抓一放是格局,也是作为集团一方领导的正常工作思路,
不存在抓大放小的情况,他只抓重要的和需要他重视的工作。
“你也是真敢说——”
卜清芳在送李学武下楼的时候玩笑道:“好像还没有人在管委会上批评李主任呢。”
“批评是很正常的,咱们集团还是讲究组织纪律的。”
李学武淡淡地讲道:“你和我都在管委办工作过,现在也都还主持管委的工作,无论以后如何,都要有自己的原则。”
“热情服务,不离原则。”
卜清芳笑着讲道:“这还是去年我到管委办工作时你跟我说的话。”
“你记得这么清楚——”
李学武笑着看了她一眼,随即走出楼门站在门口讲道:“我在秘书长的位置上只有一个原则。”
“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
他点了点脚下,看着卜清芳解释道:“在机关工作,尤其是主持管委办的工作,遇事要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主见,不要别人怎么讲,你跟着人家一样讲,这就是‘人云亦云不云’。”
“大家经常讲的一些套话,你也不要讲,这就是‘老生常谈不谈’。”
李学武侧了侧身子,看见汽车停在了楼下,这才对卜清芳点点头,说道:“你我现在都在李主任的身边工作,要敢于发表一些不同的看法。”
“如果咱们都不敢讲不同意见,那谁还敢讲?对不对?”
他见卜清芳听的认真,便笑着缓和了语气,道:“你做了近一年的秘书长,有没有什么心得体会?”
“我还是跟您学习吧。”
卜清芳玩笑道:“您一定比我有深刻的见解。”
“那我说说,你应该能体会到。”李学武想着自己的时间紧,便没再绕弯子,直白地讲道:“做秘书长切忌说话口气大,要符合咱们的身份,要有说话得体的本事。”
他走下台阶,同一起下来的卜清芳轻声强调道:“说话不得体,同级和下级都会对咱们有意见的。”
“这是给我最后的交代吗?”
卜清芳看了看他,道:“如果李主任不找我谈话,那你也别找李主任提意见了,我觉得秘书长这个位置也还可以。”
“呵呵呵——”李学武轻笑着伸出手同她握了握,说道:“祝你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宏图大展,发光发热。”
“我是电灯泡吗?还发光发热。”卜清芳觉得好笑。
送了他上车以后,是一直站在台阶下面看着汽车离开后,这才转身回了办公楼。
其实现在的她就是机关里的电灯泡,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她。
昨天管委会会议一结束,集团电话值班室便忙碌了起来。
集团所有企业负责人都从自己的渠道收到了这则消息。
能源总公司可是集团名下排得上号的大项目,谁不想再进一步。
而就在烈火烹油之际,机关这些人却发现领导办公室难得的清冷。
以往如果出现这么大的机会,相关领导办公室恐怕人满为患了。
这一次的反常却提醒了众人,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的职务还有变数,或者说是……定数。
车是小车班的魔都,李学武已经习惯了韩建昆的细心安排。
虽然不是韩建昆开车,但韩建昆是坐在了副驾驶的。
“领导,刚刚钢城来电。”
韩建昆难得体验了一把秘书的职务,转身汇报道:“姬处从营城上岸了,同行的还有外商阿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