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人生自当如初见
第1020章 人生自当如初见 (第2/2页)人间烟火天地剧变,卫渊居然一无所觉。
他再度优化了青冥内各项物资的产出,主要是调整了向纪国输送物资的优先级,然后就取道秘境,返回了纪国。
回到关屯县后,卫渊就回到了张生身边,第一时间和她说了发生的事。
张生听罢,若有所思,问:「昔日上古人皇不愿意做的事,为什么你就愿意做了呢?」
这个问题卫渊早就有过深入思考,道:「时代不同,情境也不同。当年人族弱小,底蕴不足,整体还处于艰难求生的阶段。当时我族大敌都是异族,而不是天外妖魔。当年人王不接责任,让天外妖魔与异族自相消耗,才有了人族崛起时机。
那时如若为了所谓大局接下这个责任,那后面本界的大局哪还有我们人族的事?其实史书中早就有许多类似例子,凡是让人顾全大局的,那大局多半和他没什么关系。」
张生点头:「说得没错。现在又有什么不同?」
卫渊道:「现今人族九国分立,疆域辽阔,比上古时期大了百倍不止。无论以人口,还是以仙人数量而论,我人族都是本界中有数的势力,大局中已然有我,就可以考虑顾全大局了。
我仔细考虑过方方面面,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接下这一天地职责后虽然此后步步凶险,但好处也是极大,不接的话则害处极大,影响更是深不可测。」
「嗯,仔细考虑过方方面面,用什么考虑的,人间烟火?」
卫渊一证,点了点头,瞬间就感觉哪里有些不对。人间烟火?人间烟火很大,里面东西很多,俨然已经自成天地,比如说,极乐净土也是人间烟火的一部分。极乐净土?
卫渊忽然惊醒,道:「那个——在暗中影响我?」
还好卫渊机灵,悬崖勒马,没有把大欢喜王佛的名号说出来。
张生轻叹一声,道:「也不能说是暗中影响,它只不过是把两条路摆在你面前,一条有利,一条有害,你自然会权衡利弊,从而有所选择。只要你不傻,自然不会选错。王佛落子,不落痕迹,不是你现在能够抵挡的。」
「确实啊!」卫渊腾地一下弹了起来,震惊地看着张生。
张生淡定如常,道:「我修成天下剑冢,一颗通明剑心世间罕有,在你人间烟火里稍坐一会,自然而然就能听到很多东西。连庙都建好了,我又怎会不知道你是大欢喜王佛的转世身?」
卫渊只觉天空中无数劫雷劈下,劈得自己识海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而且她连这么大的秘密都听到了,那还有什么是她所不知道的?
张生淡道:「不用担心,除了最重要的事,其它的我都没有听。否则听多了你那些破烂事,早晚要被你气死。」
卫渊心虚不已,不敢接话。
张生笔直的小腿向前一伸,衣划出波浪般的弧线,随即缓缓交叠,双手置于膝上,道:「当年只是想着给你这个不省心的结一段强缘,所以推了宝丫头一把。要是早知道后来会跟你有这么多的纠缠,自不可能开这个口子,你的快活日子就少得多了。」
这个话题,卫渊也只能沉默。
张生轻叹一声,道:「现在香炉中已经有六柱清香,你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就赶紧说了吧。七柱香之后,很多话也许就忘了。」
卫渊一:「不是九柱吗?」
张生也是一证:「九柱吗?」
张生修成剑心通明,能洞照自身,立刻就发现记忆有一小段不自然之处,应该是被篡改了因果。或许另有大能暗中出手干预,但不管七柱还是九柱,其实都是一样。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两人心中都很清楚,那一天的到来已不可避免。
想到卫渊过往种种表现,张生忽然心中一软,叹道:「这天柱生机既是危机,也是重大机缘。
我怀疑,错过了这一次,说不定你再也找不到大日洞天的机缘了。所以,无论是为你自己,还是为太初宫同门,为你那些力巫好友,为了熔龙,乃至为了本界天地,你都应该接。」
卫渊眼中忽有些酸涩,自己极力抗拒王佛的因果,其实就只有一个原因,就只是因为她而已,而他也没想到,忽然间天柱危机就摆在了自已面前。就如张生所说,他根本就没得选王佛布局,浑然天成,此局无解。
卫渊声音有些颤抖,道:「如那一天到来,我真忘了对你的牵绊,那怎么办?」
张生道:「我说过,无论你变成什么样,我都会和你一起面对。天穹碎裂也好,本界破灭也罢,我都会在你身边的。当初如此,现在如此,今后都会是如此。」
此时已是无声胜有声,一切言语都显得苍白,卫渊唯有将她拥在怀中,珍惜着眼前每一分每一秒,珍惜还能记得她的与众不同的时光。
阳光如藤蔓,悄悄爬满了两人身上,再悄悄溜走。彼此的呼吸缝绻交融,好似从来、以后都会像这般拥有。
不知过了多久,张生轻轻挣了挣,卫渊才松开了手。
张生微仰起头,看着卫渊的眼睛,道:「你是怕身成王佛,忘记了对我的感情,从此只剩下玩弄?」
卫渊也没想到,自己长久以来的担心竟然就这么被张生说了出来。
张生忽然轻轻一笑,荡漾起眼波,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给你玩弄就是了!」
这句话恍如前所未见的天劫,劈得卫渊意识一片空白,劈得天魔差点原地坐化。
张生一根手指轻轻划过卫渊雕刻般的下颌线,双眼中全是灿烂的剑气,道:「为师要是浪起来的话,那还有宝丫头她们几个什么事?这几天我们就一起看看王佛左右还有什么合适的果位,若你真的身成王佛,我就往那个方向修修。」
时至今日,大汤都已经历过两任天子,两人也终于站在了运与命的节点处,一举一动,已开始隐隐牵动人间大势。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但那同行的身影却从未变过,一如太初宫中,一如初出冯远郡时,也如当日卫家老宅后、亭亭古树下。
《世间安得两全法》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