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会试出题,暗藏玄机
第139章 会试出题,暗藏玄机 (第2/2页)出了事,他绝对不去抗。
像朝堂之上的其余人,为了些自己的利益,集团的利益,或者说上进的需求,倒是相当大胆的发声附和。
不过话说得多,总有做错的时候。
汪大人这样做官,还真的没问题。
很快,叶长清就来了。
汪辰主动上前,笑盈盈的与之打招呼,大理正则是在一旁陪同。
在寒暄恭维过后,各自的坐了回去。
汪辰在主位,左右则是叶长清和大理正。
“汪大人。”叶长清也不是闲人,便直接开门见山道,“这宋时安的案,您想怎么判?”
“大致已经确定下来,但怎么判,谨遵吴王教诲。”汪辰讨好的说道。
“大理寺原本的打算是?”叶长清问。
“整个琅琊参与的,包括朔风那边原本的官员,九十几人啊,全都降了一级,罚俸一年,所以对于宋时安,也不能太轻。”汪辰试探道,“我们想的是,宋时安从正七品,降到正九品,罚俸两年,不知叶大人以为如何?”
正好翻一倍。
“大人觉得合适便可。”叶长清微笑回应。
轻拿轻放了属于是。
基本上,就是做个样子。
像这种功过各有的局面,就得先把过给定下,结算了,再去另外赏功。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还能保留品级,堪称奇迹。
“那他何时能够出狱?”叶长清问。
“我就是在烦恼此事啊。”
汪辰叹了一口气。
叶长清露出不解。
而后,一旁的大理正便将事情告诉于他。
听完,叶长清也有些头疼:“真要流程走完,那科考怕是赶不上了。”
“小叶大人,这已经是最快的了。”汪辰解释道,“这样的案子,从来没有这么干脆利落过。”
“能够怎么样的,想一个办法呢?”叶长清询问。
“办法倒是有,但得吴王殿下出面。”汪辰压低声音道。
“如何?”叶长清问。
身体稍稍前倾,汪辰道:“案子,尽快的结,尽量在科考放榜之前让宋时安出狱。而科考的那一天,想办法向陛下申请一下,暂时让宋时安出狱一日。”
“不可。”
听到这个,叶长清当即拒绝:“这样对殿下的影响太大了。”
吴王可以用势头压人,去左右审判的流程和结果。
但不能够明晃晃的,去破坏规则。
大理寺中,没结案的囚徒,怎么可能出去,还参加个会试呢?
其他几千的举人学子见到,也难免有牢骚。
这些,都算是对吴王风评的影响。
“那我,可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汪辰露出为难表情。
吴王不来扛,让自己扛,这是没道理的。
“反正,就是要把这个试考了,而且得作数的。”
叶长清在深思熟虑后,有了想法,看向汪辰:“汪大人,让宋时安在牢里考,何如?”
………
国子监之中。
开始忙活进士考试的出题了。
因为现在大虞的科考内容,并非是试卷,而是两大科的两个考题。
辞赋,策论。
顺带一提,秀才的考试不太一样,内容是考圣人书的默写,句读,内容解析,以及命题作文等等,更像是现代的试卷,难度和竞争,就小了非常之多。
而到了进士的考试,就更加血腥了。
大虞基本上都是在职考。
意味着,你要和几千个古代公务员,比谁的文采更高,谁的治国更妙。
七位大学士,以及晋王,八个人在很衡鉴厅之中,讨论着考题。
不过也不是从零现编,每位大学士,都要事先写一份提案,再集体讨论,是否可行。
讨论出来后推出他们认为的考题,再由皇帝定下。
只需在考试三日前确定就行。
之所以这么紧,也是为了保证绝对不泄题。
上午,先确定的是辞赋。
晋王,挨个的看着各位博学多才的大学士所撰写的提案。
看着看着,他感觉到了一种默契。
抬起头来,发现每一位大学士,都平静的端坐着。
说到底,还是文官派。
说到底,还是这天下最精明的人。
皇帝确实是有否决的权力,可如果七个人的提案……
都差不多呢?
除非你皇帝,自己出题。
还有诸位都是职责所在,无可指摘。
“孙师傅这一想法,很好啊。”
晋王露出笑容,说道:“赤水一河,滋养了整个凉州。而今齐贼南下,又为我大虞防线,抵御外敌,庇佑亿兆黎民。以咏叹我大虞江川河流为题做赋,甚好,甚佳。”
众人的想法一致了,那便是——
给孙谦定制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