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894人民喜闻乐见?

894人民喜闻乐见?

894人民喜闻乐见? (第2/2页)

“唐老师客气了,我还指望着你们继续投稿呢,可不能由着别人往你们身上泼脏水。”也许是唐植桐的态度感染了杨琳,她在那边笑的也轻松。
  
  不过杨琳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担心的,《采蘑菇的小姑娘》是由她对接、央广制作播出的,若是由着文艺报给两人定了性,那她和央广都要背负一定的责任。
  
  “投稿肯定没问题的,以后有歌曲我肯定先投给您。不过在此之前,我得先登门感谢一下您。”经过这一档子事,唐植桐对杨琳的好感直线上升,再加上眼下歌曲的制作渠道有限,央广反而成了最佳选择。
  
  “谢谢唐老师的信任,登门感谢就不必了,有什么能帮到你的吗?”杨琳很上道,目前央广内部还没决定如何处理此事,但杨琳是偏向于对方胡说八道的,否则也不会私下写信,只不过她能力有限,没有拍板权。
  
  “哎呀,那可真太不好意思了。我想翻一翻听众给我们的来信,看看听众对我们都是怎么个印象。”唐植桐一点都没不好意思,趁机提出了要求。
  
  “行,这些本来就是写给你们的嘛。唐老师什么时候过来?我安排人给整理一下。”杨琳听到这里,爽快的答应下来,这些信件本来就是寄给作者的,这么做不违规。
  
  “您现在有空吗?”唐植桐看了眼手表,时间上应该还来得及。
  
  “可以,那我现在就过去整理。”杨琳非常配合的答应下来。
  
  挂了电话,唐植桐就要背上挎包往央广赶,一边收拾一边嘱咐小王同学:“下班你直接回家,我可能得晚些时候回去。”
  
  “行,你路上注意安全。”小王同学给丈夫整整衬衣的衣领,一副盼着丈夫凯旋归来的小媳妇形象。
  
  小媳妇不仅盼着丈夫凯旋,也能为丈夫分忧。
  
  在唐植桐出门之后,小王同学也收拾一下东西,准备开溜去找叶主任。
  
  登报跟人对骂这事并不小,如果没有人居中协调,极少有报社愿意得罪另一家报社,毕竟大家都是在宣传口吃饭,表面团结还是要维护一下的。
  
  不过夫妻俩很默契的跳过了针对文艺报的环节,一切矛头仅指向那篇文章的作者,这样一来,阻力应该能小一点。
  
  话说唐植桐见到杨琳后,并没有满足于驮着信回家,而是趁机跟杨琳打听起了动向:“杨编辑,《采蘑菇的小姑娘》目前还在播吗?”
  
  “在播,很多听众来信明确要求播放,我们身为人民的广播电台,还是要尊重人民意见的。”这也是杨琳有底气的地方,只要央广还在播,那这事就没有那么容易定性,只不过文艺报给扣的帽子太大,接下来还要考虑社会影响及领导的意见。
  
  “您说的太对了!要尊重人民的意见。您看这样能不能行,在播放之前,主持人口播的时候,点出受某某同志等多少名听众点播,再说下面播放什么歌曲?能让听众有种被重视的参与感。”唐家虽然没有收音机,但现在很多单位都有大喇叭,唐植桐上学来回的路上没少听主持人播音,央广在这方面确实是缺乏的。
  
  央广在播本身就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的态度,自己只要撬动了央广这个平台,总会有报刊和电台的双重受众会自发的写信给文艺报表达自己的看法。
  
  唐植桐觉得这么脍炙人口的好歌曲,肯定是站自己这边的群众更多一些。
  
  放眼现在的舆论环境,在这种事情上,他们帮谁,谁就能赢。
  
  “你这个提议很好!”杨琳眼睛一亮,只要点出有多少人喜欢《采蘑菇的小姑娘》,那肯定能在话语权上占据主动性。
  
  “那我就告辞了,这次麻烦杨编辑了。”目的达成,唐植桐打算开溜。
  
  “那我送送你。唐老师,这次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应对?”杨琳送唐植桐离开,步子迈开了,却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
  
  “写点东西,找家报刊妥善回应一下,一声不吭有点不合适。”唐植桐笑笑,但没有透露具体计划,虽然对杨琳有些好感,但二人还没有到无话不说的地步。
  
  “要不我这边也发发声?”杨琳是知道政策动向的,但问题在于那篇文章能笼络到多少人跟风,她觉得自己跟唐植桐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她不愿出现唐植桐被扣上帽子、自己被追责的场面。
  
  “那敢情好,不麻烦吧?”对于杨琳的帮忙,唐植桐是乐见其成的,但不想欠太多人情。
  
  其实对于这篇报道,唐植桐打心底里就没怕过,就是觉得有点麻烦和膈应。
  
  他觉得自己身上的buff足够多,仅凭着照片,就能全身而退,只是那个不宜主动宣扬,得留着等以后关键时候再用。
  
  “不麻烦,你以后多给我们央广写些歌就好。”无论是《一分钱》,还是《采蘑菇的小姑娘》,听众反应都很热烈,杨琳在单位的话语权也有所提升,她期待唐植桐用更多的作品支持自己。
  
  “没问题!我今年最少给您三首。”唐植桐痛快的答应下来,创(抄)作(袭)嘛,不麻烦!
  
  “好!那我试着将他上一封来信通过读者来信栏目给公布出去。”既然决定了,杨琳就不再犹豫,在她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此人的嘴脸彻底展现在听众面前,可能听众不知道他真名是什么,但行内人士包括文艺报的人肯定有人知道。
  
  只要先把这一枪打出去,后面的牌就好出了。
  
  “谢谢杨编辑,这封信需要给您留下吗?”唐植桐一听就乐了,伸手去掏兜里的来信。
  
  那封信写的有意思,已经突破了正常交流的口吻,说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但遣词造语给唐植桐一种自己被吹捧成了“抬头看见北斗星”,都快成他人生导师了。
  
  与报纸上的文章一对比,前倨后恭,反差感令人感到反胃。
  
  “不用,我这边已经抄下来了。”杨琳笑笑,虽然之前没决定这么做,但她留了一手。
  
  “好好,我这边打算把信件分门别类统计一下,看看有多少群众认可,有多少群众点播,有多少群众批评。”既然已经是同一战壕,唐植桐就将自己的作战计划稍微透露了一点出来。
  
  “这想法不错,你回头把数据给我一份,我争取在节目中公布出来。”既然决定了要做,杨琳就决定毕其功于一役!
  
  “好嘞!我回去连夜整理!”唐植桐说完,伸手跟杨琳轻轻一握,驮着半麻袋听众来信回了家。
  
  “你没跟文文一起回来?”张桂芳听到院子里的动静,从正屋走了出来,看到儿子形单影只,有些操心儿媳妇。
  
  “哦,她可能有事绊住了吧。妈,我今天有正事,您炒菜吧,我回厢房忙一会。”唐植桐指了指手里的麻袋,跟亲妈请假。
  
  虽然小王同学过了下班的点还没回来,唐植桐却没有太担心,因为他觉得小王同学肯定是去椿树胡同沟通发声渠道的事情了。
  
  “行,正事要紧。”张桂芳一听这个,立马给儿子放行。
  
  唐植桐笑笑,虽然还没有发声,但有人并肩作战的感觉不赖,他觉得这次的事情稳了。
  
  回到厢房,唐植桐把里面闷热的空气用冷空气替代一空,打了个哆嗦,浑身汗毛都舒展开,那感觉甭提多爽了。
  
  洗把手,唐植桐拿出笔纸,直接落笔:人民喜闻乐见,你算个六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