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我成灶王爷了?
235 我成灶王爷了? (第2/2页)吴铭指了指厨房里的牙刷牙膏、洗发水、沐浴露等清洗用品,说道:“把你的东西收进卧房里吧。”
“诶?”谢清欢一怔,“可以么?”
不是说不能带出灶房么?
“暂时可以,但不能带出卧房,待翻修完成,再把这些东西收回来便是。”
卧房毕竟不同灶房直接相连,中间还隔了间店堂,即便升级为永久的中转站,也只是一座“孤岛”,等两界门迁回原处,卧房里的现代物品便带不出来了。
等以后做大做强了,得把员工宿舍建在灶房旁边才行……在此之前,只能如此操作。
但有些东西可以永远放在卧房里。
“来,这个给你,你以后用它梳妆,比铜镜好使。”
见师父递来一面泛着晶亮银光的镜子,谢清欢既惊又喜,忙不迭道谢接过。
借着厨房里的光亮对镜照影,镜中的自己清晰至极,连眼角的小痣都看得一清二楚。
怪不得天仙个个美艳动人,日日用仙家的药膏护肤,又得此等宝镜梳妆,能不美么?
“多谢师父!”
谢清欢捧着仙镜喜滋滋回卧房去了。
镜子只是“开胃小菜”,吴铭昨晚在网上下单了被品、枕头和一应生活用品,预计上午送到。
入秋了,天气逐渐转凉,这些东西迟早要买,在东京买自然不如在京东买物美价廉。
谢清欢毕竟是他的开山大弟子,替她改善下起居环境也是应该,再说了,一共也花不了多少钱,但可以带来很强的幸福感。
“吴掌柜、谢铛头——”
未及辰时,李二郎的呼唤声便在门外响起。
吴铭打开店门。
“吴掌柜!”
“进来吧。”
李二郎进店后,吴铭掩上门,随后把谢清欢叫出来。
三人在店堂里落座,见师父(掌柜的)神色严肃,谢、李二人心知要聊正事,也都正襟危坐,打起十二精神。
“厨房里有两扇门,另一扇门后是什么你俩虽然看不见,但我相信你俩一定所有猜测,说说吧,我要听实话。”
吴铭以一个问题开头。
两人对视一眼,谢清欢率先开口,郑重道:“以弟子愚见,另一扇门定是通往仙界,师父原是天上的灶王爷,此番下凡历练,以仙家珍馐泽被万民,同时也会为诸位仙人烹制美食。”
“???”
不等吴铭跟上徒弟的脑回路,李二郎已朗声反驳:“非也!仙人不过是牛鼻子老道编出来的鬼话,菩萨才是真的!吴掌柜分明是菩萨转世,那扇门定是通往西方极乐世界!”
“胡扯!菩萨怎会食用荤腥!”
“有何不可?大相国寺还有烧朱院哩!持戒是为修行,只要修行到了,戒律亦是空!”
“嘁!牵强附会,胡说八道!”
李二郎不同她争辩,扭头看向吴掌柜:“掌柜的,二郎说得可对?”
谢清欢也扭头看向师父:“师父,弟子说得可对?”
“呃……”
吴铭的CPU险些被他俩干冒烟了。
你俩是真敢想啊!难道何双双、张关索也这么看我?
我说怎么每个人看我的眼神都充满敬畏……
转念一想,也是,现代厨房里的各种器具,看在宋人眼里,可不就是仙家法宝么?
本朝佛、道二教都极兴盛,东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寺庙、道观不下百座,宋徽宗更是以教主道君皇帝自称,无论有没有用,民间百姓多少会信一点,谢清欢虽是富家千金,也难逃封建思想荼毒。
面对两人的灼灼目光,吴铭只好顺着他俩的话信口开河:“你二人的说法都不能算错,佛本是道,仙人也好,菩萨也罢,到了天上都是一家……”
挺好,索性将计就计,毕竟,他瞎编的说辞远不如他俩的脑补自洽。
谢、李二人恍然,同时心下狂喜,师父(掌柜的)此言分明承认自己来自天上!
师父(掌柜的)果真是灶王爷(菩萨)!
见二人喜形于色,吴铭肃然道:“此间种种,你二人心中有数即可,不足为外人道也。”
“弟子省得!我早已嘱咐过双双姐和铁牛,绝不容许任何人妨碍师父修行!”
“……”
行吧,你说啥是啥。
吴铭切入正题:“不错,那扇门后确是个饭店,规模不大,和吴记川饭相当。自今日起,直至吴记翻修完成为止,我许你二人自由出入仙界饭店,接待天上来客。”
“啊!!”
谢清欢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惊呼,霎时亢奋到了极点,满面潮红,身子轻轻战栗。
李二郎同样双眼放光,他不过一介凡俗,何德何能接待菩萨?这得攒下多少福报!
吴铭又说:“这期间,我会考察你二人的表现,机会只有一次,有无仙缘,此番过后立见分晓。”
两人更激动了,当即拍胸脯保证:“清欢(二郎)定当尽心竭力!”
“莫急,且听我说完规矩。”
吴铭正色道:“最重要的便是谨言慎行,咱开的是饭店,和饮食无关的话最好不要说;若是见着新奇的事物,也不必问,该你们知道的,我自会告诉你们……”
他着重叮嘱李二郎,服务员处在第一线,尤其需要注意。
而小谢干的是技术工种,大多数时候都在后厨,和客人交流的机会并不多。
李二郎听罢颇有些坐立不安,难掩紧张之色。
吴铭宽慰道:“规矩就这些,你要记住,无论对方是何来历,只要进了店,便是食客。你只须像往常一样招待即可。”
“二郎省得!”
李二郎重重点头。
话音未落,门外忽然响起一声呼喊:“吴掌柜——”
听声音,显然是工匠应约而至。
吴铭吩咐徒弟:“回厨房去吧,莫让这几个工匠见着你。”
谢清欢点头称是,起身进了卧房,关上房门。
吴铭接着吩咐二郎:“你去肉市买些肉回来,只须平时一半的量。若是有人问起,你就说另接了份差事,替富人家里送肉。”
因店铺歇业,便没再让肉行和鱼行送货,以免惹人生疑。
李二郎应一声好,进灶房里挑担子。
吴铭打开店门,五个工匠叉手唱喏,身后的太平车里装满了各色砖瓦木料。